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解鎖(1 / 2)

《從小廚娘到大司農》全本免費閱讀

姚薑請胡村正找了兩名會些許手藝活的鄉鄰跟著自己來到田邊。

“我要做的木骨架得承擔得住漆了桐油的油布。”姚薑就著手中的圖紙細細說來:“布匹展開時輕,但大塊的布匹便有些沉重了。下雪後,積雪堆積也有重量,因此隻用竹架必定架不住,須得有木骨架相輔助。這木架就得結實些……”

兩名鄉鄰看了圖紙,姚薑雖畫得簡單,但他們也看懂了。

名喚趙平安的鄉鄰想了片刻:“姚小娘子,你要這樣結實的木骨架何用?”

姚薑:“我打算種冬季的米糧。”

趙平安想了想:“木骨架橫梁做得粗了很難架穩,做得細了又易斷。若是依我之見,木骨架支架可以做得粗壯些,上方用竹篾編為竹籬鋪開,以繩索綁定後再鋪油布……”

名喚田喜的鄉鄰連連點頭:“對對,有了竹籬鋪陳,積雪均勻,我們每日清掃一回,木骨架的橫梁便不易斷。咱們再以竹支架相支撐,應當能平安度過這個冬天。”

姚薑對著圖看了片刻:“二位叔父所想周全,那這事就交與二位叔父,先將主屋後我育苗的田地用木骨支架架好,我去采買油布、竹籬,”

“竹籬不必采買,咱們的田土也不多,家中人一同動手,兩三日便能編得。”趙平安算計:“這竹籬不必編得精致,隻要結實些便好。我們先做個樣兒給你看一看。”

姚薑點了點頭,取出另一張圖紙:“二位能按這張圖紙所畫,將這機器做出來麼?”

田喜與趙平安湊到那張圖紙前看了片刻,隻見那張圖紙上畫著一部機關,一旁則畫的是這部機關的細部分解圖。

二人仔細看了片刻,都一頭霧水:“這是何種機關?”

“這是要做麵條麼?”田喜對著圖紙細部研究了片刻。

田喜的眉頭皺起:“我們青川人吃麵都是細麵,且是扁麵。”

趙平安也接上:“這圓麵可沒見過。”

姚薑細看著圖紙:“這機關不做麵條,做米線。”

“米線?”田喜與趙平安都意外之極,一同對著姚薑看來:“米線為何物?”

姚薑微笑:“米線以稻米發酵後製成,有許多種吃法。二位能不能幫我將這機關做出來?我已找了銅器坊做這幾個處。”

姚薑將要趙平安與田喜做的部分指出,二人看了片刻,指了幾處:“這幾處我們應當能做出來,彆的我們做不了。”

姚薑點頭:“我再找工匠做剩下的部位。”

挑了個晴朗的日子,姚薑帶著杜翠蘭把貯糧屋內的幾大包鴨毛取了出來。

大鴨毛她都棄之不用,隻將細軟鴨絨毛挑出來裝入布袋中,先在鍋中煮過,又燒了溫堿水仔細漂洗,清洗乾淨後用乾淨布袋裝好,吊起來晾曬。

杜翠蘭雖然摸不著頭腦,但一直跟在姚薑身邊照做。

直到晾曬鴨絨,實在忍不住了:“嫂嫂,你洗這些鴨毛有何用?”

姚薑一笑:“晾乾後做冬衣,等我畫好圖樣就做,又輕又暖和。”

杜翠蘭意外:“做冬衣?”

姚薑點頭:“用鴨毛做的冬衣也稱為毳衣,衣衫得采用縱橫納法。隻是做的毳衣的布料得塗上層薄膠才不露毳毛。鴨絨毛煮過又用溫堿水洗過,味道便會減少,等我再找個法子把鴨味去除才能製衣。等做出來你便知曉了。”

這日清晨,杜良辰去書塾後,姚薑便到莫五家來,拜托莫五媳婦相助照看杜良辰,又帶著杜翠蘭去向侯牧風告了假,帶著她往望海城來。

“臥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