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 薛家的飯桌(1 / 2)

大院內的居民,長久以來已將這片大院視為自己的家。

多數人的日常起居皆融於軍中的習慣,餐桌上的飯菜也多出自大院共享的灶台,家中生火做飯的景象實屬罕見。

即便偶有幾戶人家選擇在家自炊,其菜肴也不過是簡單樸素之味,難以與院中大灶精心烹製的佳肴相提並論。

因此,當薛正剛家決定自立門戶,開設自家小灶的消息,如同一陣颶風,在大院中掀起了不小的漣漪。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這一舉動背後的緣由,竟帶有一絲“霸道”的意味——

隻因薛家的愛女歸來,且身懷六甲,腹中孕育著三個小生命,無法適應大灶上那雖豐盛卻未必符合她特殊需求的膳食。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院內居民的紛紛議論。

有人不解,質疑為何大灶之食不能共享於所有成員,彆人家的孕婦也在吃啊,薛正剛的女兒為何就不能吃?有人則心生好奇,紛紛探尋其中緣由。

經過一番打聽,真相逐漸浮出水麵:

原來,是出於對女兒孕期營養與口味的極致關懷,薛家認為大灶的菜肴在營養搭配與口味上,難以滿足她身體的特殊需求。

畢竟薛家女兒懷的是三胞胎。

這一看似“挑剔”實則滿載愛意的理由,迅速在大院內傳為佳話,激起了大家對於薛家私廚美食無限的好奇與遐想。

眾人不禁紛紛猜測,薛家究竟是如何精心籌備,為這位準媽媽打造出了

一桌桌既營養又美味的佳肴?

薛家的餐桌,已然成為了大院內眾人矚目的焦點,這份關注如同溫暖的陽光,讓薛正剛心中滿是欣慰與享受。

他深知,這份特彆的關注很大程度上源於他那備受寵愛的女兒薛梅。

她的歸來不僅增添了家中的歡聲笑語,更以她那獨有的方式——三胞胎的奇跡,讓薛家成為了大院中的獨一份,閃耀著特彆幸福的光芒。

在薛正剛看來,女兒的嬌慣是理所當然,是她應得的,因為她的生活理應充滿美好與甜蜜。

對於旁人的議論或羨慕,薛正剛坦然以對,畢竟,誰人能及他家擁有如此珍貴的三胞胎寶貝?

這份獨一無二的榮耀,讓薛家在大院中獨領風騷,無人能及。

因此,當薛正剛邀請李玉新與王正寧共進晚餐時,其中不乏一絲炫耀的意味。

他樂於分享這份喜悅,讓朋友們親眼見證並感受薛家的幸福與溫馨。

而李玉新與王正寧,則是帶著滿滿的期待與好奇赴宴。

他們的心中既有對薛家美食的垂涎欲滴,也有對那傳說中美味佳肴的無限遐想。

他們渴望通過這一餐,揭開薛家餐桌上的神秘麵紗,一探究竟那令人向往的美味究竟是何等滋味。竟然能夠讓薛家夫婦不上大灶了。

早在肖峰他們沉浸在設計圖的討論中時,薛正剛便已悄然離開,特意向肖芸交代了今日的特彆安排。

他叮囑肖芸,今晚的菜肴既要彰顯出

薛家的熱情與好客,又不能過分張揚,要恰到好處地展現出家的溫馨與味道。

薛正剛的原話是:“這頓飯一定要又張揚又不張揚。”

肖芸與薛正剛共處多日,逐漸深入了解了這位長輩的性情,知曉他性格熱情,樂於待客。

尤其是對自己的女兒與女婿,更是滿心的驕傲與喜愛,時常不經意間便流露出那份溢於言表的自豪,想在人前賣排一下。

然而,當薛正剛提及晚餐的要求——“飯菜既要張揚又要不張揚”時,肖芸不禁有些困惑,這其中的微妙平衡讓她一時難以捉摸。

待薛正剛離開後,肖芸便迫不及待地向薛梅求解:“嫂子,薛叔叔他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我怎麼有點摸不著頭腦。”

薛梅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溫柔的笑容,解釋道:

“我爸啊,他是希望這頓飯既能讓人吃得心滿意足,感受到家的味道和我們的熱情,又不能顯得太過鋪張浪費,失了分寸。

簡單來說,就是希望菜肴看似樸素無華,實則滋味非凡,讓人吃在嘴裡,讚在心裡。”

肖芸一聽,頓時恍然大悟,原來薛叔叔追求的是那種既實惠又美味的獨特體驗,既要讓客人吃得滿足,又要體現出主人的謙遜與節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