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自己要有理論,提出第四產業(2 / 2)

重生資本狂人 傑奏 3761 字 3個月前

誠然,香江隻是一個城市,論總體量免不了落於下風,但香江憑借香江國際金融中心、香江日元離岸中心等等,甚至香江國際數字中心本身的國際樞紐,對各種資源的吸引力,來彌補“小”的劣勢,進而能夠做到“小”卻精乾。

說白了,香江國際數字中心互聯網的在線服務訂閱用戶裡,商業、正府、社會機構等等的非個人用戶比例多,顯而易見地消費能力強,正如十多年前個人電腦大獲成功,並非因為真的是個人使用的電腦,而是無數中小型企業用不起壟斷的大型計算機,恰好個人電腦配合著電子數據表格、文字處理軟件、微型數據庫“三駕馬車”,能夠滿足客觀存在,並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

“香江國際數字中心和香江數字港,會致力於為園區企業提供最友好的環境,成為第四產業的孵化器。”高弦高總裁提出了“第四產業”的概念,讓場內眾人精神一振,新噱頭就意味著新機會、新風口,懂的都懂。

僅僅顧名思義,“第四產業”是順著泛指農業的第一產業、泛指工業的第二產業、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沒有包括的其它領域,所組成的第三產業,這個思路,提出來的。

其實,“第四產業”這個概念還真不是高弦首創的,區彆在於,什麼產業有資格列入第四產業。

比如在過去的一九八零年代,列根的新自由市場主義興起,開始給資本鬆了綁,大型企業並購此起彼伏,垃圾債券四處泛濫……金融涉及到的雞的屁,在國民經濟體係裡的比重,提高到了百分之四十,當時就有統計學家提出了,把金融業從第三產業裡分出來,做為第四產業。

隻不過,這個觀點不能服眾,像各項判斷依據裡“引領性”這條標準吧,金融服務便不符合,追根溯源到公元前古巴比倫寺廟的貨幣保管和放貸業務,就是資金的信貸融通生意,再到股份製的英格蘭銀行的成立,乃至如今,這個內核沒有變化。

而由創新高科技產業這個詞最容易先聯想到的信息產業,列為第四產業,就比金融業合格多了。台下眾人剛開始的時候,都以為高弦指的是這個觀點。

然而,高總裁雖然提到了信息產業,但他有自己的理論體係,進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完全新穎的觀點,數據產業做為第四產業。

何為數據產業?

還是從信息產業先說起吧,信息產業在“遞進性”這條第四產業認定標準上略顯不足,比如硬件的製造更接近於泛指工業的“第二產業”;軟件領域諸如使用信息技術的媒體,說白了,報社電視台全麵普及了計算機排版印刷,就不算第三產業了嗎?

所以,高弦就給出了數據產業這個更清晰的劃分思路,代碼編程是數據產業、無廠芯片設計是數據產業、互聯網在線服務是數據產業、科技金融是數據產業……總而言之,都適合香江的經濟環境大力發展。

這個讓人耳目一新、豁然開朗的闡述,按照稍後媒體的報道,就像已經申辦成功的一九九八年香江亞運會.

舉辦方案已經通過,明晃晃地擺在那裡了,社會各界都有了明確的目標,進而各種相關建設和調整,都有了依據,誰支持、誰使壞,一目了然。

在香江國際數字中心的基礎上,以數據產業作為第四產業,藍圖勾勒得大家都不迷茫了,如果進而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之後的又一個公認發展目標,同樣地讓人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