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煉刀(2 / 2)

這泥是調製過的,碳粉紅泥草木灰都有。

覆土完成後,拿一根細竹篾彎成小圈,將刃口部位隨意的刮出來。

待這一側乾掉,翻過來同樣的方法處理另一側,處理完畢後放龍窯上烘烤。

趁烘烤短刀的時候,李君閣開始處理長刀。

同樣的覆土方法,不過這次李君閣是把刀刃那一麵敷厚,把鋸齒那一麵刮了出來。

將長刀放龍窯上烘著,李君閣將包裹上泥土的小刀送入了爐膛。

然後找來一個斜開口的竹槽,開口很長,底部離槽底有一段距離,可以盛放不少油。

將竹槽裡外抹上泥烤乾。

往裡邊倒了半槽椰油,量好分量後,又將油倒入陶碗中燒起來。

將內衣弄濕擰去水,折疊起來隨時準備滅火。

待油燒熱,小心地將油倒回到竹槽裡。

這時候就要塊了,將竹槽架成微微傾斜,讓下麵的油變深,將刀片取出,刃口正向下方用切肉的姿勢放進去,然後送入筒底完全浸沒。

油立刻就沸騰了,不過卻沒有著,因為刀片已經全部浸入到油裡邊了。

反複提起來浸下去幾次後,將刀片移入冷油中冷卻。

等到將所有東西放置妥當,李君閣開始檢查刀片。

敲去已成硬殼的覆土,李君閣可以看到小刀刃口處漂亮的燒刃花紋。

在砂石上隨意磨了一下,露出一些金屬部位,李君閣拿鑽頭尖端在刃口邊緣輕輕劃了一下。

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反觀鑽頭尖端,出現了一個小亮點。

鑽頭油淬後的硬度,李君閣估計在五十七度左右,那這把覆土燒刃的小刀,刃口硬度李君閣估計達到了六十!

覆土燒刃的精妙之處在於,刀刃冷卻快,在刃口的鋼鐵內部會形成高硬度的晶相;而覆土厚的地方冷卻慢,那裡的最後形成的晶相不是脆硬,而是保持了韌性和彈力,使得刀子既堅且韌。

李君閣舉著刀片仰天大笑:“成功了!”

這時阿音回來了,說道:“二皮,刀子弄出來了?”

李君閣笑道:“小刀弄出來了,恢複了硬度,消減了脆性,哈哈哈哈,老祖宗的覆土燒刃法,果然厲害!”

阿音說道:“快給我看看,哎喲黑不溜秋的,好醜!”

李君閣笑道:“這不是還沒有打磨嘛,打磨出來就厲害了,燒刃紋漂亮得不要不要的。接下來,看我給你變一個戲法。”

說完將長刀放入爐膛。

同時熱油。

過來十來分鐘,同樣的手法,將長刀鋸齒一麵切入油中,然後送入底部,同樣提送幾次,送入冷油中涼下來。

然後將刀片取出來,哈哈大笑:“怎麼樣?這戲法厲害吧?!”

阿音看得一頭霧水:“沒看出啥啊,就聽見嗤的一聲,然後油咕嘟咕嘟,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李君閣訝異道:“你難道沒有發現,刀片從彎的變成直的了嗎?”

阿音再一看:“哎呀真是的!這是怎麼回事?”

李君閣笑道:“當年我大唐直刀聞名於世,日本人學去後,怎麼都淬不直,變成了彎的,最後演變成了現在的武士刀。我剛剛是反其道而用之,解決了鋸片彎曲問題,現在還得再次回火覆土燒刃,這次將中間留厚,鋸齒和刃部留薄,刮出燒刃紋來,不用切的手法,直插進油裡再淬一遍,就會得到外緣堅硬,中莖彈韌的好刀!”

阿音搖頭道:“你們男生,就是喜歡玩刀耍棒,你去弄吧,我來熬油澆海水。”

將長刀重淬了一遍。李君閣又將阿音燒好的草木灰在桶裡活上水,濾出來一盆子,然後選了幾塊粗細不一的平整石頭,準備將刀子打磨出來。

堿水磨刀不生鏽,不像自來水,有時候磨著磨著鏽跡就出來了。

但這恰恰是高硬度鋼的特征,不鏽的那種,硬度能到五十六差不多就歇菜了。

先粗後細,每一次都要磨掉上一次的磨痕,還要保證刃線平直,這是個功夫活。

好在李君閣是磨刀的行家裡手,以前在家沒事就搞鏡麵玩,三個小時過後,兩把寒光閃閃的刀子在他手裡出現了。

看著刃口上波浪般的燒刃紋,李君閣心裡得意非凡,手癢得都不行了。

取過在家裡就已經做好了刀柄,開始組裝小刀,柄頭寬度和刀片寬度差不多,李君閣將刀片插入刀柄的縫隙裡,找來跟細藤絲密密纏上,又拿竹片做了個刀鞘,裝配完畢,喜滋滋地跑去阿音那裡獻寶。

阿音將刀子結果,拔出來一看:“哇!好漂亮!打磨出來上麵還有花紋!”

李君閣美滋滋地笑道:“這是燒刃線,將刃口硬度大大提高了,當然肯定達不到最先鋸片的水平,不過韌性好,不用當心弄斷了。”

阿音那手指試了試刀口,說道:“好鋒利!”

李君閣說道:“這是切削刀,用來剖魚剔肉片剖竹絲之類的可以,可不能拿去砍樹剁骨頭,用途不一樣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