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 4 章(2 / 2)

驚鴻客 酒千觴 6125 字 2個月前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先帝晚年時,曾沉迷修仙問道,當時有位道士頗得帝王寵信,帝王對其已經到了偏聽偏信、言聽計從的地步。

帝王閉關修煉時,連朝臣和皇子皇女都不肯見,朝政也不處理,隻肯見這位道士。

連當時已經能和太子分庭抗禮的景王,見到這位道士都要先行個拱手禮,口稱一句“仙師”。

太子倒是很看不慣這道士,奈何幾次進言,非但帝王聽不進去,太子一派還折了幾個朝臣進去,實力大損。太子本人也被申斥,他便被屬下勸了下來,暫避鋒芒,以謀後續。

他們兩人的態度,倒也代表了朝臣們的兩種行事風格,要麼禮讓兩分、虛與委蛇,要麼躲著、不與其正麵交鋒。

隻有燕驚鴻,躲是不可能躲的,禮讓也是不可能禮讓的。仗著帝王寵愛,在先皇除了道士不見他人那段時期,她愣是硬闖了一次帝王寢殿。

這要是換了彆人,怕是幾十大板少不了,但她非但沒受罰,還順走了一顆帝王寶貝不已誰都不給的仙丹。

當時朝臣聽說此事,以為晉寧公主也跟著胡鬨,還有人頗不以為然地說怪不得她是帝王最寵愛的皇女,真會投其所好,連修仙也要跟著摻和。

但顯然他們都猜錯了,這事之後,帝王大概是為了不顯得太厚此薄彼,便派了那道士在宮中給後妃和皇女們講修仙之法,還給大家分發了剛練出的一爐“仙丹”讓她們服用。燕驚鴻按捺著性子聽了幾句忽悠後,暴躁掀翻了那盤“仙丹”,還當麵嗆人:“您是不是覺得本宮缺心眼兒啊?”

正伸手去拿仙丹的一位昭儀訕訕地看了她一眼,覺得這位暴脾氣的公主真是霸道且不可理喻,她自己從皇帝那裡拿到了仙丹,就不許彆人也拿到。

滿盤仙丹都被燕驚鴻掀翻了,最後誰也沒分到。在場眾人自恃身份,哪怕再好奇這仙丹,也不可能不顧形象從地上撿起來啃一口。

道士這必然不能忍,當即一狀告到了帝王麵前。

誰知帝王隻是勸他:“朕這女兒,哪都好,就是這脾氣太大,連跟朕都鬨過小性子,仙師莫要跟她計較了。”

道士算是知道晉寧公主這脾氣是怎麼慣出來的了,他眼珠一轉,開始忽悠皇帝,說他的子女中有任何一個心不誠,帝王就不能修仙成功。

皇帝這才下了旨,命晉寧公主麵壁思過三個月。

道士洋洋得意,他這人心眼極小,睚眥必報,如今一朝得勢,眼看連皇子皇女都被他玩弄於股掌之中,自然得意非凡。

但他睚眥必報,燕驚鴻比他更甚,接到聖旨當場,就帶一隊人馬砸了禦賜的“仙師府”,把“仙師”打了一頓,還打斷了一條腿,然後她才施施然回宮麵壁思過。

道士氣得拖著傷腿也要進宮告狀,帝王看著鼻青臉腫的“仙師”,憤怒之下命燕驚鴻沒有旨意不得出寢殿半步。

晉寧到底是帝王最寵愛的皇女,若換了旁人敢這般行事,就算不脫層皮去條命,至少幾十大板是免不了的。

朝野之間一度對此事津津樂道,雖然開心有人敢教訓那位道士,但也有人覺得燕驚鴻有勇無謀,被寵得脾氣極大,不懂暫避鋒芒,為了打人一頓出氣,居然差點把自己作成圈禁終生。但好在她運氣好,被圈禁沒多久,就來了位新人,頂替了原本那位道士的位置,還勸帝王解了她的禁足。

事情是這樣的,當初燕驚鴻帶人把道士打了一頓後,帝王看著“仙師”那鼻青臉腫的臉,憤怒之餘對此人的信任也產生了一絲動搖——你說你是散仙之體,為何會被幾個普通的侍衛打成這樣啊?

恰在此時,有人向帝王引薦了另一位仙師,比原本的那位道士更加仙風道骨,忽悠起人來也更加情真意切。

原來的道士能得寵至此,主要原因是帝王吃習慣了他的“仙丹”,一日不食,便覺精神不振。

而“新仙師”幫帝王解決了這個問題,以另一種“仙丹”代替,配合呼吸吐納法,讓帝王的確精神矍鑠了些,脾氣也不再像之前般暴躁。

於是原來的道士逐漸失寵,新來的這位扶搖直上,直至被封為“國師”。

朝中本來很是頭疼,以為又是一位禍國妖道,結果這位國師倒是反其道而行之,時值江南水患,帝王專心修仙,本不欲理會此事,但國師勸誡帝王,應全力救助百姓,積攢功德,有利於成仙得道。

朝臣逐漸消去了對這位國師的偏見,時移世易,如今新帝登基,先皇養的其他道士都被趕走或下獄,隻有這位仍然在國師的位子上待得穩妥。

韋雲圖想起這件事,本是在思考燕驚鴻此人脾氣到底有多差,就算在情勢不利的時候也絕不會忍耐脾氣,但想著想著,卻意識到些其他東西。

他想起燕驚鴻之前來治傷的時候,曾提起過這位國師“國師曾給我講過一個故事,我隻當他又拿話本裡看來的故事忽悠我。”

韋雲圖迅速在腦海中捋了一遍這位國師出現後的種種事跡傳聞,他和長公主表麵上沒有半點交集。

但燕驚鴻不經意提起此人時的語氣,親切又熟稔,仿佛認識了多年的老友一般。

韋雲圖悚然,燕驚鴻剛被圈禁沒多久,就有人向陛下引薦了國師,一切真的全是湊巧嗎?

她硬闖了帝王寢殿拿了一顆‘仙丹’,轉頭國師手裡就拿出了能代替這種‘仙丹’的替代品,難道都是巧合嗎?

當年親口向陛下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