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 章(1 / 2)

彆看太後如今好像一切事情都以皇帝為主,十分配合。

但當時壽宴上,有人幫太後說話,說話的還不是宗親和楊家,而是正兒八經的官員就知道。

太後與前朝的聯係,即便不如以往,但還是有的。

身為皇帝,當然看不慣此事。

合作?

之前他可以與太後合作,但現在,他胃口大了,不行。

太後又驚又怒,又怨又恨。

驚怒是皇帝如今還盯著她,明明她都如此配合了。

怨恨則是安和,即便那是她的女兒,但對權力的向往和追逐,也是太後無法放棄的一部分。

如今要在這二者之間做出取舍,一時半會,太後自然做不出決定。

皇帝也沒逼著她。

這種時候越是緊迫逼人,越是容易弄巧成拙。

雙方都在等待對方的選擇。

可是流言卻在發酵。時間長了,皇帝也聽聞了些風言風語,心情當然不是很好。

而這一切都和陸雲纓無關。

她還是有些小民思想,不管怎麼樣,那些受災的災民的的確確拿到好處了。

這麼多達官貴人捐錢捐物,再加上之前江東事情鬨的極大,即便有人想對這批捐款動手,怕也沒那麼容易。

不論俞貴妃出自什麼目的,結果上的的確確是有利於那些百姓的。

況且現代社會占據道德的製高點才重要,因為輿論是有力量的。

至於古代,名聲也有那麼點作用,卻不太多。

陸雲纓這個時候倒是與俞貴妃想法一樣了。

不說多的,看看那些喜歡撞柱子的言官忠臣,他們嘴裡的仁義道理若真這麼有用,也沒那麼多不平事了。

再往下數數,那些世家大族、外戚官宦,做的肮臟事情難道就少了?背後有人不一樣吃香喝辣的?

這也是陸雲纓不著急的原因之一,拳頭大才是硬道理。

況且皇帝都沒出手製止,輪得到她操心?

不過皇帝的的確確為那些流言不高興,以至於每次來晴雨閣,看到陸雲纓時都是陰沉著臉,脾氣也有些易燃易爆。

時間長了,就算是陸雲纓也有點受不了,想著要不要開解開解。

而今天陸雲纓從長樂宮請安後,回來的路上就有點想要歎氣。

剛剛在長樂宮裡,聽皇後話語裡頗有些要向俞貴妃妥協了含義。

皇後的確不容易。

皇帝威嚴與日俱增,沒人敢惹,俞貴妃捐款又是替太後捐的,名義上也指摘不了,因此壓力全都抗在了皇後身上。

就算她清楚這是個圈套,真的捐款了於她的名聲也沒有好處。

還是不得不這樣做。

不然貴妃都如此識大體,她這個皇後反而不如貴妃了。

皇後將自己的位置看的極重,又和皇帝不一樣,極為重視自己的名聲,最先撐不住是能理解

的。

能理解是能理解。

就是陸雲纓不太想俞貴妃得逞。

況且若是這般,怕不能如皇帝的意了。

陸雲纓剛剛才想到皇帝呢,回晴雨閣後,便撞上了他。

皇帝應該剛剛探望完兩個孩子了,撞見陛下的時候,正巧看到他從後麵回來。

兩人在正廳前遇到,皇帝臉上的陰沉,並不掩蓋。

沉默著,兩人一前一後進入正廳,坐在榻上,炭火燒的足,屋子裡暖融融的,卻暖不了皇帝陰晴不定的臉。

“愛妃日子倒是過得清閒。”

從茶幾上拿下一顆橘子,皇帝隻是拿在手上把玩,並不吃。

“還是婧婉儀的時候,便有皇後賞賜甜柑吃。”

“如今成了主位娘娘,越發厲害起來,下麵的人都開始孝敬你了。”

他這語氣頗有些陰陽怪氣,但也沒說錯什麼。

陸雲纓這位份,也是有資格分到些許下麵獻上來的貢品的。

不單單是她,這晴雨宮還分到了兩位公主部分。

隻是公主壓根吃不了,這等口福,也就她這個做母親的委屈委屈,幫忙享用了。

可即便是這樣,冬日裡水果蔬菜珍貴,陸雲纓還是不太夠。

下麵的人何等精明,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果蔬保鮮期短,最容易做手腳不過。

好看好吃又新鮮的,自然緊著那有限的幾位貴主子。

剩下的,便給外麵光鮮,裡麵品相一般的。

這一來一回中扣下來的,自然便由著宮人做主,送禮或是討好其他人主子都成。

顯而易見,陸雲纓便是他們討好的對象。

因而皇帝這樣說,她也不反駁,嘴甜道:

“那也是托了陛下的福。”

“朕可沒有這般大的福氣。”

“若真這麼有福,太後壽宴上,愛妃何至於像是沒吃過柑橘一般,舍不得丟手?”

糟了,還真被他看到了。

這個節點,陸雲纓是真不想陛下過來,他來她就要玩掃雷。

她又不是避雷針成精,如何能準確預測皇帝的每一個雷點?

現在躲不開,哎,這可能就是寵妃的宿命吧。

談到太後壽宴,自然免不得想起俞貴妃的壽禮,而想到俞貴妃的壽禮,最近宮中的流言也是避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