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長壽元年的詔曰:因感情生變,男女皆可提出和離,女子和離歸家隻要男方允許,可攜帶女娘歸家撫養,女娘之父可隨時探視,並付於和離女子一定數目的撫養女娘的辛苦費。
為什麼李三娘明確知道這一條詔令?
因為那年成安公主進宮哭訴自己因駙馬寵幸妾侍而心傷,悲不能行。
成安公主想與駙馬和離,回公主府自過,同時也想帶回自己唯一的女兒華明郡主。
但駙馬及其宗族不允,言華明郡主雖是女娘,但也是其家族之血脈,不可帶離。
武帝聽完,大筆一揮,下了此詔令,華明郡主得以隨其母成安公主和離一起回公主府。
當時這事兒鬨的挺大,紛紛揚揚一個多月長安城大街小巷,東西市的胡人都在拐著彎的暢聊此事。
所以,這條詔令人人得知。
坐在首位的李父一邊撥動著茶盞一邊對李三娘說道:“三娘,你怎麼想的,你跟大家說說,彆怕,你大兄是金吾衛,你二兄和阿耶也不是那易碎的琉璃瓶兒,咱們李家人也不是那隨意好性兒任人欺負的人家,你怎麼想的,便都說說。”
李三娘端起還有些熱的茶盞抿了一口,放下茶盞,抱起露珠兒坐在自己懷裡,看著坐在上首的李父和李母,下首坐著的李大兄他們,以及背後站著的孩子們,收了收內心的想法,斬釘截鐵的說:“兒定是要和離的,兒撞破了王子恒和他那表妹的醜事,就再也無法忍受他們那一家子了。和離倒是簡單,兒記得少時阿耶教我識字時,講過《唐律》裡《戶婚律》,隻要王子恒同意,兒就能和離。兒的嫁妝也都能拿回來。”
說到這裡,李三娘抱了抱露珠兒。
“可麻煩的不是兒與王子恒和離的事兒,是兒想帶露珠兒歸家撫養的事兒。王子恒再不在意露珠兒這個小娘子,露珠兒也總歸是王家血脈,今兒王家大兄和王子恒的態度,兒想帶露珠兒歸家的事兒怕是難上加難。”
“小妹的顧慮很是有道理,我這個金吾衛可能還有些分量,要是趁機壓一下王家也不是不可以的。”
“大兄說的有理,王家乾得主要是藥鋪的買賣,王家大郎在西市新開的鋪子,咱們可以拿來做些文章。”
聽了兩位兄長的話,李三娘心裡很是感慨,這古代封建社會裡,能有這麼疼愛出嫁妹妹的兄長,也是那李三娘的幸事。
可事情可以這麼想,但不能這麼做。
“大兄和二兄說的是個法子,但小妹覺得這事不能這麼做。露珠兒終究是王家血脈,咱們要是真威脅王家,可能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了。
小妹想著,往日王家婆母就對我成婚三年隻得露珠兒一個小娘子不甚滿意,王家婆母該是巴不得我和王子恒和離的。
前有成安公主和離帶走華明郡主的事兒,小妹想著,若是咱家強硬些,請坊正從中說和,我想帶露珠兒一起歸家應是可行的。
最重要的是,若能讓王子恒簽下不可隨意婚配露珠兒的契書來,小妹願意多舍些嫁妝於戶部作那保證金,隻求能帶露珠兒回家來。”
站在大人身後的孩子們聽著他們姑姑的話,頓覺那王家不是什麼好東西,竟這麼欺負他們的小姑姑。
小露珠兒窩在李三娘懷裡,更是不知道大家在商量她的大事兒。
“若是能成的話,兒自去官府立女戶,兒願付官府定下的保證金!”抱著露珠兒看她玩兒自己襦裙上的飄帶的李三娘淡淡的說。
聽了李三娘說的話,在場的其他三位女性都睜著驚訝的大眼睛看向她,現下雖是女帝當政,但立女戶可不簡單,單那保證金就不是一般女娘能支付的起。
“三娘這話說的還是過早了,阿耶明兒就去坊正家問問這些事兒,你和離的事兒也得知會嫡支,李氏雖隻剩了兩支,你大伯父那兒在這長安還是有些臉麵的。”說完這些,再次拿起菊花茶喝了一口的李父安撫道。
李父這麼說著,心裡卻想著,日後若三娘不想再嫁,在家我也養得起,加上露珠兒也是可以的,大不了我死之前,給她多留些錢財就是了。
想到這兒,捋了捋胡子,對著李母搖搖頭,意為彆著急,我心裡有數。
“小妹放心,大兄明兒和你二兄都去王家探探口風,你和露珠兒好好在家,什麼事兒也沒你的身子骨要緊。”大兄說著,就看向李父,李父就招呼大家散了,歇息了,明日的事兒明兒再說。
李三娘帶著露珠兒回到出嫁前的屋子,給露珠兒用青鹽刷了牙齒,擦了臉,洗了腳送到床上,抱著這小小人兒合眼躺在這床榻上,腦子裡卻在複盤今兒發生的事兒。
李三娘的記憶裡,長安城一直都是熱熱鬨鬨的,尤其是東西市,更是熱鬨非凡。
但真的可以再次確定,這長安不是曆史中那個長安,這大唐是不是曆史當中的那個大唐,應該是穿越到了曆史中的大唐長安,可以說是被穿越者前輩改變過得平行世界吧。
想到這兒,李三娘睜開眼睛,望著床帳的係帶,想著自己那金手指係統,意識沉浸下去,看著虛擬屏,所有能點的都點了一遍,又用意識呼喊幾遍“係統”,還是沒什麼異常出現,才安下心確定這係統不像裡寫的是有人性的人工智能那種。
重新沉浸到李三娘的記憶裡,十分驚喜的發現,這李三娘原身竟是會診脈開藥的!
李家這兩子一女,包括李母的啟蒙讀書習字都是李父帶著的,更因著李三娘是老來女,從小跟著李父在前堂問診看病,背著藥材藥性長大的,自身還算有些天賦,算是得了李父六七分真傳,要不是聖人訓,女十五上必須出嫁,李父還真舍不得把這寶貝兒嫁出門去。
李三娘想了想這診脈開藥的事,簡直不要太高興!
原身會中醫,與她自身有的西醫的知識和經驗,豈不是中西醫雙劍合璧,厲害大發了!
以後的路,在大唐,養崽崽,繼續行醫,發光發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