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批準了諸葛瑾和魯肅的反饋意見,讓諸葛亮再最終整合調整之後,便派人聯絡劉璋、袁譚等人,暗示他們照著這個最新的名單和官職上表。
不過,考慮到路途遙遠、周折繁冗,至少要來年正月上元節後,表章才能送出。
而且上表的使者都是德高望重的文官,經不起顛簸,一路上連日行百裡都做不到,估計再要一兩個月,才能送到許都。
隨著這番折騰,曆史的車輪,也悄然轉入了建安十二年。
劉備和諸葛亮,留在江州過了這個年。而諸葛瑾和魯肅、關羽,則是趕到武昌過的年。
從正月初一到十五上元,江州城裡和武昌城裡,都是不約而同一派“接著奏樂接著舞”的祥和氣氛,沒什麼可贅述的。
劉備陣營去年苦戰了大半年,終於取得了重大的戰果和突破,過年自然要好好放鬆慶賀。
上元節過完後三天,劉備就吩咐李嚴先帶領兩萬軍隊,沿著長江順流出川,回到長沙郡駐紮就糧,以減輕江州這邊的軍糧壓力——這也是劉備軍跟劉璋達成默契後,首次履約撤軍。
按照劉備的規劃,上元節之後,他就會先退兵兩萬,以示誠意,然後劉璋就要依約上表。等再過兩個月,劉璋的奏表順利送達、事情辦妥,就再撤兩萬。
至於四萬人撤走後,要不要繼續撤,撤多少才算是完成了“撤軍一半”的承諾。這個就要看後續的天下形勢進展、以及劉璋的配合程度了。如前所述,這些主動權都是握在劉備手上的。
……
劉璋那邊,最終聽法正帶回消息說、劉備已經履約撤走了第一批兩萬人的軍隊。劉璋自然也隻能履約,上表勸天子給劉備封王、給劉備陣營的核心文武升官。
不過,事到臨頭,拿到劉備要求的最後一版表文內容,劉璋還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因為最終版裡,涉及到對曹操廢除三公、另設丞相行徑的抨擊,認為這一切“乃欲摧撓棟梁,孤弱漢室,除滅忠正,專為梟雄”。然後,劉備才會順勢表奏三公等人選、建議天子恢複舊製。
對於劉備究竟希望表哪些人為公卿,這事兒劉璋是不在乎的。但表章裡這樣給曹操的行為定性、罵得那麼慘烈,這讓劉璋不得不掂量掂量。
他還是希望給自己留點騎牆的空間,彆把人得罪得太狠,這樣不管曹劉最終誰勝誰負,他都好做人留一線。
不得不說,劉璋最終的這個顧慮,都是魯肅為劉備補充的那些意見導致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魯肅的政治眼光和斡旋手腕,絕對也算是當世一流,甚至有些細微末節的專長之處,完全不亞於諸葛瑾、諸葛亮兄弟。正是魯肅調整後的操盤策略,逼著其他諸侯在站隊問題上更加難以騎牆。
最終,劉璋還是分彆問了黃權、王累和法正,想看看有沒有什麼騰挪空間。
而麵對主公的幻想,這次連黃權都慫了,苦勸他彆再折騰了,以免惹禍。
劉璋卻優柔寡斷不甘心,就又問法正:“我自然也不願惹禍,卻不知孝直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在不惹禍的前提下,避免得罪曹操得罪得太狠?”
劉璋都這麼問了,法正當然要瞌睡送枕頭,當下立刻就表示:“主公非要做人留一線的話,也不是沒有辦法,可讓吳懿、費觀書寫此表,然後主公署名即可。
萬一將來曹公和玄德公之間爭競出了意外,主公不得不重新討好曹公時,便可把吳懿、費觀推出去,陳情說他倆已經被劉備控製,隻是名義上依然是主公的部曲,所以得罪曹公並非主公本意,主公也是被逼的——
當然,此事必須嚴加保密,否則難免提前得罪人,有些想法,主公留在心裡就是了,不到萬不得已不用解釋。而且,眼下還應該繼續給吳懿、費觀及其部曲發賞發糧,妥善安慰籠絡。”
法正說的這個招,效力其實很弱。真要是得罪了曹操,將來曹操要清算劉璋,就算劉璋把事情推給吳懿、費觀,曹操能信就有鬼了,對於屆時劉璋罪責的減輕效果,最多也就十之一二,聊勝於無。
不過好在,劉璋覺得這個法子也沒什麼風險,不用付出什麼代價——至少眼下他不用有任何明示的表態,去得罪人或者猜忌人。吳懿和費觀也不會知道他們被劉璋徹底賣了,所以也就不用擔心寒了自己人的心,更不用擔心得罪劉備。
如此一想,劉璋也就覺得這個辦法可行,法正不愧是他帳下第一忠義謀士,比黃權還能扛事兒。
遇到這種得罪人的苦差,法正是真上呐!
“既如此,就按孝直所言去辦。”劉璋最終拍板。
幾天之後,表章就準備齊全,然後差人送去許都。
……
劉璋上表的同時,還有另一封內容一模一樣的草稿,被劉備從江州一路兜個大圈子、送去臨淄袁譚處,讓袁譚最終抄寫一遍,再送去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