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秦時風韻(128)二更(1 / 2)

秦時風韻(128)

四爺與嬴政在亭中下棋, 桐桐將甜瓜切了,插著竹簽給兩人放手邊。她自己起身去做膳食去了。

端了膳食來,棋子未下完。

桐桐喊停了:“先用膳。”

四爺便罷手:“大王, 用膳。”

秦時, 尚未有發麵技術,因此, 時人食用的餅子儘皆死麵餅, 並不宣軟。用此餅夾肉,這便是肉夾饃的雛形。

桐桐早就弄了酵麵,而今很多人家都食用發麵。

今兒烙餅, 用發麵烤出來的餅子夾著鹵好的肉。她還特意洗了麵團, 做了麵皮出來,這頓飯就極為豐盛了。

嬴政身量高, 體型壯, 飯量極佳。

餅子一口氣吃了四個,半斤肉跟著一起下肚了。涼皮還能再吃三碗, 桌上的菜彆管葷素能一掃而空。

桐桐又給遞了酸梅湯,酸甜酸甜的, 小孩都愛喝。

要麼蜜漿,要麼酢漿, 口味太單一了!尤其是酢漿……那個做漿水麵還行,當飲料, 真不成。

喝這個是不是就好多了?十幾歲的小孩哥,口腹之欲是一模一樣的。

四爺吃的也滿意, 涼皮、肉夾饃,酸梅湯,絕配。

他就說起了墨家:“石磨逐步推廣。”

石磨難製作, 而今隻有貴族才能磨麵粉,其他人要麼搗碎,要麼直接將麥子上鍋蒸,此乃麥飯。

大多數人用後者做飲食,此隻與飽腹有關。

彆小看石磨,這東西需得選石料,需得切割石頭,需得打磨。這裡麵需得有轉動盤,磨盤,磨心軸等配件,這就得給石磨上打孔設槽。

在後世有各種利器的情況,好似此並不難。但在而今,做到這些極難。

四爺就說:“大王,若是趙人二十戶便有一磨,隨時可有細糧,念誰之恩呢?墨家可用於改善民生,民生可凝聚民心。滅趙五年內,趙人深恨之;滅趙十年後,趙人知有仇;滅趙二十年後,笑談,秦趙當年仇深似海。”

說著,將甜瓜遞過去:因而,莫怕!人心從不惡,善惡好歹儘皆分的清。

嬴政接到手裡,朝文淵君笑了一下:他說了一點,施恩於民。

以寬,乃治民之策。

給利,乃治民根本。

寬以待之,讓利於民,民心可得。

桐桐也說,“彼時,戰俘極多。自有頑固不化者,不若使其製藥。傷寒、痢疾、助產,以藥材可換藥!病有所醫,產子可保婦保子女,此乃再生之恩。長此以往,恩怨儘可平。”

而今一共才多少人口?這麼大的麵積,資源極廣,此為可行之事。

嬴政默默點頭,李斯說,馭民如馭獸!正如貓類犬類,投喂之,乖順。然亦有呲牙伸爪之時,此便教之於規矩。

初聽在理,可細想,民與犬如何類比?犬通人性,然民……當教,卻不當教之於規矩。

說到底在於——教化。

六國平之前,不可談此事。此為貴族之禁忌!

他一邊吃著,一邊點頭,往心裡去了。

而後又道:“趙偃多疑,此聯縱之策,寡人答應的爽利了,他必起疑心。莫若寡人再請他入鹹陽,商議會盟之事,如何?”

善!

於是,趙蔥出使秦國,帶回的回複便是:秦王大笑出聲,請大王親赴鹹陽,商議會盟之事。

趙偃:“……”嬴政甚是可惡!

郭開跪地大哭:“大王——大王——萬萬不可去!萬萬不可去呐!秦人狡詐,若是扣留於您當如何?此番亦是涉險,不若臣代您前去!臣代您前去,如何?”

趙偃看向郭開,未曾言語:此當然需得擔心!而隻有郭開第一個擔心寡人此行的安危。

李牧直言道:“破國之危,何人無風險?可為救國,何種風險都得冒。幸而大王冊立太子,太子雖年幼,然公子嘉已到束發之年……”

太子年幼,便有養不成的風險,幼兒夭折率極高的境況下,此言亦不算是錯的。

公子嘉已七八歲大小,這般年歲,便算是大孩子了。當年嬴政如這般大小的時候,已經能配合贏蠶,自趙國逃回鹹陽。

話是好話,真話,言之有理。可聽在趙偃耳中,豈能中聽?

李牧又道:“秦王此乃試探,懷疑我趙國之用心!若是不去,豈非更疑!若是如此,兵臨城下,隻怕就在夏末秋初了。若秦國再心狠一些,將戰事脫到秋後,彼時,匈奴入冬,該發兵南下了。彼時,兩邊夾擊,極其凶險。”

趙高看向趙王:“大王,不若再令趙蔥入鹹陽。請大王去鹹陽會盟,可!然則,秦國需得發國書,昭告天下。秦欲吞天下,不能失信於諸國。若不然,何以服眾?若有國書作保,秦必恭敬以迎,恭敬以送,大王此去,必能安然無恙。”

趙偃看向趙高,不住的點頭:“謀國之臣!謀國之臣呐!善!”

趙蔥再入鹹陽,求一國書。

趙偃安排李牧,“調兵往趙楚邊境,此動向必能為贏蠶所知。秦國知我不防備他們,卻往趙楚邊境調動,正好彰顯趙國誠意。”

李牧應諾:“臣這就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