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沒有最糟隻有更糟,王弟你太激進了!(1 / 2)

慘!

太慘了!

長治盆地在兩千餘年後似乎並不重要。

但即便是在一千餘年以後的戰亂年代,長治盆地都對掌控太行山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意義!

隨著長治盆地的淪陷,大秦將失去對太行山的主導權,秦趙二國在太行山地區的攻守之勢已然發生轉變。

而更慘痛的則是副將羌熊所部的大敗!

每一名可堪擔任都尉的將領對於大秦而言都是寶貴的財富,但僅此一戰,大秦便付出了一名副將、兩名都尉的慘痛代價!

而那三萬餘將士的戰死更是讓大秦本就不充裕的兵員雪上加霜。

戰事發展至此,便已是一場足以寫入史書的大敗!

數息之後,蒙武才打破了沉寂:“封泥印信可曾核對過?”

“上將軍齮怎會大敗如斯!”

聽聞蒙武此問,所有將領都齊刷刷的看向蒙恬。

這一戰敗的太慘了。

很多人都如蒙武一樣,對這份軍報的真實性產生了質疑!

畢竟,領兵之人可是桓齮啊!

在白起、蒙驁、麃公、王齕這一批大將離世之後的當今大秦,桓齮絕對是大秦能排的進前三的大將。

就在去年,桓齮才剛剛獲封上將軍,成為與王翦並肩的大秦兩尊上將軍之一。

如此大秦柱梁之將,即便兵力僅有敵軍的三成也不至於敗的如此之快!如此之慘吧!

蒙恬肅聲道:“儘數核對過了,傳令兵乃是上將軍齮的家兵,必不會有失。”

蒙武沉聲發問:“為何現在才收到軍報?”

蒙恬認真解釋:“趙武安君在出滏口陘的同時便派遣輕車襲擊了各陘口關隘,阻截了傳訊之途。”

蒙武無奈的閉上雙眼:“也就是說,此訊為真?”

蒙恬也很無奈:“九成九為真!”

見嬴政也緩緩頷首,大殿之內響起一片嘩然。

“這份軍報竟是真的,我大秦前線竟已糜爛如斯!”

“但,東線領兵之將可是上將軍齮啊!副將熊亦是悍將,即便會敗,又怎會如此大敗!”

“這定是趙軍偷襲所至!”

“而今趙軍陳兵三十萬攻我大秦,上將軍齮所部卻僅剩八萬餘將士,險矣!”

早在去歲武安之戰時,秦軍將領們已經知道了李牧能打。

但他們沒想到,李牧竟然這麼能打!

嬴政聲音沉穩的開口:“此戰,趙國趁我大秦不備,撕毀盟約大興兵,行背盟偷襲之舉。”

“無恥至極!”

“上將軍齮所部兵寡,敗亦常事,諸卿無需慌亂。”

“背盟之仇、血債之恨,皆當以血報償之!”

嬴政直接給此戰下了定義。

趙國背盟行不義之戰,秦國當攜大義出兵。

趙國行偷襲之舉,上將軍齮敗也無錯。

群臣當即拱手:“臣附議!”

嬴政沉聲道:“現在,議一議該當何如!”

又是一句話,將朝議的話題引向正軌。

蒙武上前一步,拱手一禮:“啟稟王上,趙武安君兵出滏口陘奪長治地,又出井陘威逼晉陽。”

“此舉可能是以重兵逼迫上將軍齮無法救援長治盆地,臂助趙武安君所部侵吞太行山。”

“然,末將卻更傾向於趙國此戰所圖甚大。”

“趙國絕對不會在侵吞太行山之後便收兵止戈!”

“故而末將諫言,發兵二十五萬以增援上將軍齮所部,且當儘快發兵,以免趙國攜大勝之勢繼續進軍。

從軍事層麵考慮,蒙武的選擇是正確的。

彆管是不是偷襲,李牧都一戰打掉了桓齮三成兵力,這足以證明李牧絕非易於之輩。

在前線雙方將領能力相差仿佛的情況下,如果想要獲得勝利,後方能給的支持隻有更多的兵馬和糧食!

韓倉趕忙上前質問:“然,現下正是秋收之際。”

“若於現下大興兵,秋收怎麼辦!”

“我大秦糧倉內的糧食根本無力支撐四十餘萬大軍在外久戰!”

長安犁讓耕種變得更加便捷。

但長安犁它管種不管收啊!

長安犁確實在耕種階段節省了更多的人力、幫助大秦開墾了更多的田畝。

但如此一來,大秦秋收之際需要的人力反而更多了!

蒙武心下無奈,誠懇的說:“至少也要儘快增兵二十萬!”

“如此上將軍齮方才能在趙軍的兵鋒之下形成守勢。”

“否則,疆域淪陷,我大秦的糧食隻會被趙國收割,成為資敵之糧!”

韓倉希冀的發問:“隻增兵五萬,能否助上將軍齮之能形成守勢?”

“隻需半個多月我大秦就能完成秋收,一個月後自然可以大興兵增援上將軍齮。”

“上將軍齮隻需要堅持一個月,我大秦此戰便能更加充裕!”

蒙武搖了搖頭:“本將以為,這很難!”

其他將領也儘數搖頭。

李牧速戰的目的就是為了打崩秦國的信心,逼迫秦國放棄秋收立刻調兵北上。

他的目的達到了。

在長治戰役後,大秦的將領們普遍不看好桓齮能夠僅憑十三萬餘兵力擋住李牧的三十萬大軍!

就在此時,嬴成蟜突然開口發問:“隻有趙國的動向嗎?”

“楚國方向未曾有消息傳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