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放生和齋飯
許思點點頭說道:“原來如此!我說現在怎麼燉不出好雞湯來,看來就是這個原因了!”
李君閣又道:“不光肉類有這問題,菜蔬也是一樣,蔬菜在運輸存儲的過程中是要消耗自身養分的。菜蔬從采收到裝車,再到從外地運進蜀都,等到從批發市場轉移到零售市場,中間幾天過去了。蔬菜中的糖分,水分,營養物質都被自身消耗了一部分,味道肯定不如現采的了。”
許思笑道:“你們這裡可真是好地方,山美水美,好吃的又多,真是讓人來了就不想走了。”
李君閣笑道:“山水之美對人的精神肉體都是有補益的,老大是搞美術的出身,對這個體會應該更深刻。”
許思又鬱悶了,說道:“體會是有,但是我這嘴說不出大道理來,沒法將這種體會給同學們講解。”
李君閣說道:“其實老祖宗早就說過了,‘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三句話,第一句說的是仁智之性,第二句說的是仁智之用,第三句說的是仁智之效。”
“因為道德本之於人性,人性則出之於自然,自然之美映於人心,表而出之就是藝術。”
“所以追尋道德之人,多鐘愛於藝術;而從事藝術的人,多追求作品的思想性;這是因為兩者同本於自然,有相互啟發之效。”
“鳶飛於天,魚沉於淵,俯仰得知於心,是為天人合一。同時也是德性和藝術的統一,也就是善美合一。”
“善美合一之為聖,做到這點須得誠心正意,格物致知,此則為真,因此又是真善美合一了。”
“這就是祖宗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深旨。因此上說,能體悟山水自然之美,對個人藝術修養,道德水平都是有所助益的。”
許思驚得目瞪口呆,飯都忘吃了,拉著李君閣的手欣喜若狂地說道:“能說出此番見解,必是高人!哎呀剛剛這番話簡直說道我心坎裡邊去了!經你這麼一點撥,透亮透亮的啊!哈哈哈哈!”
李君閣嘿嘿笑道:“要是我能自己個想出這些來就好了,這是我家四爺爺說的,我可達不到這水平!不過老大你要是感興趣的話,等這邊事情完了,可以去跟他聊聊天,相信你們應該談得來。”
許思笑眯眯地說道:“那必須得去!我有種強烈的預感,這次來你們這裡,搞不好我的水平又要提升了……”
吃過飯,一群人開始擠到老窯口邊上,研究煤砂泥茶壺。
外公將煤砂壺的製成工藝給許思講解了一遍。
許思對著壺體上自然燒出來的鬆花讚歎不已:“真是巧奪天工了。這是最自然的紋理。我得好好想想,設計該怎麼配合這花紋才完美……”
李君閣拉著許思的手說道:“靈感這玩意兒,一個人悶著頭想還不如外頭晃蕩晃蕩呢,走,跟我去法王寺,給果山師傅帶套壺具去試用試用。”
現在正是鳳凰山最美的時節,半山上桃樹,梨樹,李樹都在開花,零零星星地分散在綠竹叢裡和清溪邊上,給山林平添了一份熱鬨,景致與平時的清幽大是不同。
剛到山門,許思又不走了,圍著山門前傻笑著的萌化版四大金剛連呼有趣。
李君閣開始還耐著性子等了一會兒,結果許思大呼小叫,直接叫李涵秋架起架子,兩人就在那裡畫起寫生來了。
李涵秋抱歉地看了一眼李君閣,吐了下舌頭說道:“二皮,沒辦法了,老大有命,你自己先去見果山師傅吧。”
得,李君閣也拿他們沒辦法,直接去找果山師傅,順便商量放生的事情。
來到禪房,將茶具拿出來給果山師傅看了,果山師傅泡起一壺茶,添杯子裡看了看茶色,又放鼻下聞了聞,輕呷一口,說道:“好壺!這茶味比普通茶壺泡製的又香濃了一成。”
李君閣笑著道:“我可喝不出來,不過既然您說好,那就肯定是很好了。對了,山門口還有一對惡客,正堵著門畫畫呢,師傅你可得多擔待擔待。”
說完將李涵秋和許思的來曆一說,果山師傅也是哈哈大笑,說道:“這許施主可是難得,這叫赤子之心啊。”
李君閣說道:“要是這許老大喜歡上了你法王寺,接下來幾天可能都要叨擾,那就麻煩果山師傅你了。”
說完又道:“我跟他聊了一陣子,這人似乎天賦極高,可理論水平似乎跟不上。聽他的意思,很多表現方法他知道運用,卻說不出道理來。你多跟他聊聊這方麵吧,三教對自然和藝術都有一定的闡釋,希望可以對他有所幫助。”
當天晚上又蹭了一頓法王寺的齋飯,李君閣帶著李涵秋回李家溝。
許思還真不想走了,又畫完一幅寫生後,就跟果山師傅留在禪房裡邊一把鬆子兩杯茶,這是要聊通宵的節奏。
四月初八轉眼就到,五溪一號加開了兩班,將善信們都接了過來,大家在久長居下河灘上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