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陳琳寫的就是“尚書記朝會、公卿充員品而已”。
如今的公卿,大多是位高而無實權。
而諸葛瑾也是著實被魯肅的這番“細化落實”思路給驚到了,一時不知如何評價。
主要是魯肅的說法,跟他原本所知的曆史,已經偏離得越來越遠,讓諸葛瑾居然有一種無力感:真要是這樣發展下去,自己作為穿越者的先知先覺,將更快流失、失效。
諸葛瑾不由有些冒冷汗,心中惶恐暗忖:“聽子敬這番分析,等於是把曹操‘重設丞相’這個舉動,徹底釘到了‘開曆史倒車’的恥辱柱上,是權臣架空天子的逆舉典範……
我軍真要是這麼上表定性了,那將來豈不是再也不能自己打自己臉?等劉備重新統一天下,也沒法再設置丞相職位了吧?因為丞相這個職位的設置,本身就已經被賦予了非常惡劣的象征意義。那將來二弟也當不了大漢丞相了,大漢三興之後,可能就沒有丞相了……”
一想到這一點,諸葛瑾要說不覺得惶恐迷茫,那是不可能的。
因為“諸葛亮未來會當上丞相”,這個想法,在後世懂曆史的人腦中,都屬於最深入人心的T0級認知。
但是,偏偏因為曆史提前了那麼多年,尤其漢中之戰提前十一二年打,以至於把曹操在漢中之戰前剛剛做下的那樁逆舉,從“封公封王”,提前到了“重設丞相”。
如此一來,“重設丞相”行徑背負的曆史罵名,注定要重得多,關鍵是沒趕上好時候。
這樣想想,一切倒也順理成章——曆史上劉備徹底認定“朝廷被傀儡”時,曹操做了封公封王的壞事,所以後來諸葛亮掌握季漢的實權後,就堅決沒有做這兩樣事情,諸葛亮最終也隻是武鄉侯。
有些時候,己方能做些什麼,不能做些什麼,也是會被敵人留下的“曆史記錄”所塑造的。這是一個複雜的二級混沌係統。
鬱悶迷茫了好久,諸葛瑾總算是接受了這個現實:罷了,官職,不過是一個名號而已。其實關鍵是真正的權力結構,至於掌權的那個官,具體叫什麼名字,重要麼?
沒有丞相,就仍然回去用司徒司空的名號,大不了實際上掌握的是丞相的權力就行。
能夠做事,能夠把自己執政的理念推行下去,那才是關鍵。至於官職名稱,不重要!
他諸葛瑾是實打實做事的,二弟也是做事的。
他們又不是曆史穿越小說的主角,那些穿越小說要搞些越往後朝代才出現的官名,來顯得主角“改革官製、推動曆史進步”了,那不過是為了讓讀者更有代入感,降低大家的理解成本。有些則是為了回收曆史名梗,或者滿足集郵癖,好讓那些曆史小說寫手多賺點錢。
徹底想通這點後,諸葛瑾也就不糾結了。
“子敬所言甚好!這個想法很有創見,之前倒是我一直燈下黑了。沒錯,主公一直強調,他畢生所行,‘每與操相反’,如今這一輪,自然也不能免俗。
我也同意,勸進表官時,把‘廢黜三公、重設丞相’作為曹操的一項罪行來強調,然後我軍就要‘複古、恢複大漢成法’。三公和尚書令、侍中,都可以直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