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秦時風韻(103)一更(2 / 2)

桐桐再見禮:“先生乃輔佐曾祖老臣,於國有功,該當!該當如此。”

蔡澤趕緊扶住,心裡又歎:大王以禮遇,長公主又如此以待。

他隻能表態:“臣定當兢兢業業,以穩韓郡。”

對嘍!而今所需,就是一個字——穩!

初來韓郡,桐桐設宴,引薦王翦與蔡澤相識,而後她便啟程,回鹹陽。

再回鹹陽,王一在外稟報:“長公主,似有人來迎。”

離鹹陽還有三十餘裡。

桐桐挑簾望去,馬上叫停了車:這是朝臣來迎。

她下馬而行,果然,旌旗飛揚,乃是嬴政帶朝臣親自迎接。之前四爺和甘羅押送韓王歸來,有盛大受降禮。而今,自己回來,嬴政親迎三十裡。

她疾步往前走,嬴政大踏步而來,這半年他又長高許多,該有一米八上下了。

“阿姊——”

桐桐忙行禮:“大王——”

嬴政一把扶住:“阿姊勞苦功高——”說著,朝後退一步:“滅國之功,當受政一禮。”

桐桐沒攔,叫嬴政行完了此禮!想來無論甘羅亦或是四爺,都曾受此禮。

她抬眼看去,朝臣儘皆俯首。

她亦是朝後退去,還一禮。

因滅韓之功,回朝後:冊封長公主贏蠶為長安長公主,冊封文淵侯為文淵君,甘羅為上卿,拜王翦為上將。

在鹹陽隻匆匆一麵,四爺得回雍城了。桐桐未曾去送,她得去甘泉宮,見太王太後與劉女。

劉女清瘦許多,桐桐跑著過去:“阿母——”

“長公主——”劉女上下打量,然後抬手摸桐桐的臉:“可曾受傷?”

“未曾!”桐桐拉著她:“常有書信於您,怎生還消瘦許多?”

“不見長公主,妾心有不安。”

桐桐就笑:“前呼後擁,無甚危險之處。”

劉女赧然而笑,心放下了,拉著她就走:“太王太後心中甚是記掛。”

正要走,有侍婢來報:“夫人,趙國公主請見。”

桐桐沒言語,就見劉女笑問:“何人來送請柬?請柬為何不是嬴薑管事一起送來?你先拿請柬回管事,而後再來報。”

說著,拉著桐桐繼續走:“挪入甘泉宮,與後宮不再相關,倒是安寧許多。然總有一二糊塗之人,受人點滴好處,便為其奔走。”

桐桐點頭,劉女處置妥當。她不摻和嬴政後宮事,若有鑽營者,隻以宮規報於管事,處處不沾手。

說著話,進了寢宮。

夏太後氣色極好,看案幾上的麻將,想來若不是自己來,她必是要玩此物的。

桐桐坐過去:“耽擱您做耍了?”

夏太後哈哈便笑:“你回來,自是不耽擱的。一出門便是半年,你阿母記掛你。”

桐桐就低聲道:“韓國朝臣並無進取之心,攻下韓國,傷亡並不大。夏家暫且都好,有韓王冊封之地,隻是夏家有女嫁公子安,公子安被誅殺,其府中子女儘皆被韓王貶為庶民。而今宗室儘皆被圈於鹹陽城外,此女若是您心有掛念……”

夏太後擺手:“我入秦,生死由我;她嫁韓公子,生死亦由她。在韓宮,她於方寸之地;而今,圈禁起來,能活命,所活亦不過方寸之地。隻是韓宮可錦衣玉食,禁地需得勞作耕種。能活即可,此命數也。”

說著,便笑起來,“陪祖母用膳!而今後宮儘六國之人,倒是學了各國菜色來。楚國有一菜色,其味兒甚美。”

甚菜?

結果端來的是像是蒸魚糕。

劉女笑道:“聽說此菜乃是楚國宮廷菜,食魚不見魚。”

桐桐動筷子嘗了,做菜的人用心了,用模具各個做成小魚形狀。

她點頭:“美!甚美!荊楚之地,多水澤湖泊,產魚擅做魚,其味兒的確獨特。”

“此乃草魚所做,據說楚國產一魚……甚魚?忘了,那個味兒更好。”劉女竟是想不出究竟有多美味,她隻覺:魚做成這般,已然極品。

桐桐就笑:“他日若得楚,必帶阿母去荊楚之地,再食魚糕。”說著便想起來了,“祖母,我帶了韓地庖廚回來,此人乃夏家舊仆,可用!已稟明大王,送於甘泉宮。”

夏太後應承著:“好!韓地羹湯之味與秦不同。”

一頓膳食未曾用完,章台宮便著人來請了:“丞相大人與李斯大人於君前議事,起了爭執。大王宣長公主、宣駟車庶長,宣蒙驁上將軍,選王齕上將軍,宣客卿尉繚……”

桐桐隻能放下手中箸:“祖母,改日陪您用膳。”

“去吧!隻管去吧。”

桐桐應諾,走的時候拉著劉女的手捏了捏便疾步離開了。

劉女不舍的看著,太王太後就道:“你啊,有後福可享!莫要如此,免她記掛!想當年,異人於趙國為質,我若如你一般,日子可還能過?”

“諾!”劉女坐過去,捧了碗:“妾陪您用膳,今日所用草魚肉質肥美,如三歲孩童般大小粗壯,乃魚中之王。魚頭魚骨正燉湯,夜裡於您煮湯餅。”

善!

劉女一邊吃著,一邊朝殿外看:不知是否又要用兵?長公主是否又要遠行?,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