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郭靖終上船(2 / 2)

他反而沉默了。

他在看到一些樸實的百姓們受苦,那些苦難的人兒讓他心中也是難受,可他卻遠遠達不到郭靖這般。

郭靖抬頭望著許誌清,詢問是否有什麼辦法?

“許兄弟,你覺得為兄該怎麼辦?”

許誌清聽到這句話,他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道:“郭大哥常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我們為何不把所有百姓,納入我們的庇護中!”

他說完抬頭望著郭靖。

“南宋朝廷如何,郭大哥你比我還要了解,貪官汙吏這些咱們就不說了,那南宋的律法相比較關中來說,簡直就是千瘡百孔!”

“百姓在他們的管轄下,不說生不如死,至少沒有什麼光明!”

許誌清說著他正色道:“我想讓郭大哥來幫我以及監督!”

郭靖一愣,他想了一會兒,明白了過來。

“你是想讓我留在關中!”

“其實不止是關中,若是有足夠的可能,我想讓蒙古、南宋、關中這三個國家的界限消失!”

許誌清莫名的心情有些激蕩,不是為了任務,而是覺得若是能次,也不枉來這世界上走上一遭。

“無論是什麼種族、性彆、出身等等,都應當同等相視!而不是蒙古的等階止住,和南宋的壓迫製度!”

“郭大哥,你留下關中,不是幫我,而是幫天下萬萬千千的百姓!俠之大者,應該是為民為國!”

“民為重,社稷輕之!”

他說完這些,凝視著郭靖。

“其實我準備是說服嫂嫂,讓嫂嫂來勸說你的!你們遠走桃花島,在兄弟我看來,其實是對世俗的一種逃避!”

“我全真派,人人都是修性修道,然而卻不得不入世俗中解救那些受苦百姓!”

“郭大哥,莪留下你並不是為了我,我的所作所為還有我全真派最初目的,想必郭大哥你比任何人都明白!”

“所以,我希望郭大哥你留在關中能幫忙訓練兵馬!然後我們解救那些被壓迫的百姓!”

上一次,許誌清對郭靖說的是解放那些奴隸、仆人,這一次他正式對郭靖發出邀請。

若是郭靖不答應下來,下一次再見麵,可能就是對敵狀態。

他說完目光直視著郭靖。

郭靖隻是為了南宋,而他則是旨在天下。

南宋的百姓是百姓,蒙古的百姓同樣是百姓。

民族不同,可未必不能享受同等的權益。

郭靖有些猶豫。

就這時,黃蓉從不遠處走來,她目光同樣直視著郭靖。

“靖哥哥,你在猶豫什麼?”

“你難道隻是為了大宋的百姓嗎?”

黃蓉的話讓郭靖動搖起來,他臉上露出一抹苦笑。

“蓉兒,我才發現,相比較許兄弟,我眼界實在是短!還枉我以前在蒙古生活數十年!還想著他們為什麼不能和平相處!”

他想到了以往在蒙古中效力的場景,也想到了在襄陽城下防止蒙古士兵入侵南宋的場景。

他心中一直憋屈的認為,大家都是人,為什麼不能和平相處?

許誌清聽到郭靖的自責,他默默歎口氣,他要不是學過曆史知道發展,又何來的眼界呢?

他也就這一點有優勢了。

他不管自個做得對不對,至少比南宋、蒙古要好。

既然如此,他就一直推下去。

黃蓉見郭靖自責,她心中也是難受,剛剛自個不該那麼說靖哥哥。

她柔聲道:“靖哥哥,你做的已經很好了!”

郭靖聞聲,他苦笑連連。

“以往我也是這樣認為的,聽了許兄弟的一番話之後,我才知道我做的實在是太過於狹隘!”

“我愛護南宋的軍民,對蒙古那些朋友卻也是割舍不下!”

“我夾在兩者之間,總覺得最難受的是我,現在聽許兄弟的話之後,我覺得許兄弟前進的路才是對的!”

“我為什麼要夾在兩者之間,我難道就不能讓兩者互相融合嗎?”

