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進貨每公斤3.5元,售價6元,賣出6公斤,毛利是36-21=15元。
橄欖和荔枝每公斤進貨價6.3元,售價10元,分彆賣出3公斤和11公斤,毛利是140-88.2=51.8元。
也就是說,拋開試吃、運輸和人力成本不談,一個早上,我們的毛利潤大概是176.6元。”
算出這個數字後,儘管知道按照她們的定價,利潤不會低到哪裡去,可是,鄭楠和賀燕還是對視一眼,從對方臉上看到了驚訝的神色。
要知道,在八零年代,國營廠職工的月平均工資都沒破百呢,可是,她們倆卻隻用了一早上,就賺到了一百七十多塊錢。
雖然要按照資金投入比例分配,但核算下來,今天早上的收入仍舊是個令人意外的數字。
當然,緩過勁兒來,鄭楠也就開始理智分析情況了:
“今天是咱們第一次擺攤,果乾第一次在早市上出現,出於新鮮,買果乾的人才多了些。
但是,咱們的定價畢竟不便宜,大家夥兒買上一斤帶回家去,估計都夠一大家子省著點兒、吃上十天半個月了。
所以,之後幾天的早市,生意應該就沒這麼好了,咱們想趁著彆人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多掙點兒錢,還是得另想辦法才行。”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和不擅長的,賀燕也早就知道,鄭楠腦袋瓜兒靈光,而她的天賦,則是點亮在了人情世故這一項上。
“行啊,楠姐,我聽你的,你怎麼說,我就怎麼做唄!
就算這陣子要忙點兒累點兒,但是,身體的筋疲力儘,難道還能比兜裡空空更可怕嗎?”
賀燕心情還是有些激動,乾脆一把抱住了鄭楠,笑著說道。
“哎喲,熱死了熱死了!還抱著呢,看我額頭這些汗,你都不嫌熱嗎?”
鄭楠口嫌體正直,說歸說,卻沒有推開賀燕,儘管她很少和人這樣親密,但,她已經是鄭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