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2 / 2)

隻說在匈奴這麼些年的占領下,城中百姓雖是中原百姓,卻早已經移風易俗,這又該如何教化治理?

葉居敬也不過就是前世多讀過幾本書,也沒做過官,甚至他連普通百姓的生活都知之甚少。

但好歹是讀過幾本史書,葉居敬的腦子裡還是冒出了一點的頭緒來,但又這些紛雜的頭緒,又是實在不知道從何理起。

葉居敬拿起桌上的筆,想先把自己想到的寫到草稿紙上,但拿起筆,他甚至是在紙上寫了兩個字,這才陡然間發現,這筆還是乾的,他連墨都還沒磨呢。

這實在是叫葉居敬有些心煩意亂。

“不著急,不著急。”葉居敬心裡安慰了自己幾句,又小聲地念了一遍清心咒,這才叫自己煩躁的心稍微安穩了一點下來。

但葉居敬心裡也清楚,這倒不算是他心裡煩躁了,而是這道題實在是叫他有些沒有頭緒,所以他的心亂了,這才燥了。

想到這裡,葉居敬心倒是也不再著急,反倒是沉了心來,從自己的水囊裡倒了點水在硯台上,然後就著這點水開始磨墨。

隨著手腕的轉動,葉居敬心裡的那些煩躁也慢慢消失下去,腦子也開始漸漸放空。

“若是自己被派去做當地的主官,該如何治理呢?”

葉居敬知道自己沒有什麼實際經

驗,甚至對於百姓的生活了解這方麵,他也沒有自己的同窗們來的了解深刻,所以他唯有從自己的優勢點中介入,才有可能突出重圍。

而他的優勢,唯有比同窗們多活了一輩子,也多讀了一輩子的書。

葉居敬也唯有從自己看過的史書上下手,以史為鏡罷了。

雖說,縱使葉居敬熟讀史書,但卻是曆朝曆代以來也沒有相同的曆史可以叫葉居敬借鑒的。

但倒也並不是完全不能借鑒,比如漢高祖治理天下的政策,倒也不是不能用在這個場景上。

如此想來,葉居敬就也開始有了思路了。

首先便是燕雲十六州剛剛收回,最是要休養生息的時候,在賦稅上自然是得減免,也好叫這十六州的百姓,對本朝有歸屬感。

就像漢高祖提出的“減輕田租,什五稅一”這便是一個很好的與民休息的好正常。

另外因為燕雲十六州之前由匈奴人統治,這也就導致了許多的漢人被迫成了匈奴人的奴婢,這些漢人們自然是得免為庶人的。

另外各地民俗不同,燕雲十六州收複,當地的風俗可能是與中原有所不同,在一些小事的習俗上,自然是可以按照當地的風俗來。

同時,燕雲十六州到底是邊境,又因為常年的流落在外,人口比起其他州府要少上許多,這就會導致許多上好的土地荒蕪。

葉居敬這兒就想到了一個上好的法子,由當地駐守的軍隊就地屯田渠犁。一方麵可以不使土地荒廢,另一方麵更是很好地解決了軍費的問題。

總所周知,軍費向來是讓朝廷頭疼的問題。

尤其是,本朝初立,又經曆了一場大戰,正是國庫空虛的時候。

偏偏燕雲十六州是邊境,又是匈奴人曾經占領過的地方,難保接下來匈奴會不會有其他的動作,自然是要陳兵邊境,給匈奴以震懾。

這軍費就成了老大難的問題。

若是能讓軍隊就地屯田,那朝廷對於這支軍隊的軍費,隻要在劃撥出極少的一部分用於置辦武器鎧甲便可以了。

同時,在燕雲十六州境內修建官道,叫流落在外的燕雲十六州能與中原互通有無,這般,漸漸在心理歸屬上,燕雲十六州的百姓也就變成了本朝的百姓。

葉居敬想著想著,就發現,自己已經在草稿紙上洋洋灑灑地一大片了。

已經有了思路,連草稿都已經打好了,接下來的就好辦了,在組織語言,寫文章這塊,葉居敬向來是不輸任何人的。

等到葉居敬洋洋灑灑地寫完,這才發現這會兒的太陽都已經在頭頂了,也就是說這會兒已經是中午。

沒想到隻是一道題,反倒是考了這麼久。

葉居敬又看了一眼自己的文章,隻覺得也沒任何地方可以添加或者刪減的了,索性他就準備交卷。

到了這會兒,葉居敬才敢放鬆下來,隻覺得自己的脖子已經酸疼得不行了。

他便一麵示意監考的先生們自己要交卷,一麵活動脖子。!

久周旋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