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卻偏偏是於陵氏內亂最甚之時。
短短三十年間,於陵氏一族的王換了足有十一位之多,在位時間最短的一個王,當上於陵王到被斬殺,僅僅隻有一炷香的時間。
於陵氏的內亂,正好給了千古國壯大的機會。
於陵氏的這場內亂,最後的解決方式,竟是讓人匪夷所思。
十一位王儘數而死,等到第十一位被殺之後,千古國在這三十年裡,已經成了陸中霸主。
彼時的千古王,眼看著千古國已經成了能和於陵氏抗衡的一方霸主,於是野心又起,想要趁著於陵氏內亂尚未的時候,直接並吞於陵氏一族,雄踞陸中。
當時的於陵氏王族,幾乎都因這場內鬥死了不少直係繼承人。
老於陵王生了十八個兒子,在他死後,於陵氏便陷入了內亂,十八個兒子在這三十年間,死了十一個。
於是,這位被後來千古國的子民奉為神祗的千古王,看見了其中的機會。
老於陵王的十八個兒子裡,最小的第十八子,乃是老於陵王和一個低賤的牧羊女所生,他在十八子中最不起眼,也是最沒有希望繼承王位的那個。
在這場內亂中,第十八子從於陵氏逃亡出來,四處奔波。
千古王便在此時,暗中命人向第十八子拋去了橄欖枝,第十八子也機靈,順著這根橄欖枝便來到了千古國。
千古王熱情的接待了他,第十八子因生母身份卑賤,自小便飽受人間心酸,為人極其圓滑刁鑽。
兩人一拍即合,在千古王的金殿上喝了個痛快。
隻是千古王並未將自己收留第十八子的消息透露出去,他反而派了一個使臣去了於陵氏,假意好心幫助於陵氏解決內亂,還子民安定。
可是那名使臣卻是帶了一萬精兵,全部開到了於陵氏大帳的三十裡開外。
其中曲折暫且不提,隻是那使臣奔赴在於陵氏的這段時間內,老於陵王剩餘的六子,每每被擁立新王,那千古國使臣便帶著一萬精兵,直接兵臨城下,要借新王的頭顱把玩。
於陵氏一族經過三十年之久的內亂,若是和千古國這一萬精兵硬碰硬,隻怕要兩敗俱傷,若是更慘烈些,隻怕於陵氏直接滅族。
於陵氏大臣敢怒不敢言,隻能綁了新王,當著那使臣的麵,揮刀砍下新王的頭顱送給使臣。
老於陵王剩餘六子,便在這一次又一次的重演之中,儘數而亡。
當那六顆頭顱整整齊齊的擺在千古王的麵前時,千古王笑著對第十八子道:“時機已到,寡人這便遣人送公子回於陵封王。”
第十八子能得千古王的襄助,自然是答應了不少不平等的條件的。
隻是之前便說了,第十八子性乖張,為人極其圓滑詭譎,他在回到於陵氏之後,前兩年還照著答應千古王的條件,年年獻貢。
第十八子以雷霆狠毒的手段,短短幾年間便將於陵氏大權囊括在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