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國窮誌短(1 / 2)

1998年10月20日,在伯利茲港一艘停泊著的大船上,6個男人舉起酒杯碰在了一起,隨著酒杯碰撞時發出的清脆響聲,一個龐大的計劃正式開始了,同時一片陰雲也籠罩在了這個中美洲小國的頭上。在和平年代、用和平手段直接謀取一個國家的控製權,聽上去是那麼異想天開,但真的就有人這麼做了。

三天之後,羅曼、謝爾蓋、拉茨、小五和黑子先後從伯利茲離開。羅曼將回到溫哥華坐鎮,利用他手中的資源,幫助小五和謝爾蓋把一批又一批的人員從世界各地通過海運源源不斷的送向伯利茲城。這些人在抵達伯利茲之後,會用新的身份拿到工作簽證,名義上是發電廠和金字塔工程的建設人員。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一批一批的武器彈藥,這些玩意全是洪濤在多倫多那個地下室裡的存貨,它們放在那裡就是定時炸彈,現在終於給它們找到了用武之地。

小五和黑子的任務很簡單,他們的建築公司將會和伯利茲一家叫做金字塔的集團公司簽訂建設合同,有身份的工人會通過正當渠道進入伯利茲,沒身份的員工就通過羅曼的渠道輾轉進入。另外他們還得在美國和加拿大采購大量的工程機械,也都裝船運過來。

謝爾蓋和拉茨回到多倫多之後,並不停留,很快就飛回了俄羅斯,他們會在拉脫維亞成立一家建築公司,公司裡的人一個會建築的都沒有,全都是他們招募的舊部和雇傭兵。拉茨還會前往歐洲各國,就像喚醒梅琳達一樣喚醒他手中所掌握著的那些前蘇聯情報人員和各國的雙麵間諜。用信息威逼、用金錢誘惑,利用他們來收集有關伯利茲政府的情報。監視重點就是墨西哥、危地馬拉、洪德拉斯、美國和英國政府對伯利茲國內形勢變化的反應。

這些人目前有一部分還在各國情報部門任職,隻要不威脅到他們自身的安全,小小的出賣一下彆國的情報也是行業內慣例。有了這些人提供的情報和消息,洪濤就可以掌握相關國家政府對自己的態度。進而調整在伯利茲的行動步驟和提前做好應對措施,等於上了一層保險。

10月底,大金字塔和火力發電廠終於正式奠基了,伯利茲總理、伯利茲城市長和一大票政府高官都出席了這兩個工程的開工儀式,還和洪濤、貝利維一起拿起大剪刀剪了彩,並高度讚揚了金字塔集團對伯利茲投資的正確性、前瞻性和重要性。同時一把象征著榮譽市民的金鑰匙也塞到了洪濤和貝利維手中。這也標誌著洪濤和貝利維已經是名義上的伯利茲國籍了。當然了,隻是名義上的,除了擁有了一個臨時伯利茲身份之外,沒什麼大用。

對洪濤來說,真正有用的是那些源源不斷湧入的外國建築公司。伯利茲國內沒有大型建築公司,湊合蓋個房子還成,要承建這種大型工程項目,就力不從心了,隻能給洪濤開綠燈,讓他去雇傭國外的建築公司。而且還得求著洪濤,讓他儘可能多的在當地雇傭一些勞動力,去工地上做一些簡單的工作。

這些都隻是明麵上的舉動。並不是合同內規定的,洪濤一個不雇伯利茲政府也沒轍。不過有一項承諾洪濤是必須兌付的,那就是洪濤必須把一些能在伯利茲本地采購的建築材料交給幾個和伯利茲政府、伯利茲市政府內部大佬有著密切關聯的本地公司去完成。這才是重中之重。為了換取這些在洪濤看來是蠅頭小利的利潤,伯利茲政府政要之間已經快開戰了,再加上在野黨派在議會裡的一些勢力,這場為了喝湯而展開的爭鬥幾乎進入白熱化狀態。

洪濤通過梅琳達的消息來源,很準確的掌握了這些政要們的真實情況,誰能拿出來的交換條件多、誰賣國賣得最徹底。他就給誰多喝一口,然後再拋出更多的大餅。什麼大規模采購當地農產品啊、在風景好的海濱城市建設旅遊基地啊、在內陸地區投資木材加工工廠啊。反正伯利茲需要的,他全都能投資。前提就是看誰能給自己更好、更優惠的政策。

這些項目都不急,慢慢聊,洪濤在等他們的內部鬥爭分出勝負,自己要合作的人必須是勝利者,然後再通過其它渠道,給失敗者足夠的支持,讓他們站出來繼續和勝利者爭鬥。這些工程項目不過是自己扔出去的幾根肉骨頭,目的就是為了攪亂伯利茲的政壇,讓他們眼睛裡隻有利益,從而忘記自己這隻在一邊虎視眈眈的餓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