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參會(2 / 2)

但是吳向榮也明白,商會籌建這件事的起源,就是最後兩位中簽的理事提出的。人家把台子搭起來,又召集了這麼多人,最後還憑借運氣中了簽。

於情於理,吳向榮都挑不出毛病。

他看著手上這份二十多頁的初稿,光是翻看第一頁的內容,一般來說,第一頁的內容是起到一個提綱挈領的作用,闡明觀點,擬訂預期,展望未來。

這位江總,年紀不大,但是這份出自她手的初稿,確實很有份量。

江年說明著,“我整理出了一些大方向和框架,比照著類似的團體規章。細節方麵,我建議在商會運作的頭三年裡,每半年可以召開一次大會,在會上討論增加、刪減以及變更的條款。”

“都說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另外一個建議就是派專人定期收集在商會運作過程中處理的具體事項,事項的細節,期限,規模以及效果。這些具體的實實在在的事件,能夠讓規章在理論和實踐上融合得更好。”

“至於那位專人,我的意見是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職位類比於秘書或者助理,要求新聞類、金融類、法律類、語言類等社會學科,精通其中一類即可。當然複合型人才我們更歡迎,也會在薪資上給予相應的提升。”

杜廣明表示讚同,“沒錯,一位對資料收集、內容提煉以及對外宣傳有經驗的人士,對於商會運作很有保障。”

在江年講解的過程中,吳向榮聽得很仔細,頻頻點頭。

這會兒他放下了大半的心,笑著投了讚成票,“初稿我沒有意見,時間就是金錢。實不相瞞,我確實有一件事,想求助商會援助。身為商會理事,我對此有些慚愧,但是諸位,我不得不說了。”

杜廣明說,“老吳言重了。你是商會理事,也是商會的一份子。有問題自然可以找商會幫忙,籌建商會不就是這個目的嗎?”

“請講。”

吳向榮說,“我和一位老友交情頗深,他是本城一位建築商,明光建築的董事長,林明光。”,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