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錯了,大家見諒(1 / 2)

小麥是小麥屬植物的統稱,代表種為普通小麥(學名:triticum aestivum L.)是禾本科植物,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穀類作物,小麥的穎果是人類的主食之一,磨成麵粉後可製作麵包、饅頭、餅乾、麵條等食物,發酵後可製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物質燃料。小麥是三大穀物之一,幾乎全作食用,僅約有六分之一作為飼料使用。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麥的地區,中國是世界較早種植小麥的國家之一。2022年全國小麥產量2715.2億斤[15]

小麥是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對其野生祖先進行馴化的產物,栽培曆史已有1萬年以上。中亞的廣大地區,曾在史前原始社會居民點上發掘出許多殘留的實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麥小穗、籽粒,炭化麥粒、麥穗和麥粒在硬泥上的印痕。早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在土耳其、伊朗、巴勒斯坦、伊拉克、敘利亞、以色列就已廣泛栽培小麥;公元前6000年在巴基斯坦,公元前6000—前5000年在歐洲的希臘和西班牙,公元前5000-前4000年在蘇聯的外高加索和土庫曼,公元前4000年在非洲的埃及,公元前3000±159年在中國(詳情見下),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都已先後種植小麥。中國的小麥是由黃河中遊逐漸擴展到長江以南各地,並傳入朝鮮、日本。公元15世紀至17世紀間,歐洲殖民者將小麥傳播至南、北美洲;18世紀,小麥傳播到大洋洲。

