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為愛犧牲的式神(1 / 2)

末世女配生活 往昔秋雨 5140 字 11個月前

經過城隍的講述,蘇白的腦海裡才慢慢的有了一個完整的印象。

這個鎮子叫虎隱鎮。說是虎隱,但其實和什麼東北虎、華南虎沒什麼關係。這裡的虎說的是江西龍虎山張天師一脈的分支後人,作為張天師一脈隱藏起來的後手歸隱至今。

說起這龍虎山一脈,在蘇白這種修真者眼裡,還真算不得什麼。最多是一些學習了吐納之術的凡人而已。不過這些凡人倒是學了不少通靈之類的左術,於修真和提升個人實力上並沒有多大成就,但是關於陰陽術數、命理推斷、風水定宅、還有捉鬼克妖上麵還是非常專業的,尤其是張天師,據說是天生的陰陽眼通靈體,這也不難看出為什麼他能那麼聲名遠播了。

因為擅長命理易數,所以張天師很早就料定,張家隻有隱藏起來一部分才能長久。

這也就是虎隱鎮的由來。

就因為這樣,屬於龍虎山的術法,虎隱鎮也流傳了一部分下來。如同電腦的備份一樣,在沒有被人發現的情況下,每隔幾年龍虎山張天師嫡係一脈就會運送一部分手抄經卷到虎隱鎮;同樣虎隱鎮的一部分優秀少年,就會以被撿來的有緣人的身份進入龍虎山。

直到清軍入關,秉持著漢家傳統的小鎮自然遭到打擊。這時,那位李姓的未來城隍挺身而出。

城隍的講述到了這裡,聲音變得乾巴巴的,似乎像是訴說著彆人的事情一樣。蘇白隻好收起八卦的心裡,不去細問為什麼。

其實城隍也算半個張家人,他是入贅到虎隱鎮的。畢竟從唐朝到明末,老張家發展的很大,除去嫡係一支還暗自學著術法。剩下的科舉為官、武舉為將,還有馬走卒販遍布各業。

年少無知的李城隍雖然是個舉人,但是因為家貧而年少得誌,處於一段長久的中二時期,愛上了一個張家剛分出嫡支的二房小姐,甚至不惜要入贅。

在清軍入關時,或許因為愛國,或許因為氣節、或許隻是因為心愛的妻子和妻子肚子裡的未出世的孩子,李城隍被張家的老族長的話說動,主動獻身。死後被張家族長做成了式神。永久的被困在這座城隍廟中,守護這個鎮子。

蘇白仔細打量了城隍式神一眼,卻看不出絲毫情緒波動。彆說這家夥戴著麵具,就算沒有戴,蘇白也不能保證,能夠從這個活了幾百年的式神的臉上看出什麼東西。但是她感受了一下式神四周的氣息,並沒有很多陰暗負麵的情緒。這樣看來。這個式神的家人應該在他死後受到不錯的照顧吧,否則不會這麼心平氣和的守護這個小鎮這麼久。

事實好像確實如此,說不準當初獻身是因為愛情還是真正的中二什麼的。但是李城隍死後受到的待遇還是不錯的:哪怕到了如今,還有不少老人相信這個城隍能夠保佑一方水土,所以經常性的祭祀。雖然祭祀的程度比不上他們老張家的宗祠,但也沒有斷了香火。

更重要的是。老張家的確儘了全族的之力養大了他的兒子。作為一個誠信的人,即便張家的傳承所剩不多,但是李城隍還是一直守著這座城鎮。

不知為何。這段話城隍講述起來格外的艱澀,而且也沒有提到自己的老婆。

蘇白沒辦法告訴眼前的式神,作為一個式神,忠誠才是必要的,其實當初就算張家人虐待了他的後代。至是讓他親自動手,他也是不能反抗的。

不過這樣看下來。傳承很久的世家家族還是有不錯的地方,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是萬萬不能做的。畢竟如果式神心中有怨就會變為怨鬼,甚至可能引發反噬。讓這個李舉人成為城隍,倒也算個皆大歡喜的處理方式(可惜後來黑化的城隍,讓蘇白發現自己的認為,大錯特錯!)。

接下來蘇白又問了城隍另一個重要問題:“為什麼這個小鎮裡沒有喪屍?”

李城隍很是疑惑的看了蘇白一眼:“我說過,這裡是虎隱鎮,其實這個鎮子的四周有著天然的陣法,風水奇佳。要不然張天師也不會讓後人隱居至此。這裡一般情況下陰邪不侵,若不是現如今天象大變,影響了此地的氣象,像我廟裡的那種人也不會出現,至於你說的那種喪屍怪物,我在四周遊蕩的時候,倒是發現了一些,但是因為對風水的無形抗拒,它們一般不會主動來到這裡的。”

蘇白聽得目瞪口呆:“哇哦!這裡比那些高築牆廣積糧的基地還要牛氣很多啊。簡直就是最佳的基地,天然的桃花源!”

說是這麼說,但是蘇白並沒有把注意打到這個小鎮上,不僅是因為這裡的民風淳樸,更是因為這裡的人太排外。如果自己家人貿然來到這裡一定會引起衝突,到最後不外乎是被人趕出來,或者把原住民趕出,不管哪種結果,都不是蘇白想要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