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六境丹理(2 / 2)

四禪八定中的初禪,最大的一個現象就是心一境性,所謂境性,就是那個內境的空明感,達到初禪時,心的覺觸力會從意識上脫離,回歸到空明感中。

所以禪定中也可以起意識,隻是那個意識就像清澈水中遊動的魚,自己清楚自己在思考什麼,那時候就是冥想,如果永遠保持這個意識狀態,那就可以永遠不會走神,不會疲勞,不會昏沉迷昧。

在定中,不會犯迷糊,永遠都會保持在清醒的狀態,而出定後就會回歸肉體覺觸為主,基本上思想還是以主觀意識為側重。

而丹道的修行則加上了元精和元氣的修煉,出定之後,意識還能被元精和元氣保護著,因為精氣的純淨度已經達到了先天層麵,所以日常也能擁有一定的定性狀態。

在返先天以後,元精和元氣融合成新的生命能量,叫做真元,也可以叫法力;到這一步,肉身因為真元的作用,覺觸隨時都與精神相融,便可以朝著形神俱妙的路子走去,這也是丹道為什麼叫做長生久視的原因。

雖然第四層次的意識已返先天,但也隻是返入先天之境,並不是成為先天之物,所以意識還是後天之物,隻是暫時跳入先天澄澈之池。

丹道在這第四層次叫做築基結丹,築大道聖基,凝結先天氣性,澄澈不散,謂之為丹。

結丹後依然還在玉液煉形的階段,會再度深入的淬煉形神,以至於達到金液還丹後,才算玉液煉形功滿。

丹道的功夫驗證跟禪定不同,禪定是內境中的意識深淺粗細的變化,而丹道在內境中還會有功態相應的內景出現。

比如剛結丹後,內景中會出現日出日落的現象,但是功夫深入後,這模糊的紅日就會變換成明亮的白月,這日月就是真元的明暗強弱現象。

比如大氣層上的日月星辰,都是光影折射而來,那內景中的功態現象也是自身體內的光相投射而成。

但是也有出現草木山川等物的,那都是意識投影的現象,如果出現閉目透視的能力,那就是意識力獲得滋養,神識發生外展,等到意識力量平和下去,這些粗糙現象就會消失。

內景的日月是自然功態現象,不用想象,功夫到時,自然明亮;等到定中,意識能夠縮小到黃豆大小,那定力才算是能觀黍米。

一粒黍中藏世界,黍米也不是實景,也不是內景,這個黍米就是自己的意識本體,到了這一步,才能知道識和意是兩回事。

這是內心的意識境界,從初禪到三禪,大致要經曆這些現象,對應丹道的先天境界,也就是玉液煉形煉氣化神的階段。

形與神洗煉純粹,不論是意識的純淨度還是肉身精元的純淨度,都達到了凡人的極限,肉體似乎沒有體重,日常都身輕如燕,像走在棉花上一樣。

這就是地球上丹士們定義的人仙層次,而這也還隻是處於凡人的極限,脫俗而未超凡,還是紅塵中人,未悟玄妙道境。

隻有胸中五氣洗煉純粹,身中陰陽烹煉成熟,元陰元陽熏蒸,無孔笛,兩頭吹,從會陰到百會,通透無礙,可以預知福禍,又能延年益壽。

五氣朝元圓滿之時,內境中的日月會同時出現重疊,就像同心圓一般,日月合璧,產出真種,然後真種退藏,進入返璞歸真階段。

這個功景隻出現在修精煉氣的方法中,隻修禪定的話,基本不會出現這現象。

進入返璞歸真階段,一切氣脈運行現象都會消失,一切內境光影都會消泯,身體的沉重感也會再度出現,這並不是修錯了,隻是進入了更高的地仙維度。

返先天隻是暫時進入先天之池,而返璞歸真後,意識完全質變成先天之物,也就是說從此以後,形神不二,不失凡身得道身。

所以金液還丹後,又稱為地仙之境,也叫結道胎,是主觀意識經曆五氣朝元的玉液煉形洗煉逐漸質變到了先天層次。

到此可以叫做超凡,返先天叫做脫俗,等到道胎成熟,脫凡胎換仙骨,便是入聖;而丹道修士在金液還丹後已經有了內聖之姿,也算是具備了聖性,叫做陸地神仙。

正常修士從第一層開竅算起,三五個月結丹算是上好資質,一年達到五氣朝元沒有問題,至於能不能悟道進入第六境,那就看天命了。

沒有明白人教授,自己摸索的話,很多人都會止步於第二層煉形采藥功夫,因為煉形退病會發病氣,看起來像是練功生的病,很多人便驚嚇退卻了。

有一些資質好的能夠達到玉液還丹,但卻因為識神心思不能放下,終身止步於第三層玉液還丹,可以百病不生,而不能入先天之境。

還有些資質上好的人,身心無病,能夠返入先天之境,能開智慧,發起異能神通;或達五氣朝元,能預吉凶,若修術法,可以禦使鬼神。

但凡人自己摸索修行,最多也是止步於五氣朝元,做個長壽術士;若不修德行,恐怕還會淪落到江湖恩怨中,術士爭鬥,下場不免淒慘悲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