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5 章(1 / 2)

朝堂上一時為了是否與北狄開戰吵了個天翻地覆,皇帝也減少了來後宮的次數,就連兩個孩子,相對於之前,也被“冷落”在了一邊。

這便導致隱隱約約意識到皇帝和自己之間出了問題的陸雲纓隻能無奈延後找皇帝聊一聊的時間。

不過,說是聊,也隻是打探打探皇帝的口風罷了。

自從察覺到不對勁起,陸雲纓便仔細回想了下自己的行為,確認沒什麼不對後,又考慮到如今自己風頭正盛,偏生皇帝這個職業天性多疑,想一出是一出的多了去了,便隻能放下,當做陛下暫時抽風。

隻是她這邊歇了心思,老老實實龜縮起來,有些人卻不會如她一般。

之前宮中沒有孩子能站的住,這便導致不少妃嬪不得不安分下來,即便做什麼,那也是背地裡來,明麵上至少是風平浪靜的。

可如今陸雲纓膝下的一雙兒女打破了這個局麵不說,袁禦女又有孕,不論是打算自己生養孩子的,還是打算抱養袁禦女孩子的,都不會因為前朝的風起雲湧而安靜下來。

前朝有前朝的爭奪,後宮有後宮的算計,在沒有達到目的前,沒有人會停歇。

這不,如今後宮中,就充滿了楊妃娘娘轉了性子,變得溫和有禮,體恤宮人等等言論。

陸雲纓懂,這是為了未來抱養皇嗣做準備呢。

當然,不單單是她懂,有些眼力見的怕都明白楊妃的心思,冷眼看著已經將袁禦女養在長樂宮的皇後和為自己造勢的楊妃打擂台呢。

皇後占著身份地位合適。

而楊妃.....無論太後如今是否掌權,她還是太後不是?

更何況比起皇後,太後與陛下到底是母子,太後開口了,陛下不一定不會聽。

所以這麼算來,居然難以判斷這二人誰更有勝算,或許還有些娘娘暗地裡有心思,可好歹沒有表現出來,那便暫且不論了。

無論外麵諸人如何猜測,被盯著的兩人依舊沒有正麵交鋒,各過各的,也各爭取各的。

並且相較於外人盛傳的二人針尖對麥芒,皇後心中如今最厭惡的,居然不是楊妃,而是袁禦女。

主要是此人十分看不清行事,仗著肚子裡那個,居然敢在她麵前拿喬,還真以為非她肚子裡的孩子不可了?

若不是她如今勢弱,與陛下離心在前,又有太子威脅在後,是萬萬不能容忍這個女人的。

“本宮本想著,好歹也是二皇子生母,陛下那邊也盯著,留她一條命也無妨。”

“但她既然如此不識趣.......”

皇後語氣中的寒意幾乎要溢出來。

碧螺卻並不害怕,隻皺了皺眉:

“娘娘都知道陛下盯著,袁禦女不算什麼,可若是因為她壞了陛下和娘娘之間的情分,著實不劃算。”

“劃算不劃算的,那點子情分也沒多少了。”

“娘娘萬萬彆這樣說。”

“彆讓本宮這般說

,是怕犯了這個忌諱,還是怕本宮說對了。”

殿內一時安靜。

“罷了,沒意思,你退下吧。”

話音未落,便有長樂宮中的二等宮女匆匆來稟報,說袁禦女害喜的厲害,想要請太醫,還想要些鮮果嘗嘗。

如今並非鮮果難得的冬季,嘗嘗果子也沒什麼要緊的,偏生她吃得少,要的量也大,次數還多,而宮內的采買權又被婧妃把著,每每長樂宮的人去要果子,一次兩次還好,三次四次......次數多了,便有些不利於皇後,不利於長樂宮的流言傳出來。

說什麼袁禦女地位如此之低,即便有孕,哪裡敢如此拿喬,怕不是皇後借此為難婧妃,下婧妃臉子呢......話說的難聽,又牽扯到了宮中紅人的婧妃,有鼻子有眼的,的確麻煩,可再麻煩,也就是幾個果子罷了,礙不著什麼。

若是流言還能忍受,袁禦女這廂,滿足她的次數多了,便也越發不容易滿足起來。

首飾衣裳布料......這些都還可以儘量滿足,努力商量,可她居然還要求皇子的探視權,每月要看三五次,說是骨肉至親,當親娘的怎麼放得下孩子呢?