伊朗西南部、伊拉克西北部和土耳其東南部地區,是栽培一粒小麥和提莫菲維小麥最早被馴化之地。以色列西北部、敘利亞西南部和黎巴嫩東南部是野生二粒小麥的分布中心和栽培二粒小麥的起源地。普通小麥的出現晚於一粒小麥和二粒小麥,一般認為約在8000年前,起源於裡海的西南部。蘇格蘭外赫布裡底群島發現的陶器遺跡表明,該地區的人群可能在公元前3600—3300年就已食用小麥。[14]據考證,曆史上某一時期,當伊朗西部某地栽培二粒小麥被帶到粗山羊草分布地區後,發生了自然雜交,其雜種經染色體自然加倍後產生了普通小麥。其演化的過程,按傳統的觀點是:具AA染色體組的野生一粒小麥與具bb染色體組的擬斯卑爾脫山羊草自然雜交,產生了野生二粒小麥(染色體組AAbb);野生二粒小麥馴化為栽培二粒小麥,再與具dd染色體組的粗山羊草自然雜交,才產生了普通小麥(染色體組AAbbdd)。在黃河流域兩岸的三門峽、洛陽、盧氏以及西安、寶雞等地大量存在植物學特征與普通小麥栽培種親緣最接近的小麥草,這種小麥草很可能早已為我國先民采集和栽培。[1]在中國繼雲南小麥亞種發現之後,在西藏高原又發現有麥穗自行斷節的普通小麥原始類型(稱西藏半野生小麥);在伊犁河穀有大片的粗山羊草(中國通稱節節麥)原生群落,而黃河中遊麥田早就有混生節節麥,這些事實對研究中國小麥的起源、演化與傳播具有重要意義。1985年和1986年先後兩次於東灰山新時期時代遺址中,發現距今5000±159年的碳化小麥和大麥粒;[1]1955年在安徽省亳縣釣魚台發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發現有炭化小麥種子。以上從植物學和考古學上給麥為中國起源論提供了證據。在皂角樹二裡頭文化遺址中,發現有栽培小麥,且占糧食作物的第四位。說明在夏代,麥子是主要糧食作物之一。[1]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告麥”、“食麥”記載。《詩經·周頌·清廟思文》:“貽我來牟”,亦作“麳麰”。三國魏張揖(3世紀)《廣雅》有:“大麥,麰也;淚科,麳也”的記載。以後的古代文獻中,將小麥簡稱為麥,其他麥類則於“麥”前冠以“大”、“穬”等字,以與小麥相區彆。根據《詩經》中提及的“麥”所代表的地區,說明公元前6世紀,黃河中下遊已普遍栽培小麥。據以後史書記載,長江以南地區約在公元1世紀,西南部地區約在公元9世紀都已經種植小麥。到明代《天工開物》(1637年)記載,小麥已經遍及全國,在糧食生產上占有重要地位。[2]2016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鎬京遺址持續進行考古發掘,在一個西周中期用於填埋垃圾的灰坑裡,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批碳化的小麥顆粒,雖然距今有2800多年,但小麥顆粒形狀依舊保存完好。說明至少在西周中期,小麥已經在國都鎬京周圍開始規模化種植,這個發現對“我國北方小麥開始廣泛種植是在漢代”的傳統觀點提出挑戰。小麥原產地在西亞的新月沃地。中國最早發現小麥遺址是在河姆渡流域附近。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樓蘭;在樓蘭的小河墓地也發現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麥。四千年前的塔裡木河和孔雀河下遊一帶的沙漠綠洲中,有著較充沛的水資源和高達40%的植被覆蓋率。那時水中有遊蕩的魚兒,林中有飛奔的動物,翠綠的草地可以放牧,土地適於耕種。在小環境裡有著相當不錯的生存土壤。但是唯一的問題也是最關鍵的問題,便是沙漠綠洲生態的脆弱性,一點點改變就會給生命造成意想不到的災難。南方原先很少種麥,漢以後才逐漸向南推廣。《晉書·五行誌》說:“元帝大興二年(公元319年),吳郡(今江蘇)、吳興(今浙江湖州)、東陽(今浙江東陽)無麥禾(這裡的禾是指稻說的),大饑。”可見四世紀初,麥在江浙一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在此以後,又陸續得到推廣,主要是出於農民自己的傳播,有時王朝政府或地方官也曾督促推廣。南宋初年,北方人大批地遷移到長江中下遊和福建、廣東等省。北方人習慣於吃麥,麥的需要量突然增加,因而麥價大漲,刺激了麥的生產。因此,麥的栽培迅速擴大開來。南宋莊季裕在他寫的《雞肋編》(十二世紀前期)中說:“此時一眼看去,連片的麥田,已經不亞於淮北。”這就是說,已經不亞於北方了。麥和稻的生長季節不同,隻要安排得好,就可以在秋季收稻以後種麥,夏季收麥以後插秧,同一塊田一年可以兩熟。麥的推廣並不妨礙稻的栽培麵積。北宋朱長文的《吳郡圖經續記》(1084年)就說:“吳中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割麥後種稻,一年兩熟,稻有早晚。”後來南宋陳旉(fu膚)《農書》(1149年)和王禎《農書》(1313年)所說的也是稻麥兩熟製。而且根據王禎《農書》的記載,南方對於種麥,已有相當技術水平,單位麵積產量也比較高,並不比北方差。[3]小麥不但向南方推廣,同時北方也在發展。元以前就有這樣的農諺:“收麥如救火”。在生產工具方麵唐代已使用麥釤(shàn扇,一種長形的鐮刀),到元朝初年又有了新的改進,創造了用麥籠、麥釤、麥綽(一種竹篾編成的抄麥器,形狀象簸箕而稍大,它的一邊裝有釤刃,當揮刃割麥穗時,麥穗自然落到綽裡)結合成為一整套的快速收麥器。它的使用方法是這樣的:麥籠安裝在下麵有四個小輪的木架子上,用繩係在腰部拖著走。割麥人用釤割麥穗,麥穗跟著落向綽裡去,隨手把綽裡的麥往後倒到籠裡,籠裝滿了以後就拉到打麥場上。據王禎《農書》的記載:“一天可以收割十畝,比南方用鐮刀割,要快十倍。”如果不是種麥很多,是不會創造出這種快速收麥器的。[3]據明宋應星《天工開物》的估計來推算,當時小麥約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5%多一點。這雖是一個粗略的估算,但已明白地可以看出,小麥在明代糧食作物中僅次於稻而居第二位。[3]人們常說的“麥”就是小麥,當然了還有其他麥類,比如說大麥、燕麥。古代歐洲人吃麥主要還是吃大麥,直到16世紀後被小麥代替。大麥在世界上主要做啤酒,這種世界級彆飲料。世界大麥80%產量被化為啤酒,灌進人們肚子裡。1斤大麥大概可以做4~5斤啤酒。啤酒的獨特苦味也是加入啤酒花所造成的。中國從1996年起就對小麥進口實行配額管理。從2002年4月份開始,玉米、小麥和大米實行出口零稅率政策,提高了我國糧食品種的出口競爭力。小麥進出口增加,則與品種有關係,以較低價格向韓國等周邊國家出口飼料用麥陳麥(主要是春小麥),從美國等國家進口優質硬粒小麥。根據中美達成的協議,中國加入wto,中國將在五年內將農產品關稅減至14.5%-15%,開放小麥等農產品進口,實施“關稅比例配額製”。到2006年,小麥配額應從200萬噸增加到930萬噸,私營部門最初應為10%。中國政府力主在世界貿易談判中保留關稅配額。小麥是中國最重要的口糧之一,小麥產業發展直接關係到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國內資源環境、糧食供求格局和國際貿易形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中國人口眾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都將糧食安全問題擺在首位,明確提出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方針是:“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戰略目標是: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在\"四化\"同步和對外開放的新形勢下,為細化和落實中央提出的糧食安全新戰略方針和目標,筆者對國內小麥產業發展進行了係統深入思考,認為小麥產業發展麵臨的6大突出問題需要關注和應對。2022年,中國科學家找到了調控小麥種子休眠的關鍵基因Sd6和IcE2。[16]

