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四鳳(1 / 2)

玩唐 午後方晴 10403 字 10個月前

因為是駙馬,就是魏宋二人也不敢動刑,並沒有吃多少苦,隻是因為害怕,臉色有些憔悴。(

看到李顯都親自來到大理寺,而且臉色不善,武崇更知道事情的嚴重性,臉也嚇白了,眼淚也流出來了,甚至鼻子裡的鼻涕都嚇得流出來。立即跪下,喊冤,但他又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說是王畫陷害他的。

宋魏二人都懶得理他。

如果王畫在血字營做了營督,還能用虛耗的辦法,存下這麼多武器。但王畫離開血字營多久了?或者是王畫做營督,因為與李裹兒的私情就想陷害武崇,但那時候留下的武器,埋藏在地裡,還能這麼新?

王畫在賑災時也動用了軍隊,最多時在陳州,但總共有多少士兵?能夠抹下這麼多件武器?

還有,就是王畫變出了這麼多武器,又怎能埋進他府上的,雖然是馬廝下麵,但就是他府上的護衛全部有了李雪君的能耐,也沒有本事埋下這麼多武器,他府上居然一個人都不知道。難不成全是瞎子?

不耍說是魏宋,就是韋氏也不相信他說的話。

甚至李顯認為,隻有王畫神出鬼沒,百加上李裹兒的恩怨,武崇不誣陷王畫,又能誣陷誰?

其實李顯當真不知道榜文的事,與武三思有關?知道,因為妻子韋氏再三說了武三節製李旦的重要性,所以才一直容忍著。但心中怎能不生氣?再加上這個兵器大案,因此火上澆油,說了聲:“不承認。用刑。”

主動給魏元忠與宋螺刑訊逼供的機會。說完了一掃龍袍。氣呼呼地走了。

但武三思現在黨羽已豐,大理寺同樣也有他的黨羽,看到情況不妙。立即通知了武三思。

武三思一聽也急了,原來不用刑,通過一些秘密渠道讓武崇訓熬著,自己在想辦法,也在等事情的轉機。但大刑之下,多少英雄好漢都倒下了,象周亞夫。那麼牛的一個人小最後在獄中受刑不住,自殺了結。象王畫所說,彆看王畫現在威風,如果真將他弄到大牢裡麵同樣也得傻眼。況且自己的兒子。

而且大理寺雖然自己有黨羽,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是他的黨羽,其中還真有不少看不慣他家的獄卒官員,如落在他們手中,真棍實夾下去,武崇什麼都得招供,甚至讓他說自己這個做老子的謀反,他都有可能會承認。那時候大廈將傾,自己再無回天之力。

當然他也通過關係,詢問過武崇為什麼要這樣做。

武崇答案還是與向李顯對話時所說一樣,冤枉的,是王畫謀害的。

就是他做老子的,都不相信。最後武崇案件了結了,武崇還繼續賭咒發誓,武三思才慢慢相信起來。於是有聰明的幕僚再次查看了那個坑,想出了有可能從地道搬運進來的。因為哪裡土質鬆軟,而且又在後花園,每到深夜,幾乎無人經過,隻有遠處有一些護衛巡邏。同樣不會注意下麵的挖泥聲。但就是這樣,武三思也沒有認為是王畫做下的,因為兵器的來源。相反,他都認為是李重俊做下的,也隻有李重俊能得到這些兵器,而且也是李重俊派人告發,還親自帶著士兵衝入駙馬府的。

這終於使他與李重俊對決起來。

但那還是幾天後的事,他現在必須將這件案子了結。想了想。沒有其他的辦法,隻好打悲情牌。不顧傷勢嚴重,天氣寒冷,將上身脫光了,背著棘條,學著負荊請罪的典故,來到了皇宮,然後讓下人將自己從輪椅上扶下來,同樣不顧一條腿不能動彈,伏在地上,大哭。

李顯還在生著氣,但韋氏開勸了。

李顯不樂意地將他喊進皇宮,還彆說,悲情牌多少有點效果,特彆是針對李顯這個性格軟弱的人。

這也是王畫有時候心存幻想,輔助他的原因。其實李顯對老百姓不算太壞,如果沒有韋氏這個妖後在後宮興風作浪,李顯也能算一個勉強的守成之君。

但作帝王軟弱能成麼?有,而且做得很好,宋仁宗,但李顯能與他的資質毅力相比?趙禎聰慧節儉仁愛,縱觀千古,也是數一數二的。兩個人之間的差距就象天與地的差距。就是這樣,因為他的軟弱與喜歡妥協,有了範仲淹與包拯、韓綺、富弼這些千古名臣相佐,居然慶曆新政最後也失敗了。說李世民殺臣,不殺能振威臣下麼?所以為什麼說恩威並用,這才是人主的最佳手段。

李顯現在看到武三思因為光著上身時間很長,都凍得牙齒發抖,臉都青了,而且後麵的棘條實打實地背在後背上,紮得緊緊的。雖然因為冬天的寒風吹得棘刺變僵了,但還是刺兒,一個個紮在皮膚裡,後麵都流著許多血跡。可能是因為故意為之,頭發沒有係起來,散亂地隨著冬天的寒風飄揚。

這逼模樣要多淒慘就有多淒慘。

李顯眼神終於柔和起來。

事實上王畫到現在最不明白的,就是韋氏與武三思以及武延秀叔侄的**,為什麼李顯視而未見?確實這也是一件千古之謎。

武三思雖然趴著,他的智商比李顯高多了,眼角還在偷偷地向上膘著,看到李顯的臉色了,知道有轉機,於是號淘大哭,一邊哭一邊說:“陛下,臣的兒子有罪,這是臣的管教無方才造成的。因此,請陛下將臣父子斬首示眾,以正朝綱。不過臣也有一個疑問,雖然崇刮罪無赦,但崇記資質愚昧,連公主都瞧不上他一眼。他有什麼膽量敢謀反?”李裹兒看不起武崇,卻成了他的借口。

