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晚上,李家可真的是十分熱鬨的。
還沒到時間,李二兄就打發了兩個小夥計回家去了,說是要早點兒關門上板,家裡得人操持晚食慶祝。
慶祝什麼?
一是慶祝李三娘拜師,給梁老醫師和邵陽小少年接風洗塵;
二是給這明顯一看將來就會在李家常住的吳巧蘭和寶丫母女倆一個歡迎;
三是李大兄今兒個終於可以和李家人一塊兒吃個團圓飯了,可不得慶祝一番。
李二兄最會辦事,還特彆把中秋時家裡掛著的燈籠找了出來,在院子裡掛上了。
要叫李三娘來說,那朦朧泛黃的燈光,也不知道是照個什麼?
不過,李二兄要是能玩網絡,估計會說“這是氛圍燈,你懂啥?”
後來,還是李大兄看不過眼,又帶著李大郎點了兩個火把架子才算把院子照的透亮起來。
本來還是單獨留給李大兄吃的蜜瓜與青提子也一塊兒洗了切了擺盤,露珠兒雖然沒太明白,家裡怎的今夜如此熱鬨,但是她還是開心的帶著小黃一會兒跑到李三娘腿邊,一會兒跑到李大郎腿邊,快樂的不行。
最後,分了兩桌,男一桌,女一桌。
李父李大兄李二兄帶著李大郎他們,叫上了十九,陪著梁老醫師與邵陽小少年;
李母為主的女娘們陪著吳巧蘭母女一桌。
飯食多是李大嫂操持的,也有從街麵上叫的,還從坊裡遠近聞名的酒坊裡打了兩斤秋月白和一斤梨花釀。
李二嫂在喂奶,自是不能喝的。
李三娘也是不喝酒的,她是因著自己是個醫師,要保持頭腦清醒和手腳靈便,決不能被酒精迷糊的緣故,這才滴酒不沾的。
最後,李大嫂無奈,隻能自己上了。
不過,武將家出身的女娘,不過是喝個酒而已,可難不倒李大嫂。
到最後,男桌那裡,也隻剩李大兄、十九和沒喝酒的四小隻是清醒的了。
李父、梁老醫師、李二兄和邵陽小少年全部趴倒。
等李大兄帶著四小隻把醉倒的幾人安排好,就見女桌這裡,李母又抓著吳巧蘭的手開始無語淚凝噎了。
“好了,大郎和我送阿娘回房,三娘和寶丫送巧蘭回屋子,蘭娘不用收拾這些,讓大郎他們收拾就是了,他們手長腳長的,一會子就收拾好了,你快回去看看二弟吧,彆再讓他吐了。”
本來還想收拾這兩桌子殘羹冷炙的李二嫂,就收回了手,去偏廳拿了裝著小五郎的提籃就趕忙回自己院子去瞧李二兄了。
等李三娘從吳巧蘭寶丫的屋子裡出來,四小隻已經把剩菜剩飯筷子碗盤都收拾妥當了。
“小姑,露珠兒困了,已是睡了,秋香阿姐給抱回去了。”
得了李三郎的話兒,李三娘就先去櫃上抓了藥,進了廚房,果然李大嫂李大兄都在呢。
“給,大兄,解酒的,半夜他們啊,定是要起夜的,到時候喝了也好。”
最後,李三娘提了一桶熱水回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