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圖報(2 / 2)

“經常過去看看就是,東西就算了,他家又不是過不下去,說道你爹,還不是讓他家害死的,若沒有那件事兒,我們早就富貴了。”一提到當年之事,江氏又嘮叨起來,在她心裡,估計這輩子都不會原諒柴家。

馮源比母親更甚,衝著妻子吼道:“收起你那副菩薩心腸,他老柴家欠我們的,這輩子都還不清,我現在不收柴茂的錢,已經很不錯了,還要去接濟他?你個婦道人家,整日柴家長、柴家短,還有沒有羞恥心?”

“你......你......”這話把鄭氏氣哭了,捂著臉跑回屋裡,女兒還小,也被嚇哭了。

當天夜裡,鄭氏看著躺在身邊的丈夫,突然覺得好陌生,想不到他如此涼薄,如此忘義,看著看著,不由得淚如雨下。

半年後的一天,馮家的房頂漏了,馮源讓柴茂來幫忙修補,漏洞不大,很快就修完了,不料下房時梯子斷了,柴茂重重摔在地上。

當時沒什麼大礙,腿腳無事,身上也無事,想不到次日一早,柴茂竟胸悶不已,起不了床,範氏拖著病體請來大夫,給丈夫診治。

大夫說柴茂受了內傷,非常嚴重,需要好生調理,否則有性命之憂。馮家人得知後,江氏母子隻來了一次,給了兩錢銀子,此後再也沒有來。

鄭氏心寒到極點,她不顧身份,親自過來探望,給範氏留下幾件首飾,讓她變賣後給柴茂治病,得知此事,江氏母子大發雷霆,特彆是馮源,竟然打了妻子一頓,不讓她出門。

柴家並不富裕,柴茂的傷又很重,三個月後不治身亡。

江氏母子雖然涼薄吝嗇,但麵子上的事兒還是要做的,母子倆幫著範氏料理了柴茂的後事,假意噓寒問暖,範氏看著這對母子,心寒不已。

鄭氏很想過去,但婆婆和丈夫不許,她躲在屋裡偷偷哭泣,覺得柴茂太不值了。

柴茂去世,妻子範氏體弱多病,如何生活?娘家人看不下去,將女兒接回家,不久後給她找了戶好人家。

範氏沒能留下個孩子,柴家斷了後,街坊四鄰都很惋惜,他們多少知道一些柴馮兩家的恩怨,背地裡數落江氏母子,涼薄、無情、心腸狠。

對於這些戳脊梁骨的話,江氏母子可不在意,隻要自己日子過得舒服就行了。

自從柴茂過世,範氏改嫁後,鄭氏經常以回娘家的借口,去廟裡燒香,她一不求財、二不求運,隻是為了柴家誦經超度,在她看來,馮家虧欠太多。

轉眼過去一年,鄭氏有了身孕,這可把江氏母子高興壞了,自從孫女出生後,鄭氏一直懷不上,馮家的香火,成了江氏母子的心病,現在兒媳有了身孕,豈能不開心?

江氏請了附近最出名的穩婆,負責給兒媳接生,從第五個月開始,就把穩婆請到家裡,悉心照料兒媳,防止意外。

十月十六傍晚,鄭氏見了紅,二更順利生產,母子平安,江氏跪在祖宗牌位前不停磕頭,馮源拉著女兒欣喜若狂,次日一早就跑去西街,請王秀才前來,給兒子取名寶良。

寶良三個月大時,江氏先生了疑心:“咦!這孩子怎麼和柴茂有些相似?難道......?不會呀,柴茂去世一年,兒媳才有的身孕,怎麼會?”

江氏雖然心裡生疑,可想不出什麼原因,兒媳一向貞潔,除了回娘家,不去彆的地方,或許是自己多心了,小孩子幼年時,模樣不容易分辨,也是可以理解的。

到寶良周歲時,馮源也起了疑,確實和柴茂有幾分相似,疑惑之下,他質問妻子。

令他沒有想到,鄭氏一改往日溫和,說道:“老天有眼,佛祖顯靈,果然遂了我的願。”這話令江氏母子大驚。

鄭氏看著二人表情,正色道:“不錯,柴大伯是爹爹所救,欠我們家一條命,可爹爹與他親如兄弟,況且那種情況下,有良知的人都會出手,何談虧欠?這些年來,柴家幫了我多少啊?可我們呢,對得起人家嗎?柴大哥為了給我們修房頂,以致摔傷去世,你們竟狠心袖手旁觀,可憐柴大哥心善之人,竟連個後人也沒有,我從一年前開始,就常去廟裡求願,希望柴大哥投胎到我腹中,讓我好生撫養成人,也算為我們家償還虧欠,我一個女人家,能夠做到的,也隻有這樣了,老天真是開眼,佛祖果然顯靈,遂了我的願。”

鄭氏穩了穩心神,繼續道:“我爹是個屠夫,字都不認識,可他教導我們姐妹弟兄五個,說人生天地間,恩義最重,施恩不圖報,知恩不忘報,是大丈夫所為,這幾年我過得太難受了,整日受良心譴責,難道你們沒有嗎?”

