3、第 3 章(1 / 2)

趙嬤嬤安頓好解炎,回到靈堂就見自家姑娘呆呆愣愣的跪在靈柩前,一動不動的盯著棺木,不由心裡一陣酸澀,隻覺老天不長眼,讓姑娘小小年紀就失了父母依靠。

心裡疼惜愛憐,麵上越發柔和,走過去輕喚道:“姑娘。”

林新瑤回過神,沒精神的笑了一下,“嬤嬤回來啦,解二哥哥那邊可安頓好了?”

趙嬤嬤在她邊上跪下,抱著她的肩膀,讓她靠在自己身上,好有個支撐、省些力氣。

“都安排好了,這兩天表少爺著實費心了,昨兒結結實實守了一夜,白天又幫著應酬,都沒怎麼歇過,今夜他還要再守,被我趕去歇息了。”

林新瑤額頭靠在她的肩上,聞言說道:“二哥哥為人正直,最是重諾重信。”

趙嬤嬤又笑又歎,“我原先覺著,這孩子實在有些迂直,不如他哥哥知變通,如今看來,這卻不是他的壞處,反而是好處了,這孩子心裡的正氣,才是真正貴重的。”

撫了撫自家姑娘的頭發,趙嬤嬤心裡想道:最要緊的是,看解二爺那般敬愛老爺的樣子,以後八成也會對他們姑娘多多照拂,不至於人走茶涼。

擁有原主全部記憶,林新瑤自然明白對方這話的由來。

解家兄弟的母親,是林母的表姐,在解爍五歲、解炎兩歲的時候去世的,解父後來又續娶了一位夫人,那位夫人連生了三男兩女,很得解父的心意,這邊妻順夫憐,父慈子孝的和樂融融,就顯得解家兩兄弟有些礙眼了。

解家兄弟委實受了一段時間的苦日子,還是被林母發現後,時常接濟、不時接到家裡小住,這才好過些。

一開始林父林母隻是出於同情和親戚情誼,後來相處久了,也有了感情,難免為之多打算了一些,給延請了師傅,打點吃食衣物……

解家兄弟少年時期,幾乎一半的時間都是在林家度過的,直到解爍第一次下場就中了秀才,被解家重新重視起來,連帶著解炎的日子也好過了,這才來的少些,但彼此情分還是比尋常親戚親厚很多。

所以趙嬤嬤才會以‘孩子’稱呼解炎,她是林母的陪嫁,一輩子沒有嫁人,無兒無女,隻一心守著林家母女,是真正看著解炎兄弟長大的人。

林新瑤說道:“兩位哥哥都有旁人不及的好處,嬤嬤先前太嚴厲了些,二哥哥雖然讀書做官不如大哥哥,但他辦事嚴謹、待人溫和有禮,也是值得稱讚的。”

比起解爍,解炎在某些方麵的確少了點靈氣。

解爍是二甲進士出身,三十多歲已經做到從四品知府,也算官運亨通,而解炎卻止步於舉人,考了幾屆都沒考上,自覺科舉無望,便想辦法謀了一個七品筆帖式的缺兒,上升空間有限。

又說了幾句,她話鋒一轉,問道:“外麵生意可有影響?各處的掌櫃來過沒有?”

許是因為林母本身就是個敢在外行走打點家業的古代女強人。對女兒的教導和外麵大不相同。

人家閨秀啟蒙用的是三字經、千字文、唐詩三百首什麼的,林家給女兒啟蒙用的卻是律法典、賬本和往來送禮的賬務清單。

這畫風清奇的,就像在瓊瑤劇裡插播了一段今日說法。

可細數林母對女兒的教導,其中卻有不少經驗道道,都讓林新瑤新奇驚歎不已,覺得學到不少。

隻可惜,原主天性不喜商務,並不願意學習,林母對這個女兒愛如珍寶,不忍強加,又因心思纖細敏感,身體嬌弱,自林母過世後更是悲春傷秋,小病不斷,被愛女心切的林父掬在家中修養,並沒有深入的學習。

趙嬤嬤:“姑娘不必煩心,老爺這些年早把家裡生意梳攏了一遍,繁雜的都處理掉了,隻留些老牌子,那些掌櫃都是咱家裡最忠心的老人,這樣的時候,他們隻有幫忙的,絕沒有添亂的道理。”

一邊說著,一邊細細打量林新瑤的表情,見她聽的認真,麵容嚴肅端正,眉目間隱隱露出兩分剛氣,心下一動,連日發愁的心裡總算多了些歡喜。

她是林母的陪嫁丫鬟,是看過林母年少時是何等風采的,當年京城裡誰人不知皇商唐家的大姑娘,多少人至今還歎服不已。

當年,林母也是家裡獨女,未出閣時就管著大半家業,後來自己選中林父,帶著龐大的家業嫁過去,也並沒有從此退居後宅,而是一邊在外打理家業,一邊又為林父打點後宅,同時各種官夫人交際也沒落下。

她是個極聰慧又好強的女子,對自己最是狠得下心,無論處於什麼角色,都拚儘全力做的最好。

有林母的先例在,趙嬤嬤對林新瑤還是有點期望的,雖不指望她能像林母那般驚才絕豔,卻也是希望她能自己立起來。

眼下見她形容跟以往略有不同,很是少了幾分嬌弱之感,倒也沒有懷疑,隻當她突逢大變,移了性情。

不由試探問道:“姑娘若是想知道詳情,明日我和李媽媽把今年的賬本條文整理好,送來給你瞧瞧可好?”

林新瑤眼睛一亮,她正愁摸不清外邊情況呢,於是連忙點頭道:“好,麻煩嬤嬤了。”

若是原主,應該會樂意將這些交給趙嬤嬤等親信打理,可林新瑤不行,她一個人長大,心氣高兒,性子外柔內剛,隻有保證自己的掌控力,才會有安全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