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伊年在假山旁邊的樹蔭下看了看,對全是小孩子的遊樂園和暴露在陽光下的廣場敬而遠之,轉身回了花園。
四月中旬的時節,京城白天溫度大概二十二三度,不冷不熱。雖然正午時陽光頗為熱烈,但是周圍樹木和池塘流水卻帶來絲絲涼意。
符伊年在長廊下的木椅上坐下,靠著一旁的柱子,閉著眼感受著微風帶來的花香、木香、青草香,聽著鳥兒嘰嘰喳喳的鳴唱,池水流動的嘩啦聲。
要是可以一直這麼悠閒下去該多好。可是,不行的。先不提有沒有這個生活條件,符伊年還打算借著即將到來的改革開放春風,乾出一番事業呢。
還有就是,接到通知書決定就讀農大後,符伊年重新翻閱了符誌紅的那本“年記”筆記本。筆記本裡記載的多是瑣事,但是也有一些感悟和心得。
符伊年記得有這樣一段話,是符誌紅出差法國意大利考察學習,當時在莫斯科轉機,所見所聞後的感悟。
符誌紅寫道:吾輩所奮鬥乃後輩之底氣,吾輩之拚搏乃後人之依仗。寇可往,吾亦可往。蘇歐可至成就,吾華夏子孫亦可至,甚超越。十年尚望,廿年可追,卅年可平,卌年可越,百年可複興矣!
大意就是:隻有我們這代人奮起直追、努力拚搏、積累資源,後人才會有更大的發展更多的成就。蘇聯、歐洲國家能達到的成就,我們華夏子孫也可以做到。也許十年內都還是隻能羨慕,但是二十年後一定能追上去,三十年後或許就能追平,四十年後我們就能超越,等到了一百年的時候,我們就強大到實現了民族的複興!
若是說,在這之前符伊年還隻是單純的想考個大學做點小生意賺些錢就好,讀完這段話後,她一下子就開竅頓悟了。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職責,革命前輩們當時的職責就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政權,符誌紅的這一輩就是建設新華國、建設四個現代化。
到如今符伊年這一代,趕上了恢複高考、迎來改革開放,即將走進八十年代,更應該抓住前所未有的機遇,努力開拓,創造新的天地。
若乾年後,回首往事,才能“挺胸膛,笑揚眉”,自豪而無愧地說一句“光榮屬於八十年代的新一輩”!
“你在這裡做什麼?”
突然一個聲音打破符伊年的思索,將她嚇了一激靈,一下子睜開眼,就看到祝鎔彎著腰正在看自己,臉上一副“有趣”的神情。
符伊年當時又驚又嚇,情急之下推了祝鎔一把,“你乾什麼啊,嚇死我了!”
祝鎔被符伊年推一把,連連後退,幸虧他核心不錯,往後仰了一下再站直,停了下來。一開始祝鎔還沒沒意識到什麼,直到他又往前走了幾步,忽然發現符伊年眼圈都要紅了,這才驚覺自己闖了禍,連忙上前在符伊年麵前蹲下來,“真嚇到了啊?對不起對不起,我錯了,彆生氣!請你吃飯賠禮道歉好不好?你可千萬彆哭啊,被人看到要說不清的。”
符伊年倒不是真想哭,她是因為驚嚇之下猛然睜開眼,從黑暗到明亮一下子沒適應好,再加上抬眼的角度不對被從枝葉間露出來的刺眼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