嗬,當親娘的放不下,孩子跟親娘親了,那她這個嫡母呢?養大庶子給彆人做嫁衣裳?簡直荒唐。

讓便皇後十分煩躁。

此刻見袁禦女又鬨起來,皇後頓時便下定了決心。

“情分不情分的,也要確定是本宮做的陛下才能決定,若是抓不到呢?”

“孩子生下來了,還有誰會去關注區區一個禦女,到時候出了事,本宮會好生養著那孩子,也算全了一場緣分。”

“更何況,生母若是不死,本宮這個嫡母又算什麼?”

見皇後下定了決心,碧螺到底不敢再勸,隻能暫且退下去應付袁禦女那邊。

直到身邊人都離開,皇後挺的筆直的背脊這才倏然鬆下,微微佝這背看向不遠處,放在梳台上的銅鏡中映照出她模糊的臉龐,不用細看,皇後都知道自己臉上此刻的表情。

怨恨,疲憊,憔悴......怎麼會變成現在的樣子呢?

宮中有她這個皇後,卻又有一個生母、養母非她的太子。

而那位太子的母妃,還是一位寵妃,陛下暫時冷落又如何?隻要太子還是太子,婧妃便永遠不會倒下,她,便永遠是笑話。

“啪!”

銅鏡被摔在地上,光滑的鏡麵被撞凹進去一塊,登出映照出一張扭曲的人臉來。

又過了幾日,關於北狄是打是和,朝堂上總算有了定論。

北狄皇帝如今年邁,皇子公主眾多,單單是成年的便有三位。

若說大臨這邊的窘境是皇帝後繼無人,那麼北狄繼承人位置的爭奪,對於北狄來說,也是一樁麻煩事。

襲擊大臨邊境的是北狄大皇子勢力的一支,對大臨,這位大皇子向來也是主戰派。

在他看來,大臨先是皇帝年幼,權臣當道,又是大災,而後便

是內亂......如今想必國內空虛,正是趁火打劫的好時候。

而二皇子的想法則不一樣,想要趁火打劫,他們最先要衝破武家軍的防線。而武家軍可不是好對付的,況且大臨內部如何也沒虧了武家軍的補給,不如再等等看。

兩方人為此吵的是不可開交,寸步不讓,至於三皇子是個樣子貨,文治武功暫時不比上前麵的兩位哥哥,不足為懼。

吵到最後,北狄老皇帝乏了,大皇子二皇子這才不得不低頭,暫且“握手言和”。

而這次的北狄使臣一行,便是兩位皇子妥協的產物。

來商議重開邊境,可不是議和?

但又要求和親公主,便是另一種輕蔑又大膽的試探了。

隻是兩國交戰涉及太多,即便看出北狄的狼子野心,大臨也不可貿貿然開戰。

因而隻是提高了武涉麓對北狄反擊力度,至於真正的決定,到底是要熬一熬的。

眼見著前麵總算消停下來,早有準備的後妃們便又等著皇帝去應付。

沉浸在朝事中,反映過來的時候,難免覺得時間過得快,見眼前這形形色色湧上來的妃嬪以及妃嬪送來的滋補品,皇帝捏了捏鼻梁,應付起來稍微有些傷腦筋。

其實對於男女之事,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壓抑太久,他也沒那麼喜歡。

更何況那些妃嬪,更多的是太後選進來的,後麵那些或許是為了為皇室開枝散葉,至於前麵那些,更多地便是為了朝堂平衡考慮。

所以感情,那是真沒幾分,便隻剩下些許情分。

在他處於疲憊勞累的時候還湊上來,那點情分還真壓不住皇帝心中的火氣,因此一一噴了回去。

而噴了一圈,皇帝卻突然發現:

“婧妃呢?她沒派人過來?⑸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妃嬪邀寵親自過來,那還真是舍了大臉了,大多是派大宮女送些東西,傳些話來。

更何況太清宮這地方,無事這些妃嬪也允許過來。

不過婧妃不一樣,她有一雙兒女,即便是沒有兒女,她之前來的次數也不算少,後續有了兒女,皇帝經常召見兩個孩子,她身為孩子母妃,順便過來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但沒有,一次都沒有。

慶喜公公知道其中內情,想到不久前陛下似乎暗暗生婧妃娘娘的氣,即便是他這種身邊人,也不知道兩人到底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