而且武三思很狡猾,現在不認罪不行。但不能承認謀反之罪。一旦承認了謀反,萬事皆休。當然,如果他品行正派,這不叫狡猾,那叫睿智。就象鄧公一樣,當時逼迫無奈,認罪行,但不能讓我脫離黨籍。隻不過一個因為暫時的忍辱負重,造成了一個強大的國家開始興起,一個卻是擺脫困境,準備更凶狠的報複。

認罪就好辦,李顯也不想這件案子無休無止下去。煩也煩死了,於是下詔,將武崇刮流放嶺南,家中相關巡邏的侍衛以及下人,流放或者斬首。

李顯的想法,這一下子將王畫所說的五虎中的三虎去掉,李承嘉與榜文案無關,那是不能去,如果去等於承認了五王無罪,既然無罪就得將五王重新召刪是不可能楚客似平原來與武;思環有點恩熙泄目對武三思沒那麼忠心,所以沒有大礙。羽林軍中也去掉了數人,武崇罷廢,貶到嶺南,這應當能交待過去了。

但老魏聽到後,長歎一聲,坐在椅上半天沒有說話。然後做了一件事,迅速結案。他心中是後悔萬分,本來是打算這次回到朝廷。養老得了,世事不關不問,什麼人也不得罪,可是“晚節不保”還是讓王畫拖下水。

其他直臣弈到後,全部捶胸頓足。

經過了滑州大案、讖言大案。還有榜文大案以及兵器大案,王畫遇刺那件事,隻是毛毛雨,放在那一個帝王手中,都能將武三思一家滅門數次。可居然這樣,武三思還能屹然不倒。

也整不垮了。

但接下來將會是什麼?

象唐休騾這些聰明的老臣一看不對小咱致仕吧。一個個喊退休,可李顯不肯。他們還能退休,可宋騾這些年富益壯的大臣怎麼辦?就是調放外地任職,也逃不過武三思隨之而來的報複。

還有的大臣一看形勢不妙,本表達自己“忠心”因此武三思門前不因為李顯的處罰門庭冷清,反而登門拜訪的人絡繹不絕。

武三思聲勢更是達到了一個無人能及的頂峰。

但王畫家中也迎來了一什喜事。

四鳳回來了,比預計的稍晚一點。也許看到王畫朝堂上指出了榜文一案。然後又暴發了兵器案,畢竟王申他們隻是一群鄉下的財主出身的,雖然因為現在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比原來有遠見,可也不會想得更遠,所以認為王畫有可能安然無事。於是交換人質的事又拖了幾天。但李顯最後的判決前麵一出來,後麵就來了一個中年人,到了王家門口,從門縫裡遞了信,換人了。

但怕王畫利用手中的力量,將四鳳換回去,又將王堿重新抓起來,提出要求,王家隻能派一個人前來交換。於是王畫讓李雪君拖著王堿,跟著這個人在洛陽城中兜了幾個大圈子,然後出了北城門,一直轉到黃河邊上。到了黃河邊上了一葉扁舟,李雪君藝高人膽大,繼續提著王堿上了小船小船載著他們,來到河心一艘大船上。互相交換了人質,這艘大船飛快地揚帆而去。

事實如果沒有這一手,王畫有可能因為發怒,重新將王堿扣留下來。講信義?那也要看人頭的。

李雪君與那個中年人在城中兜著圈子。但始終沒有脫離王畫布下的眼線。他們在前麵兜圈子,後麵王畫也跟著他們出了城。不但王畫來了,李裹兒為了表示親熱,同樣也來了。還有李紅與沐放李,以及三鳳,大著肚子的大鳳。王涵始終臉皮薄,主要她寫了信給她家裡麵,但她家到現在沒有派人過來。所以放不開。

當然沒有拒絕也代表著她家裡麵似乎在考慮這件事,結果還沒有想像的那麼壞。不過這樣吊著,王涵心裡麵總有點忐忑不安。

王畫都知道原因,主要王家在看,如果武三思倒台了,王家就來人了。如果武三思不倒台,有可能就輪到他倒台,那麼王家有可能都能將王涵接走。與名份已經不存在關係了。但王畫沒有說出來。

王迤夫婦在家主持豐盛的宴席,準備款待數年才回來的四鳳。

扁舟駛了回來,漸漸人也看清楚了,幾年沒有見,四鳳成了一個小小大人,隻是因為南方天氣的酷熱。皮膚變得有些黝黑。但長得很豐腴。穿戴也不錯。有可能是因為她的母親緣故,沒有受到多少虐待。這要等見麵詢問才能得知。

上了岸,第一眼就看到了王畫,先是相擁而哭,這對兄妹的關係雖然不是同母所生。但好得讓外人無法想像。然後詢問王畫為什麼坐到輪椅上,王畫說了句是意外,快要好了。

四鳳才與大鳳三鳳抱在一起,痛哭了好久。至於大鳳肚子大了。四鳳都沒有詢問,她還以為四鳳繼續留在鄭家。

哭了好久,才停下來,看著李裹兒,雖然這一晃就是四年過去了,看著李裹兒站在哥哥後麵,而且也挺著大肚子,好奇地問:“公主殿下,你與二哥成親了?”

“這事兒說來話長,回去後慢慢對你說。”王畫連忙打斷她的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