說完此話,鄭氏抱起寶良進了屋,江氏母子愣在當場,不知如何作答,更不知如何決斷。

江氏的話,把馮源給嚇住了,他支吾道:“娘,那......那該咋辦呀?”

“哎!柴家人都不在了,還能咋辦?好生把寶良養大,算是贖過吧!”江氏說完此話,坐在床上扭過頭去,不知在想些什麼。

好半天,馮源才回了屋,此時妻子兒女都已睡下,他胡亂往床腳一躺,迷迷糊糊睡著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馮源似乎看到柴茂在自己眼前晃動,也不說話,他陡然驚醒,發現剛才是夢境,又突感渾身發冷,原來夜深天寒,自己沒有蓋被子。

次日起床,馮源生了病,應該是昨夜著了涼,江氏也病了,症狀和兒子差不多,原本隻是個小病,不過江氏畢竟年紀大了,小病轉大病,沒能熬過去,半年後去世。

自從那次著涼,馮源也是小病不斷,而且經常做夢,夢中全是柴茂的影子,母親過世一年後,他去杞縣走商,返程時騾子突然受驚,他跌倒地上摔成重傷,兩個月後撒手人寰。

鄭氏做了寡婦,可她並無多少悲涼,在父親的幫助下,開了家肉鋪,生意很是不錯。

一年後的這天,東街劉大娘過來買肉,和鄭氏閒聊起來,無意中說道:“柴茂的娘子範氏,不是改嫁到北郊柳家了嗎,聽說她當時已經有了身孕,過門六個月就生了兒子,那孩子肯定是柴茂的,可憐這個範氏,半年前去世,聽說柳家人對她生的那個孩子很不待見,常常說要賣了,可倆老柴家,有個後人還遭此磨難。”

“咣當”一聲,鄭氏手中的屠刀,一下子落在板上,把劉大娘嚇了一跳,鄭氏追問道:“大娘,您老說的是真的嗎?那孩子真是柴茂的?”

“那還有假,範氏娘家人都承認了,還想要回那孩子呢,可柳家不肯,非要賣掉。”劉大娘說完,提著肉走了。

知道柴家有後,鄭氏欣喜若狂,當天下午就去了柳家,花錢將孩子買下來,這孩子眉毛隨範氏,嘴巴眼睛耳朵等,與柴茂一模一樣,兒子寶良隻是與柴茂相似,可這孩子卻和柴茂如模子刻出來一般。

接到孩子後,鄭氏又去說通範氏娘家人,將其收養,還給孩子改名叫柴秀。

轉眼多年過去,孩子們都長大了,也各自成了家,柴秀的婚房,就是當年老柴家的舊居,柴茂過世後一直空著,鄭氏已經修繕一新。

柴秀早在鄭氏口中得知自己的身世,可他一直稱呼鄭氏為母親,在他心裡,鄭氏就是自己的親娘。

柴秀比寶良大一歲,兩人一起長大,親如兄弟,成家後依然如此,相互扶持,相互幫助,看著他們和睦相處,各自過上幸福日子,鄭氏大為欣慰,她心裡總是再想:“或許公公和柴大伯,想當年就是如此感情吧!”(故事完)

【寫在最後】

知恩圖報不要躲,記人恩情莫要忘,正如鄭氏的父親教導子女的話:人生天地間,恩義最重,施恩不圖報,知恩不忘報,是大丈夫所為。

柴家人懂得感恩,馮侖和兒媳鄭氏也是如此,可惜江氏和馮源母子不懂這些,母子倆寡恩刻薄,根本不懂馮侖和柴鬆之間的兄弟情義。

這二人把家境窘迫的罪過,全都推給柴家,索取多年不懂感恩,就算柴茂為了給他家修屋頂,搭上一條命,都沒換來他們的感恩之心,可他們卻沒有反過來想,若是沒有那次意外,馮家豈不是因柴家而富貴嗎?

說實話,真的為柴茂感到不值,可積善之人必有後福,柴茂的兒子被鄭氏養大,過上幸福日子,他在九泉之下,也該欣慰了。

反觀江氏母子,被鄭氏一頓數落,一個病亡,另一個與柴茂相似,摔傷而亡,這也算是報應了。

鄭氏雖出身屠戶之家,但有個好父親,受此教導,心善正直,鄭氏的仁義大度,隻得世人敬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