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5 章(2 / 2)

所以倒是不好開口,更不好勸慰。

此刻見皇帝問話,那語氣讓他都有些惴惴。

“婧妃娘娘怕是擔心打擾了陛下清淨。”

“畢竟陛下最近忙碌是前朝後宮都知道的事。”

“清淨?她何時這般乖巧聽話了?”

皇帝忍不住陰陽怪氣了一句,隨後又道:

“若是真關心朕,人不來,那些滋補的湯湯水水也沒見她送啊。”

突然一個念頭出現在皇帝心中。

他們二人之間,婧妃其實十分主動,他大部分

時候是覺得婧妃的行為舉止頗合胃口,順勢而為。

而如今,婧妃不主動了.......他知道宮中有些妃子,有了孩子便一心撲倒孩子身上去,畢竟皇宮母子關係最為牢固可靠,所以婧妃如今也是這樣?

理智上是能理解,可感情上.......

“太後娘娘駕到!”

太後怎麼來了?

皇帝下意識這般想,也順勢皺起眉頭,隨後意識到自己態度不對,很快站起身,露出一抹笑,去外麵迎接太後。

既然兩人達成了協議,在太後安分守己的情況下,他也不是那等之翻臉不認賬之人,自然會把太後好好地供起來。

“母後怎麼來了,若是有什麼事情,直接派人來吩咐一聲便成,何必勞煩母後跑這一趟?”

太後從殿外進來,見皇帝表情輕鬆,略微鬆了口氣。

來的路上遇見被皇帝訓斥走的宮妃,她還有些忐忑呢。

現在看來,情況也沒她想的那般糟糕。

“無事便不能來了?”

“哀家聽說皇帝為國事操勞,頗為擔心。雖然這是好事,可政務又如何處理的完?皇帝還是多顧著點自己的身體為好。”

“這倒是朕的不是,勞母後操心了。”

這也是場麵話罷了,雙方都知道太後專門過來,定然不會是為了這麼一句叮囑。

果然,太後也沒有拖延太久。

宮內關於楊妃和皇後爭撫養權的事都傳的沸沸揚揚,若不是皇帝之前一直為國事操勞,她早就該過來了。

聽太後提起楊妃,皇帝也隱隱約約記起後宮的傳聞。

畢竟這事鬨得大,慶喜自然是會如實告知皇帝的。

隻是太後這次來,是為了給楊妃爭撫養權?

這個想法猛一出現,就聽太後直接承認了。

“楊家如今也沒個數得著的人出來撐門庭,不過楊家本就是市井出身,到如今這等衣食無憂的地步,稱得上改換門庭,哀家也算對得起楊家的列祖列宗。”

“但是楊妃不一樣,好歹她是哀家帶進宮來的,這麼多年伺候哀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哀家也不忍心看她在宮中孤獨終老,若是有孩子養在身邊,有個盼頭總是好的。”

“不過陛下放心,哀家絕不讓陛下為難,袁禦女若是生了位公主,哀家便厚著臉皮替陛下要了,若是位皇子,楊家那點子底蘊,也是養不出一位皇子的,陛下便當哀家今日什麼都沒說過。”

太後這話說得直接,讓皇帝勉強升起些許好感。

如今有了太子和大公主,對於其他子嗣,皇帝雖然也期盼,但確實和第一個孩子出時的感覺不太一樣了。

更何況太子和大公主還是他親自教養過數月的,感情和其他孩子不同。

隻是區彆是區彆,那些孩子到底也是他的血脈,他們被當做宮妃爭權奪利的籌碼,皇帝依舊會不高興。

就算他知道不可避免。

所以,太

後的話語就十分有誘惑力。

楊妃,乃至於太後的意思,一來是他們不會參與接下來皇子妃嬪間的紛爭,二來,她們撫養這位公主的目的會相對純粹一些。

因而並沒有過多的猶豫,皇帝點了頭。

“好,朕答應母後。”

太後知道自己今日的請求被皇帝答應的可能性極大,可真正得到承諾,太後還是鬆了口氣。

“那就多謝陛下了。”

“太後與朕母子之間,何必言謝?豈不是生分了?”

這話兩人都知道是場麵話。

本來話題到這裡就該結束,隻是好歹袁禦女腹中的孩子若是公主,也會被她庇護在羽翼之下,算作楊妃和楊家的靠山,太後難得還是多了一句嘴:

“若真是為了那孩子好,哀家想著,還是儘快從皇後宮中搬出來。”

“住在皇後宮中,不合規矩不說,到時候那孩子的去留......怕也傷了皇後和陛下之間的夫妻情分。”

以前要是聽太後這樣說,皇帝定然嗤之以鼻,他與皇後哪裡還有什麼夫妻情分?不都是利益糾葛麼?

若不是皇後這麼多年辛辛苦苦,的確有苦勞,以及之前他上位,敬國公府也出了那麼一份力,幫了他一把,如今皇後是不是皇後還兩說。

隻是這話不能直接明說,所以他麵不改色道:

“袁禦女那性子,孩子不一定能活下去,皇後盯著反而是件好事。”

把利用皇後說的分明。

太後之前還擔心,不是擔心袁禦女生了皇子,楊妃無法抱養孩子。而是擔心萬一袁禦女真生了公主,皇後現在鬨這一出,為了太子,也為了大臨後宮穩定,打消皇後的某些念頭,皇帝會乾脆把公主交給皇後養。

一來,皇宮又能穩定了,二來太子地位穩固,三來,有了公主,至少這幾年,皇後彆想著再抱養第二個孩子......萬萬沒想到皇帝如此很絕,直接打算讓皇後竹籃打水一場空,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隻是,一想到那人是皇後,怎麼這麼痛快呢?

太後麵帶笑意的離開了,皇帝想送,卻被太後笑著拒絕。

而回去的路上,也巧了,太後和陸雲纓遇到了,畢竟去太清殿此處是必經之路。

“婧妃這是.....去探望陛下?”

陸雲纓福了福身,露出一個笑來:

“是,陛下忙於政事,之前不好打擾......隻是今日有了太後娘娘在前,臣妾怕是要做無用功了。”

“何必自謙,陛下看到婧妃,定然也是高興的。”

隨後太後看了看陸雲纓身後,沒見著兩位奶娘,表情就越發耐人尋味起來。

妃嬪單獨去見皇帝,沒帶兩人的孩子,其中的意思是個人都懂。

再加上最近宮中,被楊妃和皇後爭鋒相對搶孩子的流言壓下去的正好是婧妃失寵的流言......太後的笑越發意味深長起來。

是個聰明人。

彆人都說靠著太子,婧妃這輩子都能衣食無憂了。

哪裡能那麼容易呢?縱觀曆史,真正上位的太子又有幾人?

更何況兩個孩子還小,未來那麼長,不可知的事情多了去了,因而不如抓緊陛下寵愛,利用自己在陛下那的情分,為孩子們的未來保駕護航。

現在子憑母貴了,未來才能母憑子貴啊。

鑒於雙方還算和睦,太後也不吝指點一二:

“哀家剛剛去瞧了瞧陛下,心情可不算好,但如果是婧妃你的話,想必很快能讓陛下開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