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被劉備陣營悶聲不響拓地千裡的消息所刺激,也不得不強行冒進提速,加快對周邊其他孱弱諸侯的收割節奏。
不過205年的曹操,實力終究不如原本曆史上五六年之後的他那麼強。
少掉了半個幽州、青州全境、徐州全境、淮南,還有大半個渤海郡,讓曹操的動員能力和錢糧家底,比曆史同期變薄了將近三成——而且曹操少掉的這三成,幾乎都加到對麵的劉備身上了。
僅僅一年的休養生息和恢複,也注定不夠回太多血。這就注定曹操想對韓遂、張魯用兵,規模絕對大不了。
正月的最後幾天,許都朝廷高層緊急磋商秘議了一番,最終敲定的短期用兵規模,隻在四五萬人之間。
曹操倒是想過要用更多的兵,但被荀彧死死拉住。
荀彧雖然沒去過南鄭,沒有實地翻越過秦嶺,但他讀書多,又常年處理內政,見多識廣。他從往年的稅賦上計賬目中,就看得出和平年代時漢中之地給長安、雒陽朝廷繳納錢糧,運輸成本有多高。
荀彧稍一計算,就能算出維持一支大軍長期翻越秦嶺作戰,要花掉多少錢糧。所以他堅決不讓曹操擴大用兵規模,力勸曹操一定要走精兵強將路線。
曹操被荀彧擺事實講道理,條分縷析梳理了一遍,最終才不得不承認荀彧說的有道理。
而事實上,如果曹操不聽荀彧的,他很可能就會釀成大禍——曆史上,就因為曹操跟劉備打漢中之戰時,需要動用數十萬大軍翻越秦嶺入川。軍隊沒能快速推進、跟劉備對峙住之後,光是前線士卒吃飯就差點把曹操吃死了。
後來宛城侯音的起事,陸渾今洛陽嵩縣孫郎的起事,都是因為宛雒一帶百姓受不了被征發去長安、漢中運糧服徭役,紛紛反曹,響應關羽對襄、樊的北伐。
可以說要是讓曹操敞開了打,他調動的兵力至少能把雍涼和司隸全境都吃窮、把這三州的民力都耗儘在運輸上。這也是曆史上曹操最後打不下去的主要原因。
不過這一世,曹操沒有那麼狂。因為他的成功還沒那麼徹底,做人也就更謙虛低調了,更能聽勸——曆史上的曹操,後期哪能聽得進荀彧的勸?荀彧都被稀裡糊塗寄了。
曹操最終歎息拍板:“四萬就四萬吧,打陳倉時,先用四萬。若是有所損耗,後續再派援軍補齊,湊夠五萬人後南下漢中!
既然關中、漢中運糧不易,也不該一下子用兵太多,分批增補就是。後續各批援軍抵達前線的途中,也能隨軍押運一些糧草。如此也省掉幾批運糧的徭役民夫。
隻是,兵力這麼少,還想克儘全功。文若以為,當以何人為將,才能當此大任?人數已經少了,選人方麵,必須是精兵強將才行。”
對於走精兵路線,荀彧荀攸倒是都沒有反對。在糧食運輸損耗大的作戰環境下,少量精兵當然比大批烏合之眾更好用。
最終討論的結果,就是讓夏侯淵掛帥,精選精兵四萬作為第一批次,再留兩萬人作為後援,每隔一個月派一萬人去前線,順便也為全軍多運去一兩個月的糧草。
這樣既減慢了前線吃糧的速度,也減少了後方運糧的民夫。讓增援部隊運糧,運到前線後就不用回來了,直接就地投入戰鬥。
將領方麵,曹操給夏侯淵配備了徐晃、張繡、路招、馮楷等。
此外,如今關中原本就有鐘繇坐鎮,有西涼降將段煨守華陰、弘農。
夏侯淵既受重任,到了長安後,關中地區原本的人馬,他也都可以調度,曹操把整個潼關以西的事務都委托給了他。
另外,如今作為曹操“盟友”的馬騰,也可以幫夏侯淵出力。
隨軍謀士方麵,考慮到此戰會用到不少西涼係出身的將領,有張繡還有段煨,曹操就把賈詡派過去,既是幫著夏侯淵監督諸將,也是協調那些西涼出身的將士。
後勤調度有鐘繇,隨戰參軍有賈詡,應該能把夏侯淵的短板全部補齊。曹操這樣的安排,也算是苦心孤詣了。
同時,曹軍隻從關東抽調四到六萬戰兵的話,也不會讓東線跟劉備相持的防線戰力下降,抽走的人數不多,保密工作做好一點,劉備軍幾個月內都是不知道消息的——
誰讓張魯、韓遂這些諸侯,都位於大漢的西北方,而劉備的勢力在大漢的東南方和東北方。韓遂張魯是天下離劉備最遠的諸侯,道路又險阻,消息傳遞慢是很正常的。
哪怕劉備哨探細作的工作做得再好也沒用,這是自然地理環境決定的。就像劉備悄悄偷襲打公孫度,曹操也要很久才能得到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