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杜雲彤饒有興致地看著馬逐溪。
馬逐溪道:“我能寫得出治國策, 便能寫得出反治國策的文章。”
上道。
跟她想的一樣。
自相矛盾雖然不是一個好法子, 但若是持盾之人並不知道如何完美地運用盾,那便是一個好的不能再好的法子了。
鄭勉盜用的治國策有多驚才絕豔, 馬逐溪的反治國策便有多振聾發聵,鄭勉開篇的驚豔,不過是給馬逐溪當了墊腳石而已。
杜雲彤滿意點頭, 這才是能寫出治國策的人,不是迂腐的書生, 不是死板的文人, 是胸有丘壑的謀士, 更是可寄萬裡的良臣。
“殿試尚有一段時日,這段時間, 公子專心鑽研文章便是。”
杜雲彤道:“我會把公子安排在殿試那一日。到了那一日,便看公子的發揮了。”
天子腳下,出了這種冒名頂替之事, 讓原本對世家大族多有不滿的寒門更會厭惡世家。
科舉是寒門唯一的晉升之路,如今連這條路都被世家用權勢堵上, 寒門再想要出人頭地,光耀門庭,除非先把橫在他們麵前的世家除去, 才有可能實現心中報複。
這便是杜雲彤為秦鈞打算的,用寒門之力, 去拔除某些藏汙納垢徇私枉法的世家。
這條路, 很多人走過, 女皇武則天便是個中翹楚,用寒門打壓關隴貴族,最終改朝換代,成了華夏史上的第一任女皇。
當然了,這條路也有利有弊,女皇就是有點用力過猛,在選拔出大量賢才的同時,也弄出了很多濫竽充數之人,後來李隆基上位,罷黜了不少官員。
有著女皇的前事之師,杜雲彤痛定思痛,覺得她堅決不能走女皇的老路,巨唐強盛,胡亂折騰也沒什麼,哪怕出了安史之亂,後期照樣能打到周圍異族跪著叫爸爸。
巨唐有資本折騰,大夏可沒這麼雄厚的財力物力。
大夏朝本就處於風雨飄搖的時期了,無論做什麼決定都是要思慮再三的,如一艘破破爛爛的船,行駛在波濤洶湧的大海裡,誰也不知道,下一個巨浪打來,這船還能不能撐得住。
她現在能做的,就是給船加固加固甲板,給帆打打補丁,剩餘的,便看秦鈞的超常發揮了。
秦鈞悍勇,從無敗績,但這個世界上,能夠左右戰局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比如糧食,比如軍費,這些都是秦鈞解決不了的。
抿了一口茶,杜雲彤看向麵前的馬逐溪。
若是籌劃得當,馬逐溪被鄭勉冒名頂替的事情,能讓鄭家吐出不少糧食呢。
滎澤鄭氏占據著中原之地,中原之地便是天下糧倉,以一州之力,支撐著大夏朝除卻薑度麾下的地區的所有地方的軍糧。
這也是鄭氏雖然在朝中身居高官的人不多,但在世家上仍然排得上號的最主要原因。
說起來杜雲彤挺心疼中原百姓的,因為扛著大夏朝糧倉的重任,所以根本沒有其他精力去發展經濟,導致中原之地雖處於大夏朝腹地,地勢平坦,沒有山脈,本是一個繁榮昌盛之所,偏偏給過成了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貧困日子。
世人常道,江陵之地風水好,出高官大賢,真的是風水好嗎?杜雲彤覺得未必。
江陵繁榮,家家戶戶都上得起學,當地官員沒有糧食任務,商稅的壓力也不大,各項指標都容易完成的情況下,自然就會重視學子,以每年出的學子來提升自己業績了。
學習氛圍好,學子們若肯努力,通過童試鄉試並非難事。
一旦參加科舉進入朝堂,江陵的高官也會多加庇佑他們,高官大賢,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但是中原之地,遠遠沒有這般好的運氣。
每家每戶都忙著種地,根本沒有銀錢去送孩子上學,官員們又扛著糧食重任,直接關係到自己的官職考核,出一兩個學子,遠不如多一兩個壯丁種地,多產點糧食來的實在。
環境就是這個環境了,跟江陵的學子們根本就沒在一個起跑線上,中原之地的學子跑斷腿,可能還抵達不了江陵學子的起跑線。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除卻皇帝的失職,刻意引導外,當地的世家也脫不了乾係。
中原之地論繁榮比不了江陵,論悍勇比不了北地和蜀地,論物產之豐富又比不得青州,若想在世家裡站穩跟腳,可不是就死命發展農業,把控大夏糧倉了嗎。
結果一把控,就把控到如今這個局麵。
杜雲彤看到各地的學子名單時,都替中原的百姓感覺委屈。
彆的州地一大串,密密麻麻寫滿了學子的名字,中原呢,稀稀拉拉的幾個名字,還有一個鄭勉是冒名頂替的。
委屈,太委屈了!
她都想勸勸秦鈞,先對中原下手算了,一來得了中原之後,不用再被鄭氏卡著糧食,二來麼,中原也該發展發展了,除了糧食,他們還能做很多事。
心思一動,杜雲彤問道:“公子對中原之地,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