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和帝八年中,天降暴雨,黃河決堤,整個東南地區都被淹沒。成千上萬的屍體在中原大地橫陳,瘟疫、饑荒隨之而來,名為痛苦的花朵日漸在整個寧朝盛放。
過慣了太平日子的百姓,在天災麵前變得不堪一擊。每日各地都有新的奏報傳來,堆在案頭上的無一不是壞消息,麵對這次災殃,征和帝已是焦頭爛額。
幸而前幾年戶部尚書沈鴻,將國庫欠銀催還了不少回來,剛好這次可以用來解決燃眉之急。
可這些還遠遠不夠,洪水肆虐的地方正是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的州省,受到的更是史無前例的一次重創。百姓的衣食住行無論哪一樣都需要白花花的銀子去救濟,國庫的銀子又不敢一時全都用完,這時賑災又成了問題。
征和帝想到這裡,不禁深惡痛絕,那些拿著國庫銀子不還的世家,平日家裡堆金積玉,如今國家危難之際,居然還不主動將欠銀還回來。隻是現在他並沒有時間和心情去一一算賬,隻讓戶部的人出一份欠款未還的名單出來,等到災後上報給他。
今日征和帝又收到一份加急奏報,看了以後將桌案差點都掀翻了,然後便派人去召見季舒玄。季舒玄害怕自己被無端殃及,又去找了沈世喻和他一起覲見。
征和帝看到他倆一起來時,並沒有怪罪,隻說就算季舒玄不叫沈世喻,他也會傳召的。說完就將今日收到的奏報給沈世喻和季舒玄看了。
由於中州以東是黃河的下遊地區,這次黃河決堤,這些地區受災最重。那裡百姓的土地、家園全成被夷為平地,如今已是災民遍地走,到處都是餓死、病死的人。
又因當地官員無能,提前沒想到應對方案,等官道被衝毀時,也沒來得及調動應急糧食。當地的百姓覺得朝廷、官府不作為,紛紛揭竿,鬨著要起義。
待他倆看完,征和帝一臉憔悴地開口:“賑災救民本就是朝廷應儘之事,隻是先前已經運了一批銀子救災,可現在求賑災銀的奏報還是接連不斷的來。而國庫已然空虛,再沒有多餘銀兩可以發出去了。”
“再者,朕之前派了戶部、吏部還有翰林院好幾位官員去賑災,如今朝廷剩下的都是寸步不能離的機要之人。中州那邊的百姓起義,這會也找不到人前去解決。”
征和帝也是煩惱到了極點,不然也不會在他們倆麵前,透露出沒有辦法的真相。然做為皇上君無戲言,從不會說廢話,既然他這樣說了,必然是想要沈世喻和季舒玄來解決這些事情。
沈世喻和季舒玄心知肚明,隻好臨危受命,在答應之前還要了謝文軒前來幫忙。
目前的情況是要先湊齊銀子,然後再運到中州等地,安撫那些被逼急了的災民。現今國庫空虛,要拿出幾百萬兩銀子,實在是難事。
季舒玄提出要進行募捐,讓京城裡的富貴人家都獻出一點愛心。還得到了征和帝的同意,在京城最繁華的酒樓——天地間,擺了捐錢的台子。
可銀子這東西,是世上頂好的物事,為了它親朋可以反目、陌路人可以殘殺。大多數情況下,是沒有人會願意主動拿出來給彆人花的。
所以頭兩天天地間的捐錢台無人問津,除了沈世喻和季舒玄一人捐了五百兩之外,也就天地間的老板捐了一百兩。謝文軒不用說,他的家境本就貧苦,每月俸祿也隻夠自己家生活用的,根本無錢可捐。
捐錢場麵一度陷入了尷尬,後來還是沈鴻夫婦見自己家孩子下不來台,來為沈府捐了二千兩。戶部的官員見頂頭上司去捐錢了,才陸陸續續的也來捐了。
隻是麵對幾百萬兩的需要,如今才有了十幾萬兩,實在不夠。然戶部尚書捐錢後,整個戶部都來捐了,就說明了一些問題。沈世喻和季舒玄立馬又來找征和帝捐錢,讓他來起個模範帶頭作用。
征和帝知道後笑罵他二人,連主意都打到他身上來了。可畢竟為了天下民生,征和帝彆無二話,從自己的私庫裡拿出了二萬兩銀子。
這下子可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後宮之中從皇後娘娘帶頭,各位宮妃紛紛效仿,都忍著心痛拿出自己的私房銀子捐了。有的得寵嬪妃,為了將皇後踩上一腳,捐的比皇後都多,像那甄貴妃、賢德妃、周淑妃都是如此。
不隻後宮,朝廷官員也不遑多讓,大到一品太傅,小到九品芝麻官,都掏出自己的腰包。更有四王八公等老牌勳貴,比著賽的捐錢,北靜王府捐一萬五千兩,南安王府就捐一萬八千兩,更有甄家、賈家等府,個個都拿出銀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