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鵪鶉
李君閣坐起身來笑道:“明早上你就知道了,哎喲我去,一下撞到鵪鶉窩子裡,李家溝都好久沒見著這東西了,白瞎我一身的好手藝。趕緊趕緊,回去拿一塊餅過來,對了,回來的時候將水壺也拎過來。”
阿音聽話地去了,李君閣這邊開始拔出小刀加工工具。
在一叢小竹子旁邊截下幾根細竹子,剖成絲。
先將剖出來的細竹棍綁了幾個竹圈,直徑有十二三公分,然後在竹圈上用竹皮絲蒙上一層,編成一個袖珍簸箕的模樣。
然後將剩下的竹棍削成一些竹簽子,約莫三十公分長,就像一大把燙串串用的簽子。
這邊忙完,阿音也拎著水壺拿著餅回來了。
李君閣帶著阿音來到一處灌木坡上,查看了周圍的痕跡,找一處斜坡開始挖洞。
洞體整體好像一個灶,不過有兩個送柴火的洞通向灶膛。
灶膛成水缸型,口子小,中間大。
兩個灶洞沒有坡度,水平通向灶膛,兩個通道成九十度夾角。
通道與灶膛連接處,李君閣那水和泥,將爐膛內壁通道的周圍部分修成了垂直的平麵。
將小簸箕竹皮向外,用一根麻繩係在邊緣,另一頭留出短線頭,係在一根竹棍上。
將竹棍插進灶膛插到通道的上方,小簸箕緊貼通道出口,這就把通道擋住了。
如果有東西從通道進入灶膛,小簸箕是能被它們推開的,但是再想出去,小簸箕會被通道邊緣擋住,
兩個通道都這樣設計,這就形成了一個陷阱。
拿稀泥將通道內部修成光滑的圓筒,整個陷阱外部和通道周邊也用稀泥抹得光光的,李君閣取來竹簽子,斜插在灶膛的上方,所有竹簽向灶膛上方的圓心收攏,形成了一個鬥笠狀的椎體。
這下鵪鶉從通道進入陷阱後,就再也從灶膛口子撲棱不出來了。
而一圈竹簽,又正好模擬了灌木叢中的生活環境,鵪鶉掉進陷阱以後也不會慌張。
處理好這一切,李君閣讓阿音將饢捏碎,陷阱裡放一些,通道口子上也灑一些,又去做了兩個陷阱。
阿音看得目瞪口呆:“這陷阱也太明顯了吧?鵪鶉會鑽到裡邊去?”
李君閣笑道:“鵪鶉最喜歡泥洞,沒吃的都喜歡往裡邊鑽,跟椰子蟹一樣!更彆說有這麼香的誘餌在裡邊了,你就放心瞧好吧!”
阿音瞅著他想了想,見李君閣已經用光了一個水壺,說道:“信你才怪,我去接水去!”
李君閣又去淘了三個陷阱,這才拿剩下的水洗乾淨手,高高興興地拎著空壺,砍了一堆細竹竿紮成捆,回到接水的地方。
阿音正在等水壺裝滿,見到李君閣過來了,說道:“那拎一堆細竹竿回來乾嘛?我們今天用它們做棚子?”
李君閣笑道:“哪裡哪裡,今晚要編裝鵪鶉的籠子,我們帶山下去養著玩。”
這下阿音真不信了,然後話卻又反過來說:“好吧,等著你明天給我們烤鵪鶉吃,剩下的帶下山!”
兩人接了水,回到計劃中的營地,阿音去拖柴火,李君閣抓出一條烏魚來收拾。
小心地將烏魚皮剔下來,用細竹簽子撐起來吹上,李君閣將剩下烏魚肉剔下來斜刀改成魚片,骨頭部分剁成段。
半鍋水燒開,李君閣還是熬酸菜湯。
然後開始搭棚子,在地上墊上木柴,上麵鋪上乾草來當床。
然後他也加入了找柴火的行列,山上不知道風大不,不行的話還能紮籬笆牆,最差也能升起一堆篝火。
等一切做完,被另一座山擋住的那半邊天空也開始變成了紅色。
遠處彎崖下一片鬨騰,眾鳥歸巢了。
酸菜湯熬得香氣撲鼻了,李君閣這才將魚肉加鹽上漿下到湯鍋裡。
先下魚頭,熬煮一陣後下魚骨,再過一分鐘下魚肉。
然後摸出餅,掏出冷吃鼠肉和中午剩的一些蝦,美美地吃了起來。
湯足餅飽,大家開始休息,李君閣抓緊時間剖竹子編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