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好東西(1 / 2)

第九百一十九章好東西

清洗葛仙米的活很細致,跟桃膠一樣,李君閣做完了這一切,阿音那邊都還沒有將葛仙米清洗完畢。

李君閣過來一邊幫著淘洗,一邊跟阿音講葛仙米的故事:“這葛仙米名稱的來曆,是相傳東晉時候的煉丹家葛洪隱居的時候遇到災荒,就以此為食,發現了這東西能夠強身健體。”

“後來葛洪入朝,太子體弱,葛洪便將這東西獻給了皇帝,太子吃過後恢複健康,皇帝為了感謝他,便將水木耳賜名叫葛仙米。其實就是一種藻類,以前田裡邊多的是。。”

阿音說道:“怎麼我們山上沒怎麼見到過?”

李君閣說道:“溫度問題吧?山上年年還下雪呢,太冷也不適合這東西繁殖。”

阿音想了一下:“那為啥李家溝的水田裡也沒有?”

李君閣說道:“李家溝以前很多的,後來用上了尿素等化肥農藥後就沒了,也就一些淺水溪流,還有山上梯田裡邊可以見到。”

阿音說道:“既然這麼好的東西,我們不能養嗎?如果是受化肥影響大,那正好適合現在的李家溝啊。”

李君閣撇著嘴道:“嗬嗬嗬,我李家溝掙錢的項目還少了?再說我們田裡還養著魚呢。”

阿音站起身來:“不行,我得查查這東西到底值多少錢。”

李君閣不以為意地調笑:“是嗎?那你趕緊查查,要是能成產業那就發財了。”

阿音查完,對李君閣露出意味深長的微笑:“二皮,你是不是看不上葛仙米?”

李君閣問道:“怎麼的?很值錢?”

阿音將手機翻過來,屏幕對著他:“看吧,乾貨一兩一百二十元!”

李君閣眼睛都差點鼓出來了:“什麼玩意兒?這麼貴?!”

阿音得意地揚起小臉:“怎麼樣?”

李君閣說道:“還是不行,我們李家溝要養魚呢,有魚在這東西還能有剩?”

阿音又查了一下:“水深隻要五厘米到十五厘米呢,而且季節是十月到來年三月,正好錯過農耕季節。我李家溝這麼好的條件,不養真是可惜了。”

李君閣來了興趣:“也是,不養還真是浪費了好水……等一下,這水是可以流到盤鼇鄉去的啊……”

阿音說道:“是啊!富硒水流到盤鼇鄉,一樣可以轉化出富硒藻,這不是我們建盤鼇鄉水產大基地的前提嗎?!”

李君閣說道:“這麼淺的水,其實根本不需要很大的水流量就能擴出很大一片來,這個東西,可以在大水產基地那邊搞!”

阿音說道:“甚至可以把水產基地的水麵利用起來,比如用透明的有機玻璃盤子?”

“這東西一團一團的,不會把盤子占滿,而且本身就半透明,光線能穿過,也影響不到水下的其它藻類的光合作用。”

李君閣說道:“盤子上留下一些孔洞,也不會影響氣體交換……嗐!我們瞎琢磨什麼勁?說不定人家農大那邊早就有成熟的培育方案了。”

阿音失笑道:“還真是!我先把這個拍給林昭和吳老師,讓他們看看有沒有可行性。”

野生的葛仙米清洗起來的確耗時費力,將葛仙米清洗乾淨,已是傍晚。

從忘年號上取來一張葦席,把葛仙米鋪到葦席上烘上,李君閣帶上今天新采的菜蔬和一些新鮮的葛仙米回到船上。

阿音開始倒數碼相機上的照片,給吳誌秋和林昭發過去,李君閣開始做飯。

葛仙米的吃法有好幾種,可以像桃膠銀耳那樣吃,也可以像紫菜蓴菜那樣吃。

李君閣取過一些肥瘦相間的肉剁成肉餡,準備做一個葛仙米丸子湯。

半個小時後,臘肉炒水芹,豆腐乾拌摘耳根,蒜熗藤菜尖,乾辣椒炒鴨腳板草,葛仙米丸子湯做好了。

然後兩人開始吃飯。

李君閣給阿音盛湯,晶瑩淺綠的葛仙米在裡邊就像一個個透明的小球,煞是好看。

阿音嘗了一下笑道:“好看是好看,其實沒什麼味道啦,就一點清香味,還沒有紫菜味道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