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景霖雖有些失望,但也還算能接受。
等梁山伯成長到可以獨自去其他郡的書院求學,與祝英台相遇時,想來最少也得十五歲。
十年的時間,足夠景霖將路心瀾培養成才,拔高路家的門第了。
除了劉誌韶外,路家那邊也有送了兩個孩子過來,分彆是大房路嘉敬之四子路心鍥,和三房路嘉慶之二子路心晝。
最先來到景霖家裡的是住在隔壁上虞(yú)縣的劉誌韶,由徐慧喜劉根祥攜吃喝嚼用送來。
時年12歲的劉誌韶,是徐慧喜和丈夫劉根祥一連夭折兩個孩子後第一個養活的孩子,因此兩口子未免就有些許溺愛,將好好一孩子養得有些自私自利自我,乖戾懶惰且不思上進。
劉家的條件和徐家差不多,都是工匠家庭,經濟條件相對來說還是挺不錯的,是以劉蘭芝能夠學箜篌,讀詩書,劉誌韶自然也能進學堂,學六藝。
隻可惜,同聰明好學,滿腹詩書,織布裁衣彈琴樣樣都十分優異的妹妹劉蘭芝相比,哥哥劉誌韶就要顯得平庸許多。
於讀書上,劉誌韶就是個普通人水準,既不優異,也不愚鈍,同樣一篇文章,劉蘭芝路心瀾粗讀兩遍記個大概,細讀兩遍即能背誦,而劉誌韶卻需要翻三倍四倍的功夫才能成誦。
家裡有這麼一個聰慧的妹妹對比著,父母又時常提提二姨家那個優秀的表兄,少年人的心態很容易失衡。
加之,徐慧喜和劉根祥打小就對劉誌韶嬌慣,養成了其耐心不足,心浮氣躁,好大喜功的脾性,於功課上是越發的不用心了。
這不,年頭開學,叫學堂的先生給退了回來,不肯再讓劉誌韶進學。
後來劉根祥又帶著拜師禮四處尋摸私塾學館,可小鎮就那麼大,有功名的人就那麼多,他們的消息都是互通有無的,劉誌韶被其中一家學館退學,大概率是再難另外找到肯接收的其他學館了,可愁壞了劉家人。
若是景霖的去信再晚上一月半月,劉根祥可能就要帶劉誌韶進自己做活的工坊做事兒了,到時候要再想出來學武,那必是不能答應了。
“二妹啊,韶兒這孩子可就拜托你了,他要是調皮搗蛋不聽話,你儘管拿大棒子抽他,不用客氣,也不用念著我。”徐慧喜緊攥著景霖的手道。
景霖瞟了一眼坐在下首麵露尷尬之色的劉誌韶,調侃道:“大姐此話當真?可莫要哄我,屆時我若當了真,阿姐心疼可怎好?那我豈不成了壞人。”
瞧著景霖壞心眼的揶揄自己的模樣,徐慧喜沒好氣的抬起另一隻手輕輕拍打景霖的手臂,嗔怪道:“我同你說正事兒呢,作甚要調笑與我,可是要瞧我笑話?”
“哪有哪有,大姐不喜,我便不說就是了。”
景霖上下打量劉誌韶一番後,笑道:“韶兒這還是一瞧就是個練武的料子,身子骨好,身板也壯實,來日定能學有所成,建功立業,大姐你呀,就等著享福吧。”
聞言,原本因著徐慧喜提起自己被趕出學堂一事兒心虛羞愧,含胸駝背,眼神躲躲閃閃的劉誌韶心裡不禁升起了無限憧憬,脊背不自覺的就挺了起來,喜得徐慧喜和坐在一旁沒怎麼說話的劉根祥笑得嘴都收不住了,險些咧到耳後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