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菜很快就捧著兩瓶酒回來了,用抹布細心擦拭了一下交到了北原秀次手上,而北原秀次拿著盯了一會兒,看了看標簽,將其中一瓶擺到了安芸英助麵前,微笑道:“安芸先生,這是我們自用的酒,原本是不對外銷賣的,但您來了我們店裡,我們有責任讓您心情保持愉快,如果不介意,可以不可以允許我用這一瓶酒將您手裡這瓶換回來?”
安芸英助有預感北原秀次要掏壓箱底的貨了,但他也沒放在心上。他是把手上的酒說的幾乎一文不值,但實際上這瓶奈良來的花八放在日本也算是一級品了,畢竟一瓶價格頂普通七八瓶的錢,北原秀次想再拿出比這更好的酒,在他看來不太可能。
他隻有饒有興趣的看著麵前的瓶子,笑問道:“這瓶酒好?”
北原秀次含笑點頭:“這瓶酒好!”
純味屋酒劣料理好,這一直以來飽受詬病,而酒類利潤頗高,北原秀次也曾動過心思想自家釀酒來賣,同時操作起來也很方便,工具都是現成的。
福澤直隆以前釀過酒,也想過搞釀售一體化,那大概是每個居酒屋老板的夢想了,不過福澤直隆有點背,乾啥啥不成,自然果斷失敗了。
不過等北原秀次動了心思後也嘗試了一番,結果也沒好多少。
不是說他釀酒失敗了,日本清酒製作很簡單,就是脫胎於中國黃酒,工序基本一致,真的是鄉下作坊也能乾的事兒——日本清酒最初起源自口嚼酒,而口嚼酒實際上是酒和酒糟的混合物,一口喝下去真是一口碎渣,口感極差。
隨後古代釀酒師又在口嚼酒中加入石灰,在把渣滓沉澱後隻取上層的清液,算是一種新酒,重新命名為“清酒”。
這就是“清酒”這個詞的由來了,隻是加入石灰後口感更糟,澀的讓人頭皮發麻,幾乎讓人無法忍受。這種倒黴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公元八世紀,朝鮮古國百濟終於將中國黃酒的釀造方法傳入了日本,日本人這才學會了用曲發酵來釀酒,釀製出來的酒不但清澈透明,而且氣味米香濃鬱,至此現代清酒才有了雛形。
所以,日本清酒最初就是口嚼酒的原材料——大米,加上中國傳統黃酒的製作方法——曲製法,最終混合而成。雖然經千多年發展,到了今天兩種酒有了很大差異,但基本工序依然沒變,核心還是在於酒曲的製作——福澤直隆之所以失敗,就是搞不到人家世代相傳的獨門酒曲,隻能使用大路貨色,釀出來的酒成本高味道差,直接敗退。
那換了北原秀次想釀酒賺錢,他的【廚藝】技能雖然不能直接使用來釀酒,但可以製作酒曲——簡單說,就是在蒸大米中加黴菌,算是另類的處理食材——而被動【食神的眷顧】可以使完成品小概率提升一個等級。
他花了三十多次才僥幸製作出了【完美的酒曲】,其餘大量的【劣製的酒曲】、【普通的酒曲】全被他直接扔了,然後拿這【完美的酒曲】開始嘗試釀酒,完全依古法而來。
首先是磨米,這一步被稱為步合,也就是將糙米外層磨掉,轉化為半精米狀誠。糙米外層中含有蛋白質和氨基酸等可以使清酒美味的成分,但這些成分過高反而會使酒味變雜,因此要將糙米的外層磨掉一部分,至於磨掉多少看情況而定,比如磨掉40%,這就叫60%精米步合;
其次是洗米,把米洗淨浸泡,同時讓大米的含水量上升;
再次是蒸米,架大鍋生大火,把米蒸熟;
再再次是將少量蒸好的大米放到淺底木盆中,放入酒曲和適量的水,然後拚命攪拌數天,製成酒母;
再再再次是將酒母、大量蒸好的米裝入木桶中靜置。在酒曲的作用下,米中的綻粉會被分解成可促進酒精發酵的糖類;
最後,就是把木桶裡經過發酵已成為成米糊狀的大米裝入袋中,用大力壓榨,流出來的就是清酒了。
以上工序來自於北原秀次吃掉的一本技能書《東瀛山海名產》,裡麵七成是傳統日式料理食材采集方式,三成傳統酒類製作方法。
北原秀次是成功把酒釀出來了,但他算了算不劃帳。前後一共用了三十五天時間,雖然大部份時間都是花在靜置上了,但他還是搭進去了整整兩天一夜,更發動了全家五次休息日集體勞動,把所有人都累了個半死。
更重要的是,這還是試製,就是在檢驗配方,像是90%精米步合蒸了一鍋,80%精米步合蒸了一鍋等等,最終僅得到了七袋米糊糊,壓榨完後扣掉明顯品質很濁很差的,僅得到純淨好酒17瓶——他覺得賣的話,就算是按特級好酒賣,一瓶三五萬円,也才七八十萬円,還不如老老實實開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