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新生[八零]》全本免費閱讀
第四章回家
第二天一早,符伊年就去找醫生辦理出院。醫生剛好是昨天告訴她日期的那個醫生,見她來辦理出院,還仔細問了問她的狀況,確定她的確沒有問題了才給開出院單。
符伊年拿著出院單走出辦公室,還沒兩步遠就聽到裡麵有人尖著嗓子說:“張醫生,她說好了就是好了唄,你管那麼多乾什麼?”
“我是醫生,要對我的患者負責。”張醫生沒有多解釋,隻說了這麼一句。
符伊年聽出來了,尖嗓子說話的正是昨天給自己紮針的那個護士。她沒有理會,徑直去辦理了出院。
符伊年以前聽說過,六七十年代的醫院收費很低,但是她從來沒有想過,居然會有免費這種好事。驚奇得她再三確認,問得工作人員快要不耐煩了,才終於確定,原來真的不用自己出錢——廠子會報銷的。
怪不得到了九十年代很多國企都倒閉了,一個工廠的乾部、工人少則幾百人多則上千人,工廠幾乎負擔了所有人的衣食住行,如此龐大開支,加上後來的諸如技術落後、人員冗雜、消極怠工等問題,不倒閉才怪吧。
辦完出院,符伊年循著原主的記憶來到公交站,坐公交車回家。符家住在化工廠的家屬院裡,這是符父前年升主任後分的房子,六十幾平方的兩室一廳,一家三口住著綽綽有餘。
原主的父親叫符誌紅,原名叫誌鴻的,解放後為了順應“潮流”改了名字,是化工廠的生產主任。原主的母親叫唐致清,是縣一中的老師。符、唐夫妻二人都是工人,隻有原主符伊年一個女兒,一家三口生活的其樂融融。尤其前年,符伊年高中畢業後考進食品廠做了乾事,符父不久升了主任,全家也從那個一室一廳的小房子搬進了現在的兩室一廳的大房子裡,可謂是事事順心。
尤其符誌紅,升生產主任那年還不到四十歲,真正的前程似錦,如無意外很快就會升為副廠長、廠長。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意外就是這麼來了。八月初的時候,符誌紅一批昂貴的化工原料回廠,途中遇到暴雨,符誌紅帶著司機和幾個工人給車上的原料鋪蓋遮雨布,跳下車廂時不慎腳滑,摔倒了,腦袋剛好摔在路邊一塊石頭上,頓時流血不止。因為下雨道路泥濘,路上用了比平時多一倍的時間才把人送到最近的醫院,可惜人已經不行了。
無獨有偶。同一天下午,下班回家的安縣一中老師唐娟路過水庫,發現裡麵有幾個小孩子溺水了,她毫不猶豫地跳下水將幾個孩子一一救上來,孩子們幾乎安然無恙,唐老師卻因為體力透支沒有上來。
符家夫妻二人,一個是出差時保護集體財產犧牲的,一個是見義勇為救人犧牲的,都是光榮的烈士。廠辦來慰問,學校來探望,街道來安慰,就連報社記者都來了兩次,說要將夫妻二人的事跡報道出去,號召、呼籲人們向他們學習。
訪客往來不斷,每一次來人都要重複一遍符伊年的傷心事,再說一些同情、可憐她的話,最後拍拍她的肩膀鼓勵她“堅強”。這般地慰問,無異於將她的傷口一次次扒開、一次次撒鹽,最後還得她自己默默舔舐傷口默默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