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培育(1 / 2)

《從小廚娘到大司農》全本免費閱讀

杜翠蘭聽呆了。

與張相公同行的漢子取出個十兩的錠子遞來,張相公:“此為采買備辦所用。至於何時前來,請姚娘子自行定奪。”

這位張相公出手乾脆豪爽,饒是姚薑見多識廣也愣了,看著那銀錠不知說何話才好。

張相公則起身對她拱了拱手:“改日我讓人到食肆來問信。”

“嫂嫂,富貴人家都這麼有錢的麼?”回三河村的路上,杜翠蘭實在忍不住了:“十兩銀子隨意便放下了,日子也要等嫂嫂來訂。他也不怕我們拿著銀子跑了不認賬。”

姚薑:“這樣的食客我也是頭回遇上。他既然敢這麼留下銀子,便不怕我們不守信。再者,雲味食肆又沒長腿,我們能跑到哪裡去?”

胡村正給姚薑找了兩位相助育種的鄉鄰。

這兩位鄉鄰當日春耕時很看不上姚薑培育的秧苗,在一旁指指點點,但種了良種蔬菜後已換了心思。

名喚陳泉的鄉鄰搓著手:“從前我們有眼無珠,得罪你了。”

另一名鄉鄰劉昭山則大方地問:“姚小娘子培育秧苗也很是厲害,我們還能幫手?”

姚薑點頭:“二位伯伯,我要培育的良種甚多,想請你們幫手。”

她將二人引到院中的田邊:“這是我培育良處,這些是我新培育的良種。”

此間除了香草園外,姚薑又在院內挖了三個方塘。她培育的種子越來越多,已是草木繁茂。

前些天姚薑還將有個方塘的一角挖為小塘蓄了水,種著一畦秧苗。

劉昭山與陳泉都蹲下身細看秧苗,這一角秧苗葉片豐滿強壯、根係粗壯。

姚薑:“這是另一種良種稻,我想將其培育得高大豐壯,籽粒結得更大。若真培育成了,收成還會再增加。”

她指向另一角,“那些是我培育的旱稻。”

那處沒有蓄水,稻秧就長在了土裡。

陳泉驚異之極,走近去蹲下身細看:“這果真是稻秧,秧苗也很是強壯,卻不必種在水中,可真是奇妙!”

姚薑點頭:“旱稻需水不多,現下看來生長得還行,但最終得結了穗看了籽粒才能知結果。旱稻還得耐凍,才能在秋天種下春天收獲。一年兩收,於大家都有益!菜地裡的蔬菜還有許多都要培育改為良種。蔬菜要不斷改良,讓其變得生長更快,味道更好。我還要培育油菜、喂飼雞豬的草料。這許多事我一人哪裡做得完,因此請二位伯伯相助。”

陳泉則喃喃說道:“春種秋收,秋再種春天還能再收。再把油料、菜蔬、喂飼雞豬的草料都變為良種,咱們家中吃食變多又增添銀錢收入,日子也會隨之好起來。這是皆大歡喜的好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