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英秀不是沒想過薑大地會被老宅重新籠絡過去,然而這麼快就倒戈,實在是有點出乎她的預料。
沈春柳笑意不減,一邊把炕上的東西分門彆類地拾掇利落了,一邊對薑英秀說道:
“你這孩子,上了那麼長時間的班兒了,咋還這麼咋咋呼呼的呢。
你姥姥家來人接的,把你妹妹弟弟都接過去玩了,還說讓你過年的時候也過去玩呢。
你爹現在跟老宅那邊處的挺和氣的,經常過去,要是耽擱得晚了,老宅那邊還會留你爹吃飯呢。”
薑英秀眉心凝聚成了疙瘩。
自打上回薑大地把飯店這份工作的事情頂了回去,老宅那邊對薑大地的態度可是相當的冷淡哪。
雙方幾乎陷入了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
就連大房的二寶相看人家的事情,都沒有跟三房提過一句。
害得薑大地和沈春柳被村裡人問到這事兒的時候,一臉懵圈。她們倆本來就沒有什麼隨機應變的本事,當著眾人的麵,窘得滿臉通紅,不知如何是好。
後來又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薑英秀幾乎都要以為他們兩邊要這樣僵持到死了。至少,老宅那邊大概一輩子都不會原來薑大地的“背叛”了吧?
他們竟然這麼快就和好了?
總覺得哪裡不對
沈春柳本來也以為薑大地是真的被老宅那邊傷了心了,估計不會樂意再跟他們打連連。
不過,薑大地整個人明顯消沉了很多。有那麼幾回,沈春柳半夜起來起夜,就發現身邊是空的。
打開窗戶往外一看,薑大地竟然披著衣裳,叼著根草棍兒,坐在院子裡發呆呢。
沈春柳喊他回來睡覺,他也就哼哈答應著,屁股卻不動地方。
這種狀況雖然不是天天都有,卻也隔三差五就會上演一回。
直到老宅那邊有一天突然派了薑秋菊過來,把薑大地喊了過去吃晚飯。
薑大地整個人才重新活泛過來,大晚上的也不在院子裡嚇唬人了。
當然,不清楚是老宅那邊的指令如此,還是薑秋菊自己的小情緒,她來喊薑大地過去吃飯,卻沒有提沈春柳。也沒有提幾個孩子。
薑英秀不在家,沈春柳自然不會跟著薑大地過去吃飯。
與其到老宅去受那份窩囊氣,自己在家想吃點啥做點啥多好!更何況還有幾個孩子呢。就算自己不想吃好了,孩子都在長身體呢,總得好好吃飯吧!看看秀秀為啥不長個兒?不就是小時候虧著嘴了?
沈春柳自己可以吃糠咽菜,她在某些方麵可以說非常的傳統,堅韌,吃苦耐勞。寧可委屈自己,也不委屈彆人。
但是涉及到孩子,她再怎麼懦弱沒主見,也知道讓孩子好好吃飯,好好長身體,才是正事兒啊。
平時薑英秀不在的時候,薑家三房做飯,基本上就是讓孩子能吃飽就成,不餓肚子,跟過去比起來已經很好了。
然而這一回,既然薑大地有人請吃飯,沈春柳就做了一桌好吃的,讓幾個小的吃得滿嘴流油,舔嘴抹舌,開心不已。
薑大地回來之後,情緒就緩和了很多,他沒提老宅的人找他是什麼事,沈春柳也沒有問。
而在那次之後,老宅和薑大地之間的互動,就變得頻繁起來了。
薑老太太對著薑大地打出了愛心牌。薑大地一下子就淪陷了。
薑大地雖然一直是個被忽視,被冷待的不得寵的兒子,遇到這種待遇,明知道對方可能有什麼非分要求,卻依然舍不得放棄那一點點溫暖。
其實,越是被忽視、被錯待的孩子,越容易渴望父母給與的愛。
也就越容易形成那種愚孝的性格。
其實他們未必就是是非不分的,隻是心中那個一直在受傷、在瑟縮、在渴望關愛的、哭泣的的小孩,真的太需要那種靈魂深處深深渴望著的溫暖了。
所以,即便他們明知道誰對誰錯,也不要指望他們會幫理不幫親。
薑大地也是如此。
不過,他的良知已經覺醒了一部分,知道自己要對老婆孩子負責。可是他又抗拒不了這份誘惑,乾脆就揣著明白裝糊塗。
隻要老太太那邊叫他,他就過去,然而隻要老太太不把話撂到明麵上,他就裝作看不出老太太的意圖,隻盼著這種溫情時刻,能夠多留一刻是一刻。
沈春柳雖然也有幾分納悶兒,卻沒有去探聽消息的意識。
六丫、八丫、九丫和七寶,卻一個比一個像是個小人精。
幾個人分工合作,到老宅那邊去打探消息,五房的六寶也參與在其中了。
說起來挺有意思,原本六寶是薑家孫子輩裡最小的男孩,一直備受寵愛,但是每個人都管他叫弟弟或者六寶,沒人管他叫哥哥。九丫倒是和氣,總是笑眯眯的,但是大多數時候都不怎麼開口說話。
這回,七寶不是會走路了嗎,也學會說一些話了,流著哈喇子跟在六寶後麵,牽著他的衣襟,叫他“鍋鍋”。六寶不但不嫌棄,反而非常喜歡這個唯一的弟弟。
走到哪裡都喜歡帶著他。
這回去探聽老宅那邊的動靜,六丫、八丫和九丫本來沒打算帶著這個小老弟,結果七寶一直抓著六寶不舍得撒手,這個“鍋鍋”可是會給他吃甜滋滋的糖球呢!
於是一行人隻好帶上了這麼個小尾巴。
結果,竟然還真讓他們幾個小屁孩,打探出來一件大事。
不過,這件事說起來,跟薑家三房的關係其實倒是不算大。
薑老太太當年跟哥嫂的關係相當一般,嫁了人以後,幾乎跟娘家斷了親。
但是,她沒出嫁的時候,對幾個侄子侄女,卻是真心喜愛的。
說實在的,見到她那幾個侄兒侄女,比見到自己的三兒子什麼的,真是心情好多了。
所以,老太太的小侄女求到她頭上來了,她二話不說,就大包大攬地應承了下來。
本來薑老太太的哥嫂前些年從黑瞎子嶺鎮這個地方搬走了。不過,這個小女兒卻是留了下來,因為她的婆家就在本地。不過跟薑家不是同一個公社的。
這麼多年,這個侄女也沒有跟薑老太太聯係過。
不過,她對薑老太太一哭訴自己在婆家過得如何不如意,薑老太太心裡的那一點點怨懟,立馬就煙消雲散了。
薑老太太自己就有好幾個兒媳婦兒,自然知道這婆婆眼裡,看自己的兒媳婦兒,和看自己的閨女,有多大的差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