郭靖說到這,他雙眸放出光亮。

“我真的謝謝許兄弟點了出來,不然我還會一條道走到死,或許到死都在坐著愚蠢的事情!”

郭靖說完,他衝許誌清突然施了一禮。

“多謝兄弟點透我!”

許誌清受了這一禮後,他笑道:“郭大哥,說真心話,我是佩服你以前的做事,不過我也挺惱你那不開竅的腦袋!”

他的話讓郭靖尷尬一笑,卻也知道許兄弟對他是真心真誠。

“許兄弟,既然你如此邀請我了,我也就不回桃花島了,我願意留下來幫你!”

許誌清聞言卻是正色道:“郭大哥,你說錯了!先前我就說了,你幫的不是我,而是天下百姓!”

他說完,低頭看著地上爬來爬去的郭襄。

“還有你的這丫頭!”

郭靖聽到一愣,沒懂。

他身邊的黃蓉卻聽懂了,丫頭不隻是丫頭,而是家人。

她望著許誌清,心中讚歎連連,明明年齡不大,看事情卻那麼的通透,眼界不像是凡人。

三人談笑間沒注意,站在院子便的郭芙雙目崇拜的看著許誌清。

她身邊的大武小武,看到郭芙模樣,兩人心中憤懣卻也無可奈何。

他們自認為這姓許的臭道士,確實有那麼幾分本事。

而且聽師傅這意思,師傅似乎要留下來幫助這姓許的?

那後麵,他們豈不是也要在這姓許的手下?

兩人想著,卻想到這姓許的,闖入大營救了他們性命,兩人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埋怨還是該感激。

郭靖正式的加入了關中陣營,許誌清當即命郭靖為道武軍第二軍主,職位和陸誌甲相等。

雙方都是軍主,無大小之分。

但是陸誌甲見了郭靖,卻還得稱上一聲師兄。

誰讓郭靖是馬鈺的弟子。

另外就是郭靖還是老頑童的結拜兄弟,輩分往上論起來就有點亂。

在軍中,不以輩分,以職位稱呼。

許誌清除了立下郭靖為第二軍團之外,另外就是立下耶律晉為第三軍團主。

論武功,耶律晉的武功普普通通,但是軍事才能卻比陸誌甲要高。

最主要的是,關中沒有什麼能帶兵打仗的人才。

隨著三個軍立下,許誌清對關中進行招兵。

他改革的可不止是民生,同樣對兵士有著要求。

當了關中的兵士,家裡則是為軍民之家,田地直接免稅,甚至還有補貼等。

征兵隻是為了訓練士兵而已,目前並不是打仗。

本來許誌清計劃年後對鳳翔府、平涼府動手,結果探聽到忽必烈並沒有自立,而是放緩了回去的步伐。

他想了想現在的消息傳遞速度,也就理解了。

許誌清安排了郭靖、耶律晉的職務後,並不是讓其去招兵,而是調來以前的兵馬進入到第二軍團、第三軍團。

打好了部分根基,後麵才又塞進去新兵。

相比較以前所在終南山時對士兵的訓練,現在的條件可以說是相當完善。

各類兵種都有訓練。

弓箭、騎兵、步兵,工程兵、特殊兵等等!

許誌清他雖然相當甩手掌櫃,但是關中有著太多的事情要忙,他二月初就下了山。

郭靖在領到職務後,就下山到了京兆城找了耶律楚材,後麵則是去建造第二軍團駐地。

道武軍(第一軍團)早早就建設了駐地,是在京兆城南邊。

之所以在這裡,目的是為了南邊的鳳翔府、蘭州。

第二軍團駐地,郭靖選擇了銅川北邊,相比較解放南宋,他更想解放蒙古。

第三軍團被耶律楚材安置在了渭南,他兒子耶律晉是軍主,他想到許誌清今後是吞並天下,那不久後目的應該取了中原。

這一年,關中建設發展,蒙古則是陷入了內亂。

而南宋理宗皇帝,在沒了蒙古入侵之後,又沉浸在醉生夢死中。

第二年,也就是南宋理宗皇帝寶佑次年。

關中道武軍,兵分兩路,一路取鳳翔府,一路取平涼府!,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