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天下布舞(1 / 2)

封神之我要當昏君 殆火 10373 字 4個月前

一通鼓響,魏賁瞥了眼高繼能,便動了。

約莫五百米左右的跑道,魏賁瞬息而過,麵前是數個馬樁組成的障礙,他依然輕鬆翻越。

高繼能則是慢了幾步。

再往前,是重逾千斤的石鎖,魏賁一鼓作氣,直接舉至頭頂,完事還轉了一圈。

“好!”

“猛啊!”

“不愧是超一流武將!”

圍觀群眾如是說道,至於叫好聲中有幾分是在佩服魏賁的武藝倒是說不好,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他們都發自真心,魏賁表現的這麼好,賭贏了可以賺不少!

魏賁耀武耀威般將石鎖猛地砸下,這一砸力道更猛,石鎖摔得粉碎。

另一邊的高繼能雖說也舉起了石鎖,但氣勢沒有魏賁這麼強,放下石鎖時,也顯得有些不夠穩當,明顯差了一籌。

又是一段五百米的跑動,這次在前方等著二人的則是插在箭筒中的箭矢。

高繼能連發三箭,箭箭正中紅心,引來人群一陣驚呼。

可魏賁表現的更好,乾淨利落的拿起箭,彎弓搭箭一氣嗬成,甚至直接就是一發三連射,前兩支箭正中靶心,最後一支箭力道之足,將靶心都給射穿了!

再是一段五百米跑,兩人來到兵器架前,一人使刀一人使槍,各自上馬。

魏賁拍馬舞刀,直取高繼能,高繼能舞動長槍,縱馬飛迎,刀槍交加戰至正酣,可明眼人能都看出,高繼能明顯被壓製了,落敗隻是時間問題。

高繼能苦苦支撐,但魏賁的大刀力道一次比一次沉,他隻能疲於防守,難以還擊,可冷不防間,噔的一聲,刀刃斷了。

斷...斷刃了?魏賁吃了一驚,猛然發現自己手裡的刀是老早被淘汰的青銅刀,而高繼能手中的長槍卻是由上好的材料打造,砍銅剁鐵,不在話下。

魏賁措手不及,被高繼能一掃,槍杆打在背上,跌落下馬。

圍觀群眾不知期間緣由,隻以為高繼能力猛,此前藏拙沒有露出真功夫,遺憾之餘也沒有太過擔心。

畢竟魏賁在前兩輪的表現更好,摔碎石鎖,射穿箭靶,就算這最後的相鬥稍稍弱了一籌,也不至於就此定下名次,定然還會有加試。

費仲緩步走到中央,四下望了望,深吸一口氣。

他知道接下來,就是整場武舉之中的最大黑幕,可黑幕又怎樣?這是紂王欽定的啊!

費仲走到石鎖處,見著被魏賁砸碎的石鎖,心中暗自驚詫,這人確實勇不可當,希望日後彆來找自己麻煩....

“咳咳...“他清了清嗓子,高聲道:“未有見到魏賁的石鎖,高繼能舉起千斤石鎖,勝一場——”

接著,他又走到箭靶處,高聲道:“魏賁靶上無箭,高繼能三箭全中,再勝一場——”

費仲來到兩馬相交之處,將高繼能的右手高舉:“魏賁兵刃折斷,被打落下馬,高繼能三場全勝,取得頭名!”

場外靜了一陣,隨後如雷霆般爆發。

“高繼能全勝?”

“砸碎石鎖算作沒有舉起?”

“射穿箭靶算作沒有中靶?”

“太黑暗了,退票不賭行不行啊!”

“不公平!”

“不公!”

“不公!”

場外響起了一連串不公的叫喊聲,明擺著偏幫啊!

就因為魏賁出身低微,曾經攔駕冒犯過紂王,就要打壓他?

就因為高繼能是高蘭英的弟弟,有後台有關係,就要捧他?

這麼說倒也不是不行,魏賁攔駕沒把他砍了就不錯了,打壓一二根本算不了什麼,可重要的是,他們下注了啊!

在魏賁身上壓了錢,怎麼能放任如此不公之事?

“禦駕到——”

就在群情激憤的時候,小寺人的一聲嘶喊,讓四周靜了下來。

是啊,還有紂王。

武舉隻能分得名次,贏了也隻是個排名,誰當狀元誰當榜眼,還得由紂王評定。

這樣的不公正事件,肯定是費仲這沒有下限的舔狗刻意而為,想討好紂王,可大家心裡都和明鏡一樣清楚,以紂王的愛才之心,怎麼會打壓魏賁這種勇武之人呢?

紂王一定能給他們一個說法,即使魏賁攔下冒犯君威,隻要在武舉中表現出自己的才能,定然能得到重用!

紂王肯定不會容忍費仲擾亂武舉,魏賁多半就是武狀元了!賺了賺了!

子受下了禦駕,看了看,很好,人挺多,來吧,一同見證武舉的不公吧!

“朕決意點高繼能為武狀元。”

簡單明了,一言結束。

子受大手一揮,幾個寺人擠到高繼能身邊,簇擁著嚷嚷道:

“高狀元,我想問你幾句話作為朝廷記錄!”

“成為了新科武狀元,請問你有什麼感想?”

“你這次成功最想感謝的是誰?”

這些人負責刊印朝廷的官方報紙,彆管什麼黑賽假賽,刊到報紙上,結果定下來,那就是事實。

高繼能心裡是懵逼的,他很清楚自己根本不如魏賁,可為什麼就成了武狀元呢?

能有什麼感想?還感謝誰?當然是感謝假賽和幕後操縱啊!

高繼能憋了半天沒憋出一句話,他知道是假賽,知道有暗箱操作,可他作為既得利益者,能隨便說話嗎?

即使說了,有人會信自己沒參與其中嗎?

沒轍,隻能同流合汙,反正....自己又不虧。

“吳龍何在?”就在眾人驚愕之時,子受招來一人。

吳龍正是梅山七兄弟中的老五,蜈蚣精。

七個妖怪常年捅刀,總得做點貢獻。

子受又道:“今次武舉,雖點出狀元、榜眼及舉人無數,然,皆不予錄用。”

啊?

圍觀群眾又是一陣驚愕,連費仲都感到不解。

費仲也清楚,武人比生員更難以管理,而且武舉人多半是要參軍的,說是說隻舉才能不問心跡,可很難徹底放心,畢竟那是軍隊,是國家的命脈,一旦出事,就是兵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