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風波終於在幾日後落幕。
出人意料的是,這一場蕩,先的居然是二皇子燕烈和三皇子燕焦。
因這兩人的不光彩,天璽帝沒派人去勘查現場,也沒立案追查,連夜叫人偷偷把兩具遺體運到皇家獵場。
對外說的理由是兩皇子打獵時不幸遇到狼群襲擊,命喪狼口。
薑氏在朝爭中失了勢,族中僅剩的期望都壓在兩皇子身上,結這僅存的希望在同一天一起沒了。
薑氏族人頓時心灰意冷,薑皇後當天得知消息後就哭暈在坤寧宮,而後一病不起。
沒了僅剩的兩薑係皇子,已然搖了薑氏二百年的根基。
薑氏大廈轟然倒塌。
-
燕熙對於燕焦和燕烈這種戲劇性亡也頗感意外。
但燕熙很快便想明白了,這就是“勢”的力量。
他所謀的不是具體的某一顆“棋子”,而是整“棋盤”。
當他把幾方力量的博弈推到某火候,接下來,這幾方力量就會自己完衝突。
他做為執棋人,要等收“棋子”即可。
同時,燕熙察覺到,這種出乎預期的結說明參與這場博弈的力量,不止明麵上的那幾股。
幕後還另有其他。
是誰在幕後慫恿學生和百姓去薑王府,是誰在暗中清掃了薑王府的傳信,是誰安插高手混雜在人群中隱密打散了薑王府訓練有素的護衛隊,又是誰料定了燕焦和燕列那天就在薑王府的妙音堂。
這中間少了任何一步,人潮都不可能輕易衝開薑王府的大門並精準到達妙音堂。
燕熙眸中有寒意。
這盤棋,真是越來越精彩了。
-
薑溥被下到詔獄,天璽帝的口喻說:“顧念薑溥多年勞苦,上了年紀,又是國丈,不得加刑於身。”
燕熙聽到消息,握拳沉默許久。
當日,他很巧在錦衛衙門外遇到了北鎮撫使邵亭,兩人當過往之人,客聊了幾句。
談話的內容,不必避旁人,非就是敷衍的客套話。
但兩人都明白對方懂了。
當夜,薑溥便不知哪裡聽得燕焦和燕烈在薑王府之事。
據說這位在朝堂翻雲覆雨的權貴,聞訊後大哭大叫了一晚上,第二天淩晨在了牢裡。
的時辰還不吉利,沒到第二天的陽。
醫驗屍說,是活活了。
燕熙聽到消息時,正在喝茶,他含笑灌下了一大口,感到通體舒泰了。
-
薑溥一,案子便要張羅結了。
這日是五月十五日,薑溥案的判決下來了,薑溥犯了“大不敬、不奉詔、大逆不道”罪。
這三項皆是極重的罪名,罪及同族,薑氏被奪爵抄家。
叫人吃驚的是,天璽帝似有預知後事的能力,在燕熙彈劾的前一日便已下旨讓薑磊回靖都換防。
是當薑溥案發生時,薑大帥早一日已被撤下前線,趕赴在奉召回京的路上了。
西境沒有發生任何亂。
戶部尚書薑常也下了詔獄,因沒有燕熙專程去送便當,這位扛得久一些,到今日才被折磨至了。
與此同時,新的任命下來了。
因薑派被清洗了很多人,五府六部空出許多位置來。
是資曆夠的人不多,天璽帝吏部大舉提拔了一批新人。
首先是內閣首輔出缺,梅輅多年的次輔扶正,眾望所歸。梅輅上台後,因是寒門出生,很快又做提拔了一批寒士。
內閣空出來的一位置,天璽帝點了現任的工部尚書裴青時兼文華殿大學士。
裴青時入了閣,父子二人為避嫌,傅裴鴻便請辭退出內閣,專心守翰林院的文墨之事了。
-
內閣之下的人事變要在戶部。
戶部因被清洗重,尚書和侍郎全沒了。
天璽帝將梅筠考察院正四品左僉都禦史提到了戶部正三品右侍郎。
對梅筠的提拔雖快,因是升了一級,其實也說得過去。畢竟梅筠本就是天璽帝嫡係,他做七皇子伴讀那幾年,可是時常在天璽帝膝下聆聽教誨的。
但梅筠還是一下了靖都紅人,因為戶部在梅筠往上便沒人了,梅筠相當於了戶部的實際掌舵人。
而天璽帝沒把更有資曆的人安排到梅筠上麵的位置,帝心所向,百官已然心中有數。
-
商白珩因在薑案中冒寫了祭文,大獲人心,翰林院五品侍講學士擢升至吏部文選清吏司正五品郎中。
同時與他交的翰林院同僚張直平遷為吏部五品員外郎並代任吏部考功清吏司正五品郎中,品級比商白珩低半級。
這任命出來,五府六部皆是嘩然。
吏部又稱“天官”,掌管大靖文官的任遷、考課、封勳諸事,是六部中第一等實權衙門。
而文選司、考功司又吏部裡核心的部門,可謂是實權中的實權。
文選司專司文官的選拔、分配、任免,考功司專司考核文官功過,這兩職位選了商白珩和張直這一對友,又刻意把商白珩提高了半級,明擺後就是要商白珩說了算的。
而且,要此二人合力,甚至可把吏部尚書和侍郎架空,若商白珩是有野心的,大靖文官都得商白珩馬首是瞻。
這就叫朝野內外不得不重新審視商白珩。
-
而這些調,尚不是引人注目的。
因為宣隱的調任更加耐人尋味。
大靖官員升遷有例,官員一次多擢升兩級。
宣隱本是工部虞衡清吏司正六品事,此次多能升到正四品。
可六部裡沒有正四品的官職,於是燕熙就非常微妙被調到都察院,接任梅筠騰出來的正四品右僉都禦史。
宣隱的任命一出來,群臣都心照不宣表示恭喜。
過宣隱入仕來各種偏愛的任命,及宣隱彈劾薑溥得到天璽帝默許之事,所有人都對宣隱未來的升遷心知肚明了——要不了多久,宣隱升遷,下一步若再跳兩級,就是……正二品尚書了。
這種速度已然不是升遷,簡直就是飛遷了。
然而,百官也挑不出毛病,甚至連都察院裡的老禦使們對宣隱也可指摘。
因為宣隱每一步升遷都有重大實績。
參劉秉、參薑溥這種驚心魄之事,普通官員一輩子能乾一件就足青史留名了。
憑這兩件功績,宣隱已可在史書中立傳,升任尚書不是問題。
其實也並非沒有破格提拔的路數,但宣隱不驕不躁,仍按例升遷。這樣一來,不僅堵了禦使彈劾的口子,又獲得了朝廷上下一致的讚不絕口。
更叫人心驚的是,宣隱才十九歲,前程似錦,大有可為。
朝廷內外,心照不宣,這位遲早是要入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