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8.秦時風韻(95)二更(1 / 2)

秦時風韻(95)

泥爐煮著茶水, 隱隱有香氣撲鼻。

女君雙手遞來,廉頗雙手接了。對麵所坐男子將琴挪於一側,亦是捧了茶, 舉杯示意:“請!”

“請。”廉頗嗅了嗅, 而後微微抿了一口, 入口微苦, 回味微甘, 口齒留香,“確實好茶。”

桐桐笑問:“老先生這是欲望何處?”

廉頗搖頭:“天地之大, 可容身處即為家。”

此地乃趙魏交界之處, 曆史上,大約也是這個時間,廉頗追打樂乘,而後負氣而走, 投奔魏國。在魏國未被重用, 在後來趙王想找他回去為趙國效力時, 又被郭開給坑了,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就是出自那個時候。

郭開回去說廉頗能吃能拉, 而後趙王便未曾召回廉頗。

一代名將在魏國鬱鬱而終!

誰知道中間自己和四爺插了這麼一杠子之後,幾乎相同的事情在廉頗的身上又發生了。廉頗再是脾氣不好, 但他追打樂毅, 此確實不像是名將所為。

可若是追朔樂毅的出身來曆,就能明白廉頗的心情。

一生征戰為君王,換來了君王不信任。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遭了!長平之戰, 秦國用離間計,使得趙王對廉頗不信任,於是,臨時換將,換成了趙括。而後趙國大敗!

可上次的不信任,隻是不信任其能力。當時,兩軍對陣,廉頗與秦將王齕分彆為兩國主將。當時的情況,廉頗的戰略是避其鋒芒,據守不出。在這種境況下,秦國就得耗著。

於是,秦國使用計策,叫趙王以為秦軍最害怕的是趙括。趙王求勝心切,見廉頗據守不出,以為他畏戰,便罷免了廉頗職務,以趙括替代了廉頗。

趙括上位,沒有繼續用廉頗的戰略安排,並且撤換了諸多將領。

趙國一直以為秦國領兵的是王齕,但其實,暗地裡白起已經就位。

這一仗,趙括被射殺,白起坑殺趙軍四十餘萬。

次年,秦軍兵圍邯鄲,趙國幾乎滅國。是廉頗率兵死守,是平原君趙勝殺出重圍向魏、楚求援,發生了毛遂自薦和竊符救趙的故事,這才打贏了邯鄲保衛戰,延續了趙國國祚。

此戰,廉頗率軍死守一年有餘,但凡他稍不儘心,趙國早亡了。

若說不信任其能力,此非大事!戰略之爭,各抒己見!然此次不同,此次不信任的是廉頗對趙國的忠誠。

此,乃廉頗不能忍者。

為國一生,為君一生,此時全成了笑話!那個他保衛戍守了數十年的國家,他再也回不去了。

天下之大,竟無處可容身。

廉頗說完就又道:“此乃趙魏之地,往前三裡,便是魏國。”退不回趙地,好似能去的唯有魏國而已。

四爺問說:“君以為魏國如何?”

何意?

四爺問說:“商鞅是哪國人?”

“衛國人?”

“衛國被哪國吞並?”

“魏國。”

“因而,商鞅乃是魏國。”四爺這麼說了,就看廉頗:“可對?”

對!

四爺就又問:“張儀哪國人?”

“魏國人。”

四爺便笑了,追著問:“公孫衍,哪國人?”

“魏國人!”

“範雎又是哪國人?”

廉頗皺眉:“魏國人。”

四爺點頭:“商鞅為秦相,於秦國變法,使得秦強於諸侯列國;

張儀兩度為秦相,分化諸國合縱,蠶食諸國領土,攻克巴蜀之地,使得秦國疆域擴大一倍;

公孫衍在魏秦兩國之間橫跳,秦國不以他三心二意擯棄於他,依舊得以重用,他在任期間,為秦攻取河西之地;

範雎,在魏國時候,被誣陷通齊賣魏,被魏相幾乎杖斃。他出逃自薦於秦昭襄王,得以重用,在秦數十年,為秦立下汗馬功勞。”

四爺說完,就看廉頗:“此皆乃魏國人,哪一個不是大才?哪一個沒有扭轉乾坤之能?如何呢?在魏國,儘皆被棄如敝履。老先生,魏國若是能重視這幾人,而今稱霸諸侯者,必為魏國。本國之才尚不得重用,老先生一趙人,焉能得重用?”

廉頗不由的打量眼前這青年:“閣下是秦人?”

四爺看他:“在下可曾有一句偏頗?”

未曾。

“那麼,在下究竟是哪國人,便無關緊要了。”四爺給廉頗將熱茶斟滿,又笑道:“老先生以為信陵君魏無忌如何?”

廉頗沉吟:“魏王異母兄弟,功高威重,又曾竊符救趙,被魏王猜忌。而今看似和好,可不能如初。此人而今乃魏國之柱石,此人衰,魏國亡。”

四爺便跟對方碰杯:“老先生既然要去魏國,那便去看看!看看魏王與信陵君這君臣二人……”

“看甚?”

“秦文淵侯來魏,見信陵君,以助魏退趙兵為由,為韓得種子無數。此事……信陵君未曾稟明魏王!而今,趙兵已退,種子已然入韓境。信陵君回大梁之後必會稟奏此事,您看看,魏王如何對信陵君便能知魏國是否為久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