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卻是一直都吃白鹽的。
王青前世看武俠的時候,隨便一個路邊攤做一桌菜都要個二三十兩銀子,顯得好像古人計價的單位就是銀子一樣。實際穿越到這裡之後,王青才知道,很多農家一輩子都沒見過銀子長什麼模樣,家裡放錢的地方常年是叮叮當當的銅錢。銅錢的購買力其實也正經不少,青山縣縣城裡麵的中檔餐館,花個三四十文就夠四五個人吃一次很好的席麵了。
王青被訓得越發蔫頭耷腦,“我記住了,洗菜的時候再不往裡麵加鹽了。”她真的是沒反應過來。在現代,彆說泥鰍這種必須加鹽才能清洗出來的東西,就是洗個水果,王青都要在盆裡撒一勺鹽呢。穿到古代之後雖然幫著燒了幾次火,但畢竟沒洗過菜,王青就一時順手了。
王學文是不管廚房裡的事情的,見劉月娥訓女兒,也隻聽著,並不插嘴。現在見這件事終於告一段落了,才喝了一大口蛋花湯,說起正事來,“聽說今年河西村有些人家的地裡害了蟲病了。”
劉月娥當即就皺了眉頭,河西村和河東村聽名字就知道相隔不遠,隻是中間有條河而已。地裡的蟲病傳起來可是很快的,於是劉月娥難免問道,“是哪家?”
“陳四兒他家。”王學文答得痛快,實在也是因為這個“陳四兒”在河東和河西兩村算是半個名人。這陳四兒雖然名字叫“四兒”,其實卻是他家裡的長子,上麵三個都是姐姐。陳四兒的親爹本是年近半百才有了這個兒子,為了給這個兒子多留下一些家業,陳老爹在嫁閨女的時候什麼都不挑,隻挑聘禮能給得多的人家。陳四兒出生的時候,他大姐已經到了嫁人的年紀,對親爹親媽這樣的做法當然是傷心的,嫁人後和娘家的來往也比較少。陳二姐和陳三姐從小就被爹娘洗腦長大,嫁的又是河西村本村的人家,於是結婚之後對弟弟也沒放開手,拚命幫扶,就連秋收的時候都是拚命收完婆家的地之後就往陳家來。
有了這兩個姐姐,陳四兒什麼都不操心,春天在地裡撒了一把種子之後就四處閒晃,日子相當“逍遙”。至於除草、捉蟲、收莊稼?那不都是姐夫的活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