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晉緩過神來:“哦,我還有些公務就不陪你們去了,讓小米管事帶你們去吧,到了你們安排好了,讓小米回來跟我彙報一聲。”
“一定的,勞煩表少爺了!”柳長柱起身給楚天晉行禮告辭。
快到打漁村的時候,小米指著前麵的打漁村說道:“柳叔,柳嬸,前麵就是打漁村了!”
柳謝氏掀開車簾子,激動的說:“對,對,對!前麵就是打漁村,我姐姐家就在這個村,還是十多年前來過一次,沒想到一點也沒變,要是沒記錯的話,我姐姐家就在村子的最南麵。”
“柳嬸,您記性真好,表少爺住的那戶人家就在村南。”小米興奮得說。
柳長柱有點感歎:“想當年你帶著兩個孩子省親,在這還住了半個月,回去樹還說這的棒子麵好吃來著,現在確實物是人非了,哎!”
柳謝氏聽柳長柱提起早逝的兒子,也有些黯然:“是呀,這麼多年過去了,不知道姐姐家怎麼樣了!”
聽兩個老人說的有點傷感,小米趕緊插話活躍氣氛:“柳叔、柳嬸,這過去的事像雲,就讓他隨著風飄散吧!跟你們說呀,這姚家夫妻兩個可是很能乾,而且腦子也靈光,不知從哪采的羊肚蘑菇,每隔十天半個月的就往縣裡送一次能賺不少銀子呢,這日子肯定錯不了。”
“阿彌陀佛,菩薩保佑,過的好就行!”柳謝氏兩掌合十向菩薩謝恩。
柳長柱就理智多了,他問道:“小米管事,你知道我們家少爺是怎麼到他們家去的嗎?”
小米不好意思的嘿嘿兩聲說道:“柳叔,表少爺來了以後不怎麼在村裡走動,到沒聽說過有什麼動靜,我百般打探才從附近一個姓花的郎中那打聽到兩個月前姚家曾經找他給一個少年看過箭傷,想必是姚家救了表少爺吧!”
“怎麼小少爺受傷了?”柳長柱聽說軒轅無措受傷有點著急。
小米安慰說:“柳叔,前兩天表少爺來,我看活蹦亂跳的一點毛病都沒有,你們放心就行了。”
說話間,一行三人到了姚望山家門前。
“柳叔,柳嬸,就是這裡了!”小米指指大們表示自己的任務完成。
柳謝氏激動地一把抓住柳長柱說道:“孩子他爹,就是這裡,這就是姐姐家,沒想到他們跟王府竟然這麼有緣分,走我帶你去見見我姐姐!”
“孩子娘,都這麼把年紀了,當著小輩的麵,怎麼這麼不沉穩呢,這都到了,怎麼還這麼著急呢!”柳長柱見柳謝氏有點失態,就說了她一句。
小米在一邊瞅著,很想笑,假裝沒看見他們的互動,上前敲門:“姚大哥,我是縣裡的小米管事,有事找你們,快開門啊!”
姚望山和軒轅無錯上山了,花枝聽出小米的聲音有點奇怪這廝怎麼來了,本來想讓小桃去開門,想了一下這樣太不尊重人家了,就拖著幾個孩子去開門。
花枝呼啦一下開了大門,正想問小米來自己家有何貴乾呢,就看見有對老頭、老太太眼神熱烈的看著自己,頓感眼熟,立在那不知如何是好。
“花枝真的是你,這下我就放心裡,總算沒白費當年我的心意!這兩年你過的怎麼樣,怎麼沒見我姐姐和姐夫他們?”柳謝氏看見開門的是花枝,剛才培養出的端莊頓時沒了蹤影,變成了感情充沛的小老太太。
花枝在一愣之間突然想起她就是出現在自己夢裡的第一人,也就是自己的大恩人,覺得不管前世今生的,現在活著的是自己,不管怎麼樣自己都欠她的人情,現在人家在有錢人家混日子,俗話說宰相門房七品官,這和順王府的管事總比自己大許多,當然要巴結了。
“柳叔,嬸子,是我,花枝,你們怎麼來了?快點快點進來!”花枝趕忙拉著柳長柱和柳謝氏進門。
,
“花枝,我姐姐和姐夫,還有望山、望水他們呢?”柳謝氏進門沒看見姚謝氏又問了一遍。
花枝覺得沒什麼好瞞的紅著眼睛說:“嬸子,今年年初爹跟望水去鄰縣補貨,怎知遭遇山賊不幸去了,我娘也因為傷心過去,一病不起跟著去了。”
柳謝氏眼圈也紅了:“本以為這事我們最後一次見麵,沒想到現在卻天人相隔了。”
“那幫山賊有沒喲抓住?”柳長柱問道。
花枝感歎:“爹和望水不是在咱們蒲城縣受害的,衙門裡說要破案,到現在都沒動靜呢!”
“哎,怕是不了了之了!”柳長柱歎息。
花枝又何嘗不知道,跟著說:“是呀,都說官匪一家,不知道那裡的縣官和那些個山賊有沒有關係,我們也沒報太大希望。”
“表少爺他們呢?”小米從進門都沒插上話,見他們話題有點沉重,就轉移話題。
“無措和當家的去山裡采蘑菇去了,一會就回來!”花枝說:“對了,柳叔、柳嬸你們怎麼有功夫出來?還有小米管事怎麼也這麼敲過來?”
“花枝,在你們家住的外鄉人是和順王府的小主子,這次我和你柳叔是奉王爺和王妃的命令來找小少爺的。”柳謝氏解釋。
花枝知道軒轅無措是皇族卻沒想到是本尊曾經服役的地方的小少爺,自己平白的矮了人間一頭,的不受控製的驚詫:“啊,嬸子你可彆嚇唬我,我們家底子薄,可是虧著無措了,他要是王府的小公子,我們可怎麼辦啊!”
柳謝氏拍拍花枝的手安慰道:“不怕,聽小米說你們曾經給小少爺請過郎中是怎麼回事啊?”
丫的,有錢人家,憑什麼不尊重彆人的**,還把自己家請郎中的事都說出來,真是一點口德都沒有。
花枝雖然氣的牙癢癢,還不能不理柳謝氏,就給自己說好話:“嬸子,你不知道,那天早上孩子他爹開門就看見他受傷躺在門外就把他救了回來。”
柳謝氏悄悄地把花枝拉到一邊問道:“花枝,你現在在姚家到底嫁給了望山還是望水?”
花枝心想自己不想說什麼她偏問,便一五一十的說:“前年,我聽了嬸子的話來蒲城縣投奔公公和婆婆,被望水看中,就嫁給他,剛生了兒子樹墩他就走了,婆婆臨走時囑咐我改嫁給喪妻的大伯子,為了幾個孩子我就聽婆婆的話改嫁給望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