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蛋”的工作結束,實習工作也好像畫了句號。連續兩天,省工業普查辦都沒有安排新的工作任務。
李勃接任校文學社會長,還有負責社刊《天鵝湖》的組稿編輯工作。
《天鵝湖》這個刊名很有詩意,是上屆會長曹根旺起的,就是期望學校的文學愛好者能在這片湖裡,由醜小鴨成長為白天鵝。
李勃認為刊名雖好,寓意也很美好,但卻不符合鄭州的實際。
鄭州沒有大麵積的湖泊,僅有的幾個小坑塘,因為一個多月沒有下雨,早已經變成乾坑。在乾坑裡,魚蝦尚無法存活,哪裡還能招來天鵝呢?
昨夜,鄭州突然下了一場暴雨,立刻溝滿壕平,乾坑變成水塘。大一點的水塘,也可以美其名曰“湖”吧。
《天鵝湖》是兩塊木製黑板。李勃組織幾個人,把收到的稿件進行編排,粉筆畫作刊頭,彩紙帶圍了一個邊,圈住要發表的內容。
李勃是主編,主動放棄發表文章的機會。為平衡各班的文學隊伍,他每班都選一片文章。
一班南方同學寫的詩《黃泛區抒懷》作為頭條,請書法協會的同學用粗鋼筆謄抄,貼在最顯著的位置。
二班金寶萍同學來自豫西山區,她寫的散文《家鄉的紅蘋果》抒發了果農的勞動豪情,被放在最後壓住陣腳。
三班魏建華同學寫的小小說《潦河變遷》,把南陽一個小村莊的一幫小人物描寫的栩栩如生,被安排在中間顯眼的位置。
四班徐仙芝同學的故事《道口燒雞香味濃》,講述了一個做燒雞的世家,四代人的風風雨雨,被放在最右邊。
五班靳小河同學的小說《神垕窯工》,刻畫了一個燒製神垕鈞瓷窯工的群像。文章比較長,難以鋪排,索性就在左下方疊加連頁釘在黑板上,供同學們翻看。
六班蔣方正同學的散文詩《中原煤海》,盛情謳歌平頂山煤礦工人的一腔豪情,被斜插著成了一個“v”字型。
李勃又請美術協會的同學幫忙,將邊邊角角和中間的縫隙做了美化處理。
整個《天鵝湖》版麵清新,布局大方,雅致脫俗。剛剛在宿舍樓東側的學校主路西側展出,立刻就吸引了同學們的目光,圍了一大群人,品頭論足。
從早到晚,《天鵝湖》展板前,總是擠滿人,有麵對麵談論的,也有仔細翻看品味的。也有幾個人唯恐看不上,插進人縫裡觀瞧。
李勃閒暇時間也去現場,傾聽讀者意見。
“嗯,不錯,真的不錯。”一位中年人,彎著腰看《天鵝湖》,不住地點頭稱讚。
“嶽處長,你也來看我們年輕人的習作?”李勃感到有些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