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金鳳樓詭事(三)(1 / 2)

《引渡》全本免費閱讀

重回金鳳樓後,袁園已在大廳中坐了有一會兒,姑娘們坐在她身旁,麵色似有愧意。

一位姑娘默默遞上了在秋娘房中找到的幾封信紙,是寫給相好的小生,可又未曾寄出去,全壓在櫃子底。

據信中所寫,秋娘來樓中有三年,照著袁園的吩咐照看幾位新來的姑娘。幾位姑娘中,隻有白竹怯生生的,不愛與人打交道,有一副好嗓子,平白無事,獨自一人鑽研曲子。

有的客人偏愛白竹的嗓子,時不時點她唱上幾曲。

秋娘見過京中形形色色的客人,一眼就能知道個大概。對於白竹這位勤奮上進的姑娘,秋娘打從心底憐惜,見著了,不管是關於客人、曲子,還是在樓中的人情世故,都會提醒幾句。

白竹心生感激,也會拿出部分自己辛苦得來的,贈予秋娘,也願意與秋娘說自己家中狀況。

另外幾位姑娘也總與秋娘說起白竹。有這麼多人願意幫扶白竹,秋娘甚感欣慰,提了一嘴白竹雙腿殘疾的母親,叮囑了幾人幾句。

後來,白竹學著跳舞、撫琴、撥弄琵琶,隻是性子卻越發沉鬱起來,不論見著誰,都避著走,這讓秋娘不明所以,幾次欲搭話都被拒了。那位小生常來尋秋娘,念叨著要為她贖身,她也顧念對方銀兩不夠,一心撲在接待客人上,對白竹的關注少了許多。

某日路過白竹房門口時,屋內傳來若有若無的嘲笑、嗚咽、求饒聲,秋娘還想細看,卻被路過的另一位姑娘笑著拉走,說白竹為了給母親治病賺錢,想要接待京中口味極重的客人,姑娘們這是提前為白竹做準備呢。

秋娘甚是後悔不曾多想一些,輕信了這番說辭,人已去,悔之晚矣。

“這哪是後悔,分明是為自己開脫。”阿迷看完後,頗為吃驚,“她根本一點兒也不在意白竹姑娘嘛。”

“可秋娘,罪不至死呀!”一位姑娘捏著帕子,惴惴道。

話被開了個口子,其餘的姑娘對白竹印象突然間多了起來。

有的說,某次見白竹從台子上下來,地上留了幾滴血印子,事後清掃台子的老婦還罵了句“晦氣”;有的說,曾與白竹交好的那幾位姑娘,似乎刻意捧高白竹,讓大家對白竹心生不滿;有的說,無意間瞧見白竹在無人的角落偷偷流淚。

越來越多的姑娘說出了自己的所見所聞。

一位姑娘提議道:“要不,我們一起給白竹道個歉吧。”

另一位姑娘應聲附和:“她不是還有位母親?咱們姐妹各自出些銀兩,一起供養她的母親,也是善事一樁。”

這個提議得到了多數姑娘們的認可,都等著袁圓做決定。袁園深吸一口氣道:“李小姐,能否讓白竹在姑娘們麵前露個麵。”

“沒用的。她不願見我,她的母親也已亡故。”李攸寧理解白竹心中的恨,興許白竹母親的死,也與那幾名死去的女子有關。方才在其故居,聽白竹提到“主人”一詞,甚至可能被控製了。

袁圓直呼“造孽”,如此下去,她的金鳳樓算是毀了。

白竹避著不見她,或許背後之人的指使,在等待一個契機,而她在,會將這個契機毀於一旦。

思緒百轉千回,阿迷與林易不知何時不見了。

雖然仍是青天白日,樓內卻陰沉沉一片,無形冷流觸及姑娘們嬌柔的肌膚,起了一層雞皮疙瘩。一道影子穿過眾人身體,桀桀笑著,附在其中一位姑娘身上,陰森森道:“你們想要我原諒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