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秋收(2 / 2)

寒門崛起 朱郎才儘 3587 字 3個月前

吏部也遞了話,靖南縣衙的縣城、主簿、典史會隨新任知縣,一起任命到位。

這段時間,靖南縣衙縣丞、主薄、典史會一直處於空缺狀態,直到新任知縣赴任。靖南縣衙領導層也就隻有朱平安這位“行”知縣一人了。

其實,對朱平安來說,有沒有縣丞、主薄、典史,沒什麼區彆。之前張縣丞他們還在任時,也都不配合工作,屁正事不乾,光扯後腿了,影響行政效率。現在沒有他們,朱平安反倒覺的縣衙運轉更順暢了。

在李典史被充軍發配,腳帶鐐銬離開靖南縣城的時候,秋收也開始了。

清晨,紅日初升,沉甸甸的稻子彎著腰迎接朝陽,宣告了它的成熟。

朱平安領著靖南縣衙的一乾人等,早早的來到了縣城外十裡左右郊村稻田地頭,在十裡八村的裡老、鄉紳的簇擁下,開始了秋收祭儀式。

所謂秋收祭,是祭祀地母和先農,祈求秋收順利,五穀豐登,為即將開始的秋收討一個好兆頭。“重農桑,務耕田”的古人很重視這個,從皇帝至平民百姓都很重視,從地頭穿著開襠褲嬉戲玩耍的孩童傳唱的歌謠就能感受到,“二月二,龍抬頭,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來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穀豐登太平秋......”

朱平安作為靖南知縣,有勸課農桑的職責在身,也隻能入鄉隨俗了。

今日的秋收祭是小祭,祈求秋收順利,等到秋收完成後,在孟冬之月吉日還會有一個社稷的正祭,也就是所謂的“春祈秋報”的“秋報”之祭。

“吉時已到。”

縣衙禮房典吏劉老頭訟道,幾個青壯小火燃放爆竹,朱平安率領眾人開始秋祭。

“蒼天在上,厚土在下,靖南知縣朱平安攜靖南父老拜祭。華夏農耕,源遠流長。上聖神農,天地俯仰;父天母地,生長五穀,養育萬物,今望祈護佑秋收順利,五穀豐收......”朱平安居首,誦讀祭詞。

祭禮完畢之後,朱平安帶領縣衙一乾典吏挽起袖子,卷起褲腳,下了稻田,收割了一捆稻子。在老百姓的歡呼聲中,拉開了靖南秋收的帷幕。

“多謝知縣大老爺,讓俺從監牢回家幫俺老娘割稻子。俺娘年級大了,腿腳不便,若非有知縣大老爺開恩,俺家這八畝稻田,今年怕是要爛在地裡了,多謝知縣大老爺。秋收後,俺一定按時返回監牢......”

朱平安在巡視秋收的途中,一個正在割稻子的漢子,跑到地頭下跪,感謝朱平安。他腿腳不方便的母親,也拄著拐杖要給朱平安下跪謝恩。

朱平安眼疾手快,在大娘剛有動作便搶先一步扶起大娘,對他們勉勵了一番。

如此場景,在朱平安在各地鄉村巡視秋收時,多次發生。朱平安也都好言勉勵。

家裡有糧,心中不慌。

看著秋收順利進行,以及百姓臉上由衷的笑容,連續數日未曾好好休息的朱平安頓覺神清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