果實粉末白色,有黃棕色果皮小片。主要特征:澱粉粒主為扁平的圓形、橢圓形或圓三角狀,直徑30~40μm,側麵觀呈雙透鏡狀、貝殼狀,寬11~19μm,兩端稍尖或鈍圓,臍點裂縫狀,複粒少數,由2~4或多分粒組成。橫細胞成片,細長柱形,長38~232μm,直徑6~21μm,壁含珠狀增厚。果皮表皮細胞類長方形或長多角形,長64~216μm,直徑16~42μm,壁念珠狀增厚。果皮中層細胞細長條形或不規則形,壁念珠狀增厚。非腺毛單細胞,長43~950μm,直徑11~29μm,壁厚5~11μm。稈直立,叢生,具6~7節,高60~100厘米,徑5~7毫米。葉鞘鬆弛包莖,下部者長於上部者短於節間;葉舌膜質,長約1毫米;葉片長披針形。穗狀花序直立,長5~10厘米(芒除外),寬1~1.5厘米;小穗含3~9小花,上部者不發育;穎卵圓形,長6~8毫米,主脈於背麵上部具脊,於頂端延伸為長約1毫米的齒,側脈的背脊及頂齒均不明顯;外稃長圓狀披針形,長8~10毫米,頂端具芒或無芒;內稃與外稃幾等長。[4]生長環境土層深厚,結構良好耕層較深,有利於蓄水保肥,促進根係發育。土壤結構是指固體(有機體和無機體)、液體、氣體的組成比例,它與土壤水分、空氣,溫度、養分有著密切關係,如沙土、重粘土結構不良,難以形成高產。[5]冬型品種適期的日平均溫度為16~18c,半冬型為14~16c,春性為12~14c。溫空的高低受地理緯度和海拔的影響,即緯度和海拔愈高,氣溫愈低,播種期可早些。[5]小麥長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時光照),如果日照條件不足。就不能通過光照階段,不能抽穗結實。小麥光照階段在春化階段之後。[5]分布範圍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華東地區:山東、江蘇、安徽北部中部;華中地區:江西、湖北;西北地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西南地區:重慶、四川、貴州;北方地區:內蒙古、新疆。物種分類小麥籽粒的皮色劃分按照小麥籽粒皮色的不同,可將小麥分為紅皮小麥和白皮小麥,簡稱為紅麥和白麥。紅皮小麥(也稱為紅粒小麥)籽粒的表皮為深紅色或紅褐色;白皮小麥(也稱為白粒小麥)籽粒的表皮為黃白色或乳白色。紅白小麥混在一起的叫做混合小麥。

紅皮小麥

小麥籽粒的粒質劃分按照籽粒粒質的不同,小麥可以分為硬質小麥和軟質小麥,簡稱為硬麥和軟麥。硬麥的胚乳結構為緊密,呈半透明狀,亦稱為角質或玻璃質;軟麥的胚乳結構疏鬆,呈石膏狀,亦稱為粉質。就小麥籽粒而言,當其角質占其中部橫截麵1\/2以上時,稱其為角質粒,為硬麥;而當其角質不足1\/2時,稱其為粉質粒,為軟麥。對一批小麥而言,按中國標準,硬質小麥是指角質率不低於70%的小麥;軟質小麥是指粉質率不低於70%的小麥。按照播種季節分類按照播種季節的不同,可將小麥分為春小麥和冬小麥。春小麥是指春季播種,當年夏或秋兩季收割的小麥;冬、麥是指秋、冬兩季播種,第二年夏季收割的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