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室內體育課(1 / 2)

根,尋根,尋根熱,尋根文學,就是要尋找到中華民族五千年長盛不衰的根。

改革開放,國門敞開,台灣、港澳的眾多人士回到大陸和內地尋根問祖,海外華僑及他們的後人也回來尋找根脈。

在國內,一些文化人,回到民間去尋根,思索一個古老而深邃的哲學問題:人從哪裡來,又將往何處去?

有一個叫阿城的作家,創作了《棋王》、《樹王》、《孩子王》三部小說作品,成為這個年代“尋根文學”的代表作。

李勃也在思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尋根熱”的現象。他回想自己在高二時寫的那片散文《飛機降落之後》,描寫一位歸國華僑在首都機場降落以後,聽到香港回歸祖國的廣播消息,那種難以表達的激動心情。其實,也是可以歸入尋根文學大類的。

隨著“尋根熱”的興起,一些古老的東西變得更加吸引人,其中一個趨向就是尋找神秘的處所,探索一種古老文化的神韻。

一些“野”的東西成了人們追尋的目標。

單就電影來說,幾大電影製片廠競相推出一批帶“野”字的影片:《野山》、《野人》、《野媽媽》......

這些影片的質量、社會效益到底怎麼樣呢?觀眾頗不以為然。

昨天,學校食堂前麵的籃球場,就放了電影《野人》。電影不僅校內的中專生觀看了,還吸引了對麵牧專的大專生和學校的教職工一起觀看。

李勃在觀影之後,做了一次研究性調查,總體上來說,讚揚者少,批評、不滿意者甚多。

三班的文學社成員魏建華,在接受李勃調查時說:“會長,要我如實說,我認為,這部電影整個情節雖然動人,但看起來過於離奇了,反映的主題也不夠鮮明。”

“那你對這部電影的整體印象如何?”李勃接著問道。

“僅僅因為一個謀殺者,疏忽了一個細節,就演繹出一部電影,說實話,真沒有留下什麼深刻印象。”魏建華說話的同時,還搖了搖頭。

“那你對劇中的人物,有何評價?”李勃還想多問一句。

“儘管導演苦心經營,用外表與內心的反襯來表現人物,但觀眾仍然可以看其頭、知其尾。實在是沒意思。”魏建華說完,長歎一聲。

“那你對這種尋根類的電影,有什麼期盼?”李勃要深入問。

“我認為,打破傳統手法,開拓創新,是我國電影發展的新途徑。深挖我們民族的根,探討民族的靈魂所在,一定可以拍出中國人、甚至外國人都喜歡看的尋根電影。”魏建華有些興奮地說。

“你對尋根文學,還有什麼看法?”李勃想探討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

“會長,如果要深入探討這些問題,你可以組織一個研討會。我今天想瞌睡了。”魏建華說完,還真的打了一個哈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