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秦時風韻(103)一更(1 / 2)

秦時風韻(103)

上趕著的不是買賣。

桐桐真沒管巨子, 但卻命人盯著他的舉動。

不幾日,便有一群衣衫襤褸之人入秦境,而後往雍城去了。

桐桐這才舒了一口氣, 水利興修,鄭國隻是規劃水路。然如何籌劃更省人工, 更省人力, 用何樣器械能替代人力, 非墨家不可。

人隻要入雍城,那便是四爺的事了。

做巨子, 那需得慢慢謀劃。之於大秦而言, 且不說長城,就隻連接七國的官道, 當不當修呢?

車同軌, 路相通, 版圖銜接, 這是後續必須要做的事。

而且,水利之事隻秦國需要?往後天下之大, 處處皆需。

因而,不能急,一步一步來。

能使得墨家擯棄偏見, 願意助秦,這就邁出了第一步。而且,墨家的很多東西,都得改。想跟宗教一樣淩駕於上, 此行不通。

這需要長期的自我變革。

她給四爺傳信,告知了墨家的行蹤,便可以了。

而今她得等著, 等著韓郡郡守。

朝廷該任命郡守執掌韓郡了。

呂不韋舉薦:“姚賈大人,若何?”

姚賈?

此人乃外交之臣,治理韓郡,此人不成!

嬴政反問:“姚賈大人乃寡人先生!寡人雖親政,然學業未曾間斷。先生若是出使,必有課業留於寡人,有諸位大人間或解惑,尚能應付。一旦去了韓郡,寡人上何處尋先生?”

呂不韋:“……”大王是覺得姚賈不合適。

他又舉薦:“王綰大人,若何?”

王綰?

此人於算籌一道上頗為擅長,嬴政皺眉:“王綰忠厚誠懇,尤擅統籌,其才堪用,丞相目光如炬,舉薦之人確有非凡之處。若他為郡守,秦國治粟內史,何人擔任?”

一國之賦稅錢糧,何等大任?

呂不韋:“……”接連舉薦兩人,大王儘皆未曾允肯。他便問:“臣這一時之間……未有合適人選,不若……”容臣幾日?

話未曾說完,就聽大王一歎:“寡人本欲調文淵侯入韓郡!”

呂不韋一喜,才要說話。卻聽大王又說:“可昨夜才與文淵侯徹夜而談,他不曾應允,以長公主不舍為由,拒了寡人。”

“……”長公主亦可去韓郡呐!為何要拒?

嬴政歎了一聲:“文淵侯體貼寡人,體貼長公主,知我們姊弟未曾長久的分開過。阿姊此一去半年餘,寡人甚是思念。文淵侯處處周祥,寡人甚覺親近。”

呂不韋:“……”許是自己太過急躁!倒是四子於無聲處見功夫,甚好?

緊跟著就聽大王又道:“說起文淵侯,寡人想起,他無意間跟寡人問起一人。”

“何人?”

“蔡澤!”嬴政道:“範雎舉薦蔡澤,認為此人可為相!蔡澤接替範雎,為秦相數月。”

他啊!四子舉薦?倒也並非不合適。韓郡乃一國之地,若無相國之才,如何治理?

呂不韋便說,“蔡澤,綱成君!曾獻計給昭襄王,離間魏國安厘王與信陵君魏無忌君臣之間關係,東周之滅,此人居功至偉,被冊封綱成君。此乃大王歸秦之前事了!然此人受道家影響頗深,頗懂存身謀身之道,認為功成則可身退。”

嬴政看呂不韋:“丞相以為如何?”懂功臣身退,明謀身存身之人,惜命!惜命者,無叛心,不會冒險而行事。

韓郡終歸為韓國舊地,就如蜀郡一般。

曾祖臨終前,帶著他在輿圖之上,談及巴蜀。當年,經曆數次叛亂,後才得以大治。

老人家言猶在耳,治韓郡焉能不謹慎?蜀郡之舊事,不該重演。

況且:此人為燕人,當年遊曆諸國,儘皆未得重用。甚至於被趙國所驅趕,而後又用計於魏。趙、魏儘皆於他不睦,而這兩國與韓為鄰。

因而,文淵侯所舉薦蔡澤:甚為合適。

呂不韋思及此人過往,再想想此人履曆,竟真覺得此人比自己舉薦之人合適的多。雖說未曾用自己舉薦之人,然此人乃四子舉薦,倒也罷了。

因此,他忙道:“臣以為,可用。”

嬴政這才道:“那便下詔。阿姊出門久矣,而今眼看天寒,太王太後問詢數次,甚為記掛。該換阿姊還朝。”

“諾!”呂不韋應著,退了出去。

“蔡澤?”桐桐起身,吩咐蜀生去收拾行囊。

此人……很意外的安排!

而且,此人亦是叫桐桐頗為意外人。他真的長的不算是好看:個頭不高,羅圈腿。朝天鼻子塌鼻梁,額頭高的能遮雨。

算是異人異象吧。

人才一下車,桐桐就遠遠的行禮:“先生!”

“豈敢!豈敢?”蔡澤趕忙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