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不是少數官員,而是所有官員都明白武則天的用心了。再不明白,那就是傻瓜蛋,也不要在這朝中混吧。
武則天的“革命”與殺人如麻,主要針對關隴與李氏集團,來鞏固她的地位。可對七姓十家同樣沒有好感。隻是這幾大世家勢力大,同時行事穩重,沒有什麼把柄讓人抓著。而且在她登基這件事上,也選擇緘默,不支持不反對。所以武則天也無可奈何。
而現在這個少年遇刺之事,正讓她打開了一個缺口。
不然唐朝一年發生多少起命案。有的已經偵破的,有的沒有偵破的,還有一些逃戶因為沒身份,有冤都無處伸張。就算這個少年名氣大吧,武則天按理最多責令洛陽城官員嚴加偵察,那就不得了,連皇帝都過問此事了。沒有必要對所有官員嗬斥。
七姓十家啊。平時也許未必看得出來,可這七姓十家幾乎都用姻緣相互密切聯係起來,一榮俱榮,一辱俱辱。武則天想對付這些世家,掀起的風暴將不亞於她登基之初的“革命”風暴。
如果真實施下去,還不知道多少人家牽連進去,家破人亡,更不知道有多少社會精英被武則天斬殺。
姚元崇坐不住了,他站起來舉起牙笏說道:“陛下,臣有一言。”
武則天有些不悅,但畢竟是宰相發話,還是說道:“請說。”
“陛下,臣認為現在首要任務是找到這個少年,防止歹徒對他再次進行襲擊。雖然這個少年很勇敢,畢竟是年幼,下次歹徒如果人手更多,這個少年很難抵擋。”其實姚元之剛才一直就在思考這個問題,怎樣將這次危機化解。隻有找到這個少年,然後寫信給王家,向這個少年陪罪。那個王家小娘子不是與這個少年有著曖昧關係嘛。好,敢情這位身材高大魁梧的姚大人也有些八卦的傾向。
雖然有可能這個少年是出身於破落的士族或者寒門。不過現在不一樣了,皇上親自誇獎,而且這個少年才藝超絕,字好畫好文章好,特彆是他還似乎有一身武藝在手,這點大就對付了三個凶悍的刺客。而且在這次行刺案中的表現,十分有心機。最後這一點很重要。
寫得好文章,可以是作為科舉與進入官場的手段。但進入官場後怎麼辦?一是有政績,沒有政績,想有作為很難。畢竟武則天雖然暴戾,可雙眼如炬,除非他做武則天的寵男,估計那個少年耿直的脾氣不會做出此事。二就是有權謀手段。沒有權謀,在這個傾軋的官場,再有本事,你也會被排擠出去。
少年權謀之術,不敢說,但這少年出手果敢,已經有了一些權謀的基礎。現在還小嘛,再加上王家如果指教一下,那麼好,這個少年進入官場的四大要素基本上都有了。飛黃騰達的日子也不遠了。
也就是說少年也能勉強配得上王家的女兒了。
這才用了勉強二字,但絕不是姚元崇在幫王家說話,確實王家姻親的門檻太高,而且這個王菡還是王家的直係嫡親女子。
一旦兩家結親,那麼這次王鄭兩家的危機自然煙消雲散。
這是治本之術。
他接著又往下說去:“還有這件案情直到現在沒有偵破,在沒有證據之前,也不能下結論。”
聽到他的話,立即有一個大臣站了起來說道:“陛下,姚相公之言很有道理。此案中嫌疑人之一王三郎雖然性格有些高傲。可平時也十分聰明能乾,頗識大體,深得王家喜歡。這一次與那個少年出現爭執,也是因為關心妹妹,這也算情有可願。但臣不認為他會做出買凶殺人之事。這一定是有人借助此事,想將這個少年殺害,嫁禍於王家。”
眾人一看樂了,這個官員是一個太學博士,也姓王。而且就出自於太原王家,是王家族中一名長老,對經學十分精通,因此調到朝中做了這一職務。
可是他後麵這句話夠尖銳的。什麼人載贓嫁禍?剛才張易之冷不丁地插了一句嘴,明顯是相幫這個少年的。而且武則天突然對這個案件慎重起來。對張易之大家也有所誤解。其實張易之也是出身於一個小官宦人家,比王畫出身好還一點,也就是說是一個小士族,他是以門蔭遷為尚乘奉禦的。武則天得勢時,是太平公主先薦其六弟張昌宗入侍武則天,昌宗複薦易之,最後成為武